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鋼價又缺工,每坪造價成本貴5成,建商「邊建邊售」以免售價追不上造價

高鋼價又缺工,每坪造價成本貴5成,建商「邊建邊售」以免售價追不上造價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日鋼價為首的原料價格大漲,再加上缺工問題,使建商每坪造價成本飆升,一年來最多已看到五成以上的漲幅,意味著不論商辦或是住宅,未來的價格要下跌恐怕很難。

鋼鐵價格仍持續突破高點,再加上嚴峻的缺工問題,導致國內建商成本大漲。一年以來建商每坪造價已經突破5成以上,如今中大型建商集團都已採取「先建後售」,或是「邊建邊售」,以免售價追不上造價,專家指出這意味著不論商辦或是住宅,未來的價格要下跌恐怕很難。

國際煤炭、鋼鐵和其他原材料價格仍在高檔

各國努力為平抑大宗原物料下足苦心,其中以中國政府使力最深。不過今(2021)年8月物料飆漲仍推動中國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創下13年來最大年增幅。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以煤炭、鋼鐵和其他原材料而言,強勁需求推動PPI較去年同期上漲9.5%。

雖然國際大宗原材料價格再觸及高點後回落,但是近日以鋼鐵為主的原物料又再次反攻,持續在全球各地中蔓延。華泰期貨在報告中寫道,市場對鋼鐵生產將回升的預期開始增強,主要因近期有關房地產行業的消息以及鋼廠利潤反彈。

近日,中國鋼鐵股普遍上漲,上海鋼聯鐵礦分析師俞晨對此表示,主要是市場認為12月份鋼廠會出現集中性復產的原因,他進一步解釋往年秋冬季,中國當局30%的限產力度,全大陸247家鋼廠鐵水日均產量減到215萬噸就可以,但目前已經減到了202萬噸,比預期要低,市場需求預期改善,將出現好轉。

面對國際鋼價的變化,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表示,今年應該是暖冬而不是寒冬,鋼價在 12 月回落其實是好現象,畢竟過去連漲 17 個月,應該也要休息,但鋼市榮景不會只有今年,明年美國基建政策外,中國在今年穩政治後,明年也將穩經濟,將帶動用鋼需求。

翁朝棟進一步指出,原料煤、鐵礦砂價格有撐,運費也維持高檔,加上碳中和的環保成本也必須計入,將支撐鋼價走勢;依照日本製鐵估算,碳中和將導致煉鋼成本多1倍;印度塔塔鋼鐵也認為「高鋼價時代」來臨。

中鋼執行副總黃建智則補充,國際鐵礦砂近3日短線急漲逾2成,回到每公噸近99.45美元,未來估不易跌破100美元,加上煤炭略有修正但仍處每公噸317美元高檔,將為鋼價提供有力支撐。

高鋼價時代來臨,「缺工」又成建商頭痛的問題

營造原料、人力成本上漲衝擊,已有導致多項公共工程屢次流標。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今年9月統計,上半年有近200件公共工程招標5次以上;營造成本持續上漲、工程卻遲遲未能開工,以政府而言,必須花費更多經費於同一建設上。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調查指出,缺工導致的公共工程流標問題卻愈演愈烈,當營造業者無法找到足夠的工人,致使工程進度落後,就會面臨合約風險,在逾期罰款及里程碑罰款夾擊下,將對營造廠造成不小壓力。

這個缺工壓力並不只存在於台灣。《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自去(2020)年年底以來,全世界的工廠都遇到了短缺問題,其中也包含領時薪的勞動者,正在不斷地離開工作崗位。

報導稱,今年8月美國零售業有75萬人辭職,美國勞工統計局2000年開始追蹤這一數據,直至9月的最新資料顯示,當月辭職的零售業僱員降至68.5萬人,但接近歷史高點。

美國媒體《CNBC》報導中坦言,全球疫情進入後期,經濟迎來強力復甦,各國持續面臨缺工的大危機,以美國與英國的狀況相對嚴重。

報導稱,美國政府在疫情提供優渥的福利政策,加上金融市場採取低利率的寬鬆貨幣政策,使得民眾就業意願偏低,且員工也不願意在企業人手短缺的狀況下就業,因為可能被迫處理更多的業務與工作量。

台灣國內則以建築業缺工問題較為嚴重。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烱輝對此表示,建築業界本來就缺工,台積電在台南、新竹建廠期間,都出現工人排擠效應,加上台商回流,許多工業區都在大興土木,缺工問題雪上加霜。

這情況導致過去預售屋契約,交屋時間通常訂3至4年,近期已拉長到5至6年,黃烱輝說,缺工問題嚴峻是建築業發展上很大隱憂,以高雄為例子,正面臨台積電設廠因素,接下來勢必有不少第一線工人被拉走,「擔心也沒用,搶輸只能認了」。

行庫主管針對建屋成本表示,現在幾乎台灣全體建商提出的土建融案,每坪造價都大增,過去每坪在11至12萬元,但現在則至少跳到每坪14至16萬元,甚至已有看到每坪18、19萬元的案子,等於比起1年前的造價,至少超過4成至5成。

他說,目前國內的中大型建商口袋都很深,因此較不會依賴預售屋來支撐營運金流,所以廠商採取的對策都是「先建後售」,或是「邊建邊售」,才能即時的把原料、人工造成的成本增加反映在售價,對於這類土建融案,風險也相對較低。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