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馬來西亞製造業強迫勞動問題嚴重,Dyson宣佈解除與大馬供應商合作關係

馬來西亞製造業強迫勞動問題嚴重,Dyson宣佈解除與大馬供應商合作關係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著名電器公司Dyson宣佈與馬來西亞開泰公司解除合作關係,因開泰收到強迫勞動舉報。這兩年內,馬來西亞許多手套製造商遭到強迫勞動舉報,被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列入黑名單,禁止進口公司產品,這也對馬來西亞經濟造成巨大打擊。

英國高科技家電製造商戴森有限公司(Dyson Ltd)宣佈,與馬來西亞供應商開泰(ATA)停止合作關係。他們日前收到剝削勞工的舉報,在進行審查後確定與開泰解約,導致開泰股價暴跌。

開泰是戴森吸塵器及空氣淨化器的零件製造商。他們向《路透社》說,戴森佔公司總收入的80%,股價下跌自2020年4月以來最低的30%。戴森創辦人詹姆士·戴森(James Dyson)表示,他於9月收到指控開泰員工「不合理行為」的舉報,並已委託律師調查此事。

戴森新加坡公司總部也說明,他們已經撤回馬來西亞的生產線,因為在過去半年內的溝通並無足夠進展。發言人告訴《路透社》:「我們給出六個月停止合作通知,希望這樣能推動開泰改進,讓員工可以有序退出。」

《路透社》對開泰現職及前員工深入訪談時發現,他們的加班時間遠超出馬來西亞勞工法規定。記者揭露,工資單顯示一名勞工一個月內加班126小時,而法律規定加班時數只有104小時。開泰員工也必須在原定為休息日的假日工作,且外籍人士需以「債務奴」的方式向勞工經紀人支付招聘費。

根據公司資料顯示,超過8千名員工為外籍人士,主要來自尼泊爾、孟加拉。開泰前員工向《路透社》透露,他於今年六月公開分享在公司的經歷後,被公司官員帶到警察局盤問及毆打。另一名尼泊爾員工也說明,他因為害怕被開泰公司對付而在事後選擇離開馬來西亞。

勞工運動者安迪·霍爾(Andy Hall)在去年接獲開泰員工的投訴,並向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提出要求審查開泰公司的工作實踐。開泰對於強迫勞動、超時工作、惡劣居住環境等指控全盤否認,也說明多項審查沒有顯示任何問題。不過,開泰並沒有向媒體公開審查結果。

RTS210EU
圖為戴森的商標。Photo Credit: Reuter / 達志影像

馬來西亞列入強迫勞動黑名單

兩年內,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已經禁止馬來西亞六家包括Top Glove、Supermax、Smart Glove等手套製造廠商進口產品,基於合理證據證明該六家公司涉及強迫勞動。馬來西亞人力資源部部長沙拉瓦南(M. Saravanan)在前年到訪Brightway Holdings有限公司員工宿舍時,形容員工生活環境有如「現代奴隸制」。

美國國務院在今年7月將馬來西亞列入黑名單,因在勞工問題上多次違反人權。這對馬來西亞經濟造成重大打擊,根據《光華日報》報導,在野黨民主行動黨領袖林吉祥對此痛批:「馬來西亞還能承受這些打擊多久,不喪失國際競爭能力?」

《路透社》今年5月對馬來西亞手套製造廠商進行深入報導,發現審查機制出現許多漏洞。公司及廠商可以操控審查人員在現場看到的真相,工廠員工告訴記者,公司會要求他們在審查人員來臨之前先把宿舍整理乾淨,也只能對審查人員說出居住設備、食物環境很好等謊話。另外,報導也揭露審查機構並沒有品質的控管的相關規定,審查機構可能為了維護自己生意而給出正面報導。

戴森與開泰終止合作關係將造成目前開泰員工重大影響,霍爾表示戴森應該對此採取補救措施。他也認為廠商剝削員工事件,馬來西亞政府該負起一部分責任。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駱芷萱
核稿編輯:杜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