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報導:尼泊爾強震紀實-災民持續活在餘震的恐懼中

華爾街日報報導:尼泊爾強震紀實-災民持續活在餘震的恐懼中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場災難的規模,對名列貧窮、不發達國家之一的尼泊爾政府,帶來重大的挑戰。

文:Jesse Pesta and Niharika Mandhana|翻譯:蘇品慈

尼泊爾加德滿都—白天,警察和軍人大多徒手在倒塌的建築物瓦礫中,與時間競賽,搶救倖存者;晚上,民眾恐懼餘震的來襲,紛紛避難到街道、公園,蜷縮在防水布帳篷內度過夜晚。

4月25日尼泊爾發生規模7.8級地震,是將近80年來,對尼泊爾最具破壞性的地震,它破壞了加德滿都的歷史中心、壓垮偏遠村落,並觸發珠穆朗瑪峰的山崩。

「這是非常令人絕望的情況。」尼泊爾國家警察發言人卡邁勒.辛格巴姆(Kamal Singh Bam)在4月26日說道。「死亡人數非常地多,將會繼續增加。因為我們沒有所有適當的設備,以致目前救援行動緩慢。」

這場災難的規模,對名列貧窮、不發達國家之一的尼泊爾政府,帶來重大的挑戰。尼泊爾大部分的地區長期面臨電力短缺,即使在首都,停水停電也相當常見。

(相關評論:在尼泊爾,我們常問的不是「吃飽沒?」而是「今天停電到幾點?」

「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剛好回到原先狀態。」尼泊爾駐新德里大使館的副主任,克里希納.普拉薩德.達卡爾(Krishna Prasad Dhakal)說道。

WO-AW281B_NEPAL_9U_20150426192121

地震發生在所謂的印度河和雅魯藏布江接合帶,印度次大陸與歐亞板塊交界處。圖片來源:WSJ

根據尼泊爾登山協會,4月25日是珠穆朗瑪峰有記錄以來,單日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天。冰雪橫掃登山者中途的營地,造成17人死亡。其中一名罹難者丹.弗雷丁堡(Dan Fredinburg),是Google公司美國總部的工程師。Google表示,其餘三名在珠穆朗瑪峰的員工目前平安。警方和目擊者表示,強震隔日的一場大型餘震,強到足以撼動遠在700英里外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建築物,引發民眾恐慌,並造成更多的破壞、損傷。

在加德滿都和周圍的村莊,有超過250萬居民。居民湧入街道和公園,害怕夜裡如果有餘震,在室內會被壓垮。

該地的醫院已捉襟見肘,迫切需要補給物資。靠近加德滿都使館區的特里布萬(Tribhuvan)大學教學醫院擠滿了人。病人躺在草蓆和沙發靠墊,擠在正規醫院病床之間。一名年長的病人蜷縮在裸地板上。其他兩名病人共用一個擔架,頭併著腳趾頭睡著。

「我們已經用光所有的靜脈輸液,也沒有足夠的病床。」醫院的急診醫學科醫師拉梅什(Ramesh Maharjan)說道。 「我們沒有足夠的手術室替脊髓和頭部嚴重損傷的患者進行手術。」

數十名病人,睡在Om醫院與研究中心前臨時搭建的帳篷裡,臀部骨折的穆罕默德(Hyat Mohammad)說道:「我住在這裡,是因為我們擔心地震還會再來。」

其他人則在門口地板或醫院走廊上打地鋪過夜。有一家人縮在印有「一切順利」 字樣的粉紅色、紫色毛毯。有名女性因被倒塌石屋壓住,造成雙腳骨折。

Photo Credit:AP/ 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AP/ 達志影像

4月27日,尼泊爾內政部發言人表示,官方公佈的死亡人數維持在3218人(目前已超過5000人)。但官員表示,由於搜索隊抵達更偏遠的地區,他們預計數字將會上升。目前超過6500人受傷,地震的災情更跨越國界,印度有60人喪生,中國回報有20人喪生。上週末,來自鄰國印度和中國的援助湧入。美國國際開發署表示,他們正在部署人道救援專家和救援人員的團隊。

尼泊爾警方發言人巴姆先生說,考慮到受災的範圍,進展難以估量。他說,尼泊爾軍隊和警察集中在加德滿都山谷搜救,在救援專家到達偏鄉、山區前,可能已耗費了幾天時間。

民政事務官員烏德夫.提米爾西納(Uddav Timilsina)表示,接近地震的震央廓爾喀(Gorkha),距加德滿都西北約50英里處,該地的數千戶人家及大部分學校已被摧毀。 「我們得到通報,這裡有10人失蹤,那裡有50人失蹤。」「但地面上的實際狀況究竟如何,非常非常難說。」提米爾西納先生說道。

他掌管的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斷訊,而山崩堵塞道路,增加了搜救隊救援的危險。「電話線不通,無法通行,我們現在沒有那裡的任何數據。」他說。

在Tundi Khel附近,位於加德滿都軍事閱兵場的一個帳篷村,數十人用枝條撐起了一片防水布,一排排臨時搭建的帳篷延伸到田野。

拉克西米.夏希(Laxmi Shahi)輕輕地抱著她哭哭啼啼2歲的兒子「他不喜歡地震。」夏希女士說。

4月26日晚間的雨後,在數個具有歷史意義木製建築倒塌的舊皇宮廣場,人們圍著篝火聊天,烤乾自己濕透的衣服。

APTOPIX Nepal Earthquake

舊皇宮廣場瓦礫堆中的石象。Photo Credit:AP/ 達志影像

「這裡沒有網路收訊,尼泊爾人先收聽廣播,我們再透過翻譯得到消息。」法國遊客說道。

地震當日,加德滿都的42歲人權活動家蘇希爾.喬杜里(Sushil Chaudhari)與他妻子的16歲侄子,驚恐地看著位在加德滿都市中心,九層高的比姆森塔(Bhimsen Tower, Dharahara Tower)倒塌。

「(當地震發生時),沒有任何時間去思考或反應,它就這樣倒塌了。」喬杜里說。「我目瞪口呆,人們在尖叫。我看到有人死在我的面前。」隨後喬杜里先生就發現年輕親戚的遺體被埋在塔的碎塊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