【小說】赫曼赫塞《悉達多》選摘:悉達多思索著,卻突然停下腳步,彷彿有一條長蛇橫臥於前路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部完全是詩的、充滿歌詠性、音樂性的、光彩奪目的傑作,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曼.赫塞最經典的文學作品。本書為雲門舞集林懷民老師創作《流浪者之歌》作品的謬思。
文: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當悉達多離開覺者佛陀棲居的祇園,離開喬文達停留的祇園時,他意識到他將自己過去的生活也拋在了身後的祇園。他躑躅獨行,沉吟於充斥內心的情感中。他沉吟著,彷彿探入情感深潭之最底端,直探及緣由的棲身之所。在他看來,認識緣由乃是一種深思。通過這樣的深思,情感昇華為認知,變得牢靠;它盤踞內心,熠熠生輝。
悉達多深思著躑躅獨行。他確信自己已不再年少,他已成為男人。他確信,他已如蛇褪去老皮般告別往昔。一些一直伴隨他,曾經屬於他的東西,諸如拜師求教的夙願已不復存在。他的最後一位恩師是神聖的世尊佛陀。但佛陀的法義也無法挽留他,折服他。
這位漫步的思考者自問:「你原先打算從法義裡,從師父處學到什麼?你學了很多,卻無法真正學到的又是什麼?」他最終發現:「答案是『我』。我要學的即是『我』的意義及本質。『我』,是我要擺脫、要制勝的東西。『我』,卻是我無法制勝,只能欺罔、逃遁,只能隱藏的東西。當真!世上再沒什麼別的,像我的『我』這樣讓我費解。是『我』,這個謎,讓我活著,讓我有別於他人,讓我成為悉達多!在世上,我最一無所知的莫過於『我』,莫過於悉達多!」
這位漫步者被這種思緒捕獲。他駐足,旋即又從這種思緒躍至另一種新的思緒中:「我對自己一無所知。一直以來,悉達多於我極為陌生。只因我害怕自己,逃避自己!我尋找阿特曼,尋找大梵,我曾渴望的是『我』被肢解、蛻變,以便在陌生的內在發現萬物核心,發現阿特曼,發現生命,發現神性的終極之物。可在這條路上,我卻迷失了自己。」
悉達多睜大雙眼,望向四周,一抹微笑不禁在他臉上蕩溢開來。一種從大夢中徹底甦醒的感覺貫穿他的周身直至腳趾。他邁開雙腿,如同一個完全清楚去向和使命的男人般疾步前行。
「哦,」他深吸了口氣,釋然道,「我不會再讓悉達多溜走!不會再讓阿特曼和塵世疾苦成為我思想和生命的中心。我再也不會為尋找廢墟後的祕密而扼殺自己,肢解自己。無論是《瑜伽吠陀》、《阿達婆吠陀》,還是其他任何教義我都不再修習。我不再苦修。我要拜自己為師。我要認識自己,認識神祕的悉達多。」
他環視四周,宛如與世界初逢。世界是美的,絢爛的;世界是奇異的,神祕的!這兒是湛藍,這兒是燦黃,那兒是豔綠。高天河流飄逸,森林山巒高聳。一切都是美的。一切都充滿祕密和魔力。而置身其中的他,悉達多,這個甦醒之人,正走向他自己。這初次映入悉達多眼簾的一切,這燦黃和湛藍,河流和森林,都不再是摩羅的法術,瑪雅的面紗,不再是深思的、尋求圓一的婆羅門所蔑視的現象世界中愚蠢而偶然的紛繁。
藍就是藍,河水就是河水。在悉達多看來,如果在湛藍中,在河流中,潛居著獨一的神性,那這恰是神性的形式和意義。它就在這兒的燦黃、湛藍中,在那兒的天空、森林中,在悉達多中。意義和本質絕非隱藏在事物背後,它們就在事物當中,在一切事物當中。
「我曾多麼麻木和遲鈍!」這位疾步之人心想,「如果一個人要在一本書中探尋意義,他便會逐字逐句去閱讀它,研習它,愛它;他不會忽視每一個辭、每一個字,把它們看作表象,看作偶然和毫無價值的皮毛。可我哪,我這個有意研讀世界之書、自我存在之書的人,卻預先愛上一個臆想的意義。我忽視了書中的語辭。我把現象世界看作虛妄。我視眼目所見、唇齒所嘗的僅為沒有價值而表面的偶然之物。不,這些都已過去。我已甦生。我切實已甦生。今天即是我的生日。」
悉達多思索著,卻突然停下腳步,彷彿有一條長蛇橫臥於前路。
他突然清楚:他,一個已切實甦醒和初生之人,必須徹底從頭開始生活。在這個清晨,在他離開祇樹給孤獨園,離開世尊佛陀的清晨,他已完全覺醒。他已走上自我之路。於他而言,經過多年苦修後回歸故里,回到父親身邊似乎是自然而理應的。可現在,此刻,他停下腳步的這一刻,彷彿有一條長蛇橫臥於前路的一刻,他清楚地意識到:「我已不再是過去的我。不再是苦行僧、沙門,不再是婆羅門。我回家,回父親那裡去做什麼?修習?獻祭?還是禪定?這些都已過去。這些已不屬於我的前路。」
悉達多紋絲未動,徹骨的冰冷瞬間襲擊他的心臟。他感到這顆心臟像一隻小動物,一隻鳥或一隻兔子般在胸中顫抖。他如此孤獨。多年來,他並未像現在這樣意識到自己無家可歸。從前,即便在最深的禪定中,他仍是父親的兒子,高貴的婆羅門,一個修行之人。如今,他只是甦醒的悉達多,再不是別的什麼人。他深吸口氣,打了個寒顫。沒人像他這般孤獨。
貴族屬於貴族,手藝人屬於手藝人,他們說同樣的話,容身一處,分享生活。婆羅門要同婆羅門在一起。苦行者要在沙門中立足。即便歸隱山林的隱士也不是獨自一人,他們也有同道人,有歸屬。喬文達已皈依佛門,萬千僧人是他的弟兄,他們著同樣的僧服,信共同的信仰,說相同的話。可是他,悉達多,他屬於哪裡?和誰分享生活?說誰的話?
此刻,世界隱匿於他的周圍,他孤單佇立如同天際孤星。此刻,悉達多比從前更自我,更堅實。他從寒冷和沮喪中一躍而出。他感到:這是甦醒的最後顫慄,分娩的最後痙攣。他重新邁開步子,疾步前行。他再也不回家,再也不回父親那裡,再不回去。
向下扎根的永續教育,才能延續到未來:文曄集團透過捐贈《2222--未來選擇地》門票,提供新北市國小學童沈浸式體驗永續環境的學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文曄集團透過捐贈「2222 未來選擇地」永續概念展之門票,邀請新北巿國小學校班級學童教育觀展的公益活動。藉由永續展的互動式體驗可激發學生更多思考,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的機會,響應永續教育議題,亦共同倡議永續發展理念。
聯合國在2015年9月宣布的全球發展框架——「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共列出17個項目,涵蓋了社會發展、經濟、環境等各個面向,期待全球國家可以一起努力,在15年內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在這17個項目中,與氣候/環境相關的內容就有5項,包括SDG 11永續城鄉、SDG 12責任消費及生產、SDG 13氣候行動、SDG 14保育海洋生態,以及SDG 15保育陸域生態。由此可見,環境的變化是如何牽動了全球的神經、關乎每一種生物的生存可能。在永續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的今天,我們距離永續目標的實現,依然迫切且遙遠,身為居住在地球上的一份子,我們該做些什麼?又該怎麼做?
今天的選擇,決定世界的走向
由李奧納多迪卡皮歐基金會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捐贈,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及綠屋共同主辦籌劃展出的《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以倒敘法打造出一個假設的、 200年後的地球,帶著參觀者一起從2222年的未來,一步步倒回2022年的今天。在展覽中,參觀者將親身經歷未來生物多樣性消失、無自然的世界,再回到我們的生活現況——極端氣候、冰川融解、雨林消失、海洋污染、塑膠微粒⋯⋯希望藉由展覽,與身處於地球暖化時代的人們,溝通永續議題的重要性;也讓大家更了解地球正在經歷什麼樣的變化,拋出值得思考的議題,呼籲所有地球公民能夠一起展開行動。
每一個孩子,都是形塑未來的關鍵
作為提供全球專業電子零組件通路服務領導品牌的文曄集團,在實踐SDGs、ESG(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個面向的縮寫),以及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等與環境永續相關的課題,向來不遺餘力。而文曄教育基金會,更本著「多元學習,翻轉教育」以及「關懷弱勢,回饋社會」的理念,投入資源與心力,帶動偏鄉的教育的多元性。2019年開始的「遠鄉閃閃——文曄校園攝影深耕計畫」,就立志要提供孩子們另一種觀看的方式,以及更多元的學習角度。

「我們從2019年開始接觸偏鄉的孩子們,教他們攝影,和他們一起觀察生活周遭的細節。透過孩子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真的充滿了各種驚喜,他們拍學校角落中的生態、拍同學、拍自己,也拍一片天空充滿神奇色彩的瞬間、拍一個池塘閃閃發光的樣子。孩子們告訴我們:『原來我們生活的地方,有這麼多美麗的東西。』我聽了好感動好感動。」文曄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秋寶與我們分享道。這個經驗,讓林執行長更加相信,孩子不僅僅是未來,更是需要我們保護、引導的未來。
在這次展覽發起之際,文曄集團希望藉由展覽中的互動式體驗,激發孩子們思考,讓永續教育向下紮根,共同倡議永續發展的理念。因此特別購入1000張特展門票贈予新北市各小學,邀請孩子們參與這次展出,期望透過企業影響力,為台灣教育探索新的可能。索票小學包含新北巿嘉寶國小/思賢國小/私立育才國民小學/民義國小/後埔國小/海山國中/汐止國小/修德國小/和美國小/大坪國小/瑞濱國小/平溪國小/鼻頭國小/麗山國小等。

對地球好一點,就能帶來改變世界的機會
「永續即日常」,是文曄集團對永續議題的中心思想,因此不管是公司營運的模式、內部的工作環境規劃,或者員工的永續精神教育,文曄集團從未停下滾動式修正、持續從內部向外擴散的腳步。包括在物流上導入先進電子系統,全面無紙化的庫存管理;將包裝減量、注重回收,從上到下貫徹環境責任。而辦公室的環境規劃,則強調低碳、減碳並期許零碳,例如改採節能的電器產品,以及中午休息時間關燈,一方面省電,另一方面也能讓員工好好休息。
林執行長說:「永續、環保的概念並不是遙不可及的big words,而是跟每天的生活息息相關。你從睡醒開始,要用什麼牙膏、穿什麼衣服,早餐要喝茶還是喝咖啡?去上班要搭車、開車還是走路?每一個選擇,都在影響環境。所以我們不只企業的營運強調永續,更在潛移默化中,讓每一位員工對環保更有感。比方我們做食安的教育,幫助大家了解怎麼計算食物的碳足跡;之前辦的減肥比賽,總共有400多人報名參加,最後參與回測的也有將近300人,大家一起減掉了890公斤左右,腰圍總少了692寸。這個活動很受員工歡迎,好玩、有挑戰性,對地球和自己的身體都好。」林執行長熱切地分享著文曄集團對環境永續的努力,在在顯示出對這個議題的重視度,以及為地球付出的熱情。

「到了2050年,你會希望自己成為怎樣的大人?而200年後,你留給未來的孩子們,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地球呢?」這是《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所拋出的問題,也是文曄集團對孩子們、對未來,所感到的責任。這次捐贈票券給新北小學的行動,只是為實踐「將永續觀念向下紮根」的一個起點。文曄集團希望繼續探索新的方式,讓孩子們了解環境永續的重要性,提醒全球所有公民都必須攜手合作,降低破壞,與地球和諧共存。開始行動吧,從今天起,為成為我們所期望的世界改變者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