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蟬談當年在柬埔寨的訂婚儀式:「在兩小時之內,我就選定了終身伴侶」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儘管男方的背景、國籍,甚至連長相都不確定,一向是家中乖乖女的我,還是按照媽媽的指示,換好了洋裝,準備開始訂婚儀式。新人先拜祖先告知婚事,看到站在身旁的男士,從沒談過戀愛的我,這一刻才知道,原來他就是我的未婚夫,也才知道我要遠渡重洋嫁到台灣。接著套上戒指,在兩小時之內,我就選定了終身伴侶。
文:林麗蟬口述、李麟採訪撰稿
學著接受父親驟逝的衝擊,逐漸回歸平靜的日常,卻因為假日午後的一通電話,讓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了我一生的轉捩點。
那天是假日不用上學,我到奶奶家串門子,卻有隔壁的鄰居來傳話,說媽媽打電話來,家裡有急事,要我趕緊回去一趟。當時柬埔寨的手機還不普及,能擁有家用電話的人也不多,媽媽會十萬火急,就算透過鄰居傳話,也要召我回家,想必有天大地大的事,於是我向奶奶告辭後,就趕緊上路。
回到家後,我發現狀況有些不尋常。家中客廳坐了幾位陌生人,大多是年輕男性,似乎是不會講柬埔寨文的外國人,眾人用好奇的目光看著我,讓我覺得有些尷尬,但我也沒多問,乖乖的聽媽媽的指示端茶出來一一請客人喝,轉頭就回到自己房間。沒多久,媽媽進房對我說:「你要訂婚了。」我心裡困惑地想,什麼是訂婚?這對當年的我來說,還是很陌生遙遠的事。
按理說,媒人在相親時,應該會介紹我與作媒的對象認識。但是,當下這個環節竟然省略了,我看著一排男士,卻不知誰是今天的主角,偏偏我從小就是沉默寡言的乖乖女,爸媽說什麼,我幾乎都是照單全收,連生平第一次的相親也不例外。
媽媽是一位做事效率很高的人,確定這場婚事後,他就交代舅媽拿一件洋裝借我穿,開始狂打電話,廣邀家族的親友們共襄盛舉,親友接到這突如其來的「喜訊」,紛紛趕到家裡來觀禮,順便看看這從天而降的女婿,到底是何方神聖。
儘管男方的背景、國籍,甚至連長相都不確定,一向是家中乖乖女的我,還是按照媽媽的指示,換好了洋裝,準備開始訂婚儀式。新人先拜祖先告知婚事,看到站在身旁的男士,從沒談過戀愛的我,這一刻才知道,原來他就是我的未婚夫,也才知道我要遠渡重洋嫁到台灣。接著套上戒指,在兩小時之內,我就選定了終身伴侶。

後來我才知道此次相親的原委。大我十歲的老公,個性一向靦腆,家住彰化花壇,公公是在種竹筍的農民,偏偏年輕女生多嚮往都市生活,想成為農婦的少之又少,單身漢想找另一半,有相當的難度。由於有幾位鄰居也娶了泰國、越南、柬埔寨等國的外籍配偶,順利完成了終身大事,婚後新生命陸續報到,婚姻生活還算美滿,家裡附近不時可見到國外相親團的廣告,已到三十而立之年,急著想成家的老公,在婚友社的遊說下,決定加入柬埔寨的相親團。
沒想到抵達柬埔寨後,相親了近好幾天,同行的朋友們,一個個找到了美嬌娘,老公卻始終沒有中意的對象。有不少柬埔寨農村的女孩,也渴望能嫁到經濟水平較高的國家,因此會來到首都金邊,寄宿在媒人或親友家,一邊學習家事技巧,一邊等待越洋相親的機會。柬埔寨媒人為了要維持良好的口碑,不讓遠道而來的相親團失望,其實都有自己的口袋名單,偏偏老公看了好幾位,到了回台灣的前一天,還是沒能等到愛神的降臨。
遇到這種狀況,媒人其實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一是準備回台灣後退款,二是遊說老公下次參加別國的相親團,說不定換個國度就會傳出喜訊。當媒人口袋的新娘名單已告竭的時刻,她想起了好友還有個正在念高中的女兒──也就是我──於是打了通電話問媽媽,是否願意安排我相親,老公見了我,立刻就點頭,兩小時內就促成了這樁婚事。
訂完婚後,媽媽把握時間敲定婚禮細節;老公遠從台灣來柬埔寨,往返太耗時,當然得訂婚、結婚畢其功於一役,順便也省下再次往返的機票費用。首先要敲定的是聘金收多少?媽媽沒打算拿我當搖錢樹,可是要辦個像樣的婚禮,肯定是筆可觀的開銷,當時家裡的經濟狀況也吃緊,沒法再自掏腰包,因此聘金得跟男方商量。
由於夫家遠在台灣,首先要解決的是,前來迎娶後,我們新房該設在何處?如果要求方便,直接選在飯店當然也可以,但小小的房間,總是不夠大器,也很難容納眾多道賀的親友,媽媽果然長袖善舞,向友人借了棟別墅,當成男方家,說什麼都要讓我風光出閣。
直到現在,翻開舊相簿,看著婚禮當天大隊人馬前來迎娶的照片,其中三位伴郎不僅新郎不認識,連我也覺得陌生,但大夥依照柬埔寨禮俗,誠意十足的帶來了現金聘禮、媽媽訂製24K的金飾、一百份喜餅、檳榔、豬腳,讓未來的丈母娘笑得嘴都闔不攏。

柬埔寨的婚禮,流程比台灣更講究,家裡請了三位新娘秘書來照料我,婚禮前一天,髮型師進住我家,準備隔天一早的梳化工作。台灣的婚禮,新娘通常是穿白紗走紅毯,加上敬酒、送客換兩套禮服,大約三套禮服就大功告成。我的柬埔寨婚禮,宴客禮服就換了十二套,有點像時裝秀,難怪要髮型師加上三位新秘,組成團隊才能得宜。
婚禮結束後,媽媽要我不用再上高中了,留在家裡多看看台灣的連續劇錄影帶,順便學點中文,提早適應日後在台灣婆家的生活。以前從沒想過下半輩子會來台灣生活,對我而言,台灣只是個陌生的地理名詞,地圖上的位置,我都不熟悉。出國前的日子,看著許多部台灣連續劇,劇中的景象,都是台北的高樓大廈,街道上車水馬龍,西門町與東區人來人往,多的是穿著摩登的俊男美女,讓我對日後在台灣的生活,多了幾分的憧憬。
沒有辦法馬上與新婚老公啟程去台灣的另一原因,是必須等待辦護照等出國證件。台灣的戶籍制度很健全,但赤柬統治時代,柬埔寨歷經內戰的洗禮,上學並非當時的義務教育,幾歲上小學,基本上也是由家長決定,學校不會發入學通知。因此,不要說是辦護照,所有的手續要從第一關的出生登記從頭來過,因此一關辦完才能接下一關,所有流程走完、完成結婚登記、拿到護照與出國文件,耗時將近一個月,在講求凡事馬上辦的台灣,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
中底科技BOOST再創新:一圖看懂adidas Ultraboost Light史上最輕盈腳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BOOST科技邁入十周年,adidas推出Ultraboost系列優勢大成之作──Ultraboost Light,以史上最輕的腳感為靈感,傳遞極致(ULTRA)舒適的理念,提供能量回饋的舒適感受。
在口罩禁令正式放寬的後疫情時代,對於喜歡運動的人而言,一雙舒適美觀的運動鞋絕對是生活中的必備單品。不過,想要找到一雙簡約、有型又兼具功能性的運動跑鞋,卻沒有想像中容易。巧的是,近期adidas為慶祝BOOST科技邁入十周年,推出一雙無論外觀還是性能都堪稱年度經典的鞋款──Ultraboost Light。

十年淬鍊,成就史上最輕盈腳感
進入正題之前,我們不能忽略adidas獨創的BOOST科技,這個為全球運動跑鞋中底帶來的巨大影響,以及經典跑鞋系列「Ultraboost」一次又一次迭代的蛻變過程。
十年前,adidas以發泡微球與TPU材料合成的創新技術,開發出一顆顆外型近似爆米香的科技材質「BOOST」;經由特殊熱壓技術處理後,一顆顆橢圓討喜的BOOST聚合成特殊的能量膠囊的中底材質,當足部一觸地,數百顆BOOST能量膠囊立即引爆能量, 賦予了跑鞋前所未見的回彈腳感。
- 2013年,首款Boost科技跑鞋「Energy Boost」問世。革命性的科技材質「BOOST」一推出,連帶影響了整體製鞋產業製作工藝的轉變,讓這「能量膠囊」材質在極短的時間內掀起中底革命。
- 2015年,adidas引入Primeknit針織鞋面技術,打造出流線型跑鞋外觀;其中以Ultraboost OG/Ultraboost Triple White為代表,簡約百搭的前衛外型也在當時掀起一波跑鞋熱潮,更有好萊塢大明星愛穿加持。
- 2016年,Ultraboost首次結合「Continental ™馬牌橡膠大底」,搭配鞋領編織技術的更新,讓Ultraboost倚靠著「抓地力」、「耐磨性」及穿戴時的「完整包覆性」再次攀上跑鞋顛峰。
- 2019年,「Primeknit 360度針織鞋面」及「Torsion Spring創新抗扭轉系統」兩大創新技術賦予跑者更完整的包覆與支撐,讓Ultraboost再次迎來足部腳感的全方位進化。
- 2021年,BOOST技術又迎來巨大突破,中底顆粒含量增幅26%,結合最新L.E.P.抗扭轉系統給予使用者超勁感受,又一次顛覆了跑者對彈性能量的想像。
中底科技boost再創新:永續減碳更環保、輕量30%更舒適
歷經十年淬鍊,adidas始終站在時代尖端創造又突破,一步一步推進跑鞋科技的歷史足跡,成就無數年度潮流經典──2023年Ultraboost革命進化,史上最輕、最環保的Ultraboost Light問世。

要被譽為潮流經典跑鞋,俐落百搭的外觀、舒適耐穿的實用性缺一不可。首先,觀察成鞋的基礎科技及數據表現:Ultraboost Light使用了比過去BOOST顆粒輕量30%的「Light BOOST」顆粒製成跑鞋中底,不只將鞋全重降低近10%(尺寸UK8.5 Ultraboost 22-333g;Ultraboost Light 299g),回彈性能也增加4%,並較前代減少整整10%的碳足跡。這些數字不只意味著BOOST科技再上一層樓,更體現了adidas的品牌永續價值,為Ultraboost Light的「Light」賦予了低碳永續的特殊意義。
接著回到大家最關心的舒適度與實用性。這次adidas特意針對過去Ultraboost系列跑鞋的缺點進行優化,鞋面選擇延展性佳、透氣的Primeknit+針織網布,加強編織結構的支撐性、提升鞋面彈性,讓跑步時腳部能夠伸展,如襪子般易穿脫而不壓腳背;而Ultraboost系列一貫使用的Continental™馬牌輪胎大底也依然保留,但特別的是,adidas這次透過左右豆莢式的排列,提供多方向抓地性、減輕穿著負擔;L.E.P抗扭系統也全面更新,從X型換成U型片,提供鞋身更好的穩定度及回彈性能。
最後,我們來看看它的外觀及配色。這次的Ultraboost Light鞋身承繼過去幾代Ultraboost白底的簡約風格,配上鮮明的橘紅色及淡藍色兩色線條點綴,搭著側面顯眼的三條黑線,整體外觀十分出色,搭配日常穿搭也非常適合。由船隻圓潤身形發想設計的中底線條也加強整體鞋身的協調感,強調出單品的存在感與圓融百搭的特質。

一代經典Ultraboost Light,年度必備的風格單品
adidas推出的「Ultraboost Light」跑鞋新經典,它完美傳承BOOST科技極輕超彈的材質特色,又以船隻圓潤的幾何形狀設計,實現輕巧舒適的穿戴感受。無論外觀還是性能,Ultraboost Light絕對可以說是難得一遇的複合性單品,不管你是追求舒適腳感的運動愛好者、還是尋找蒐藏價值與穿搭單品的典藏主義者,都能在上腳後獲得最大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