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變種病毒正式命名Omicron:疫苗效果不至歸零,戴好口罩仍是上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專家認為即便Omicron會削弱疫苗效果,但疫苗提供的保護力不可能歸零。
(中央社)世界衛生組織將南非出現的最新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變種病毒命名為Omicron。這株最新變種因含大量突變且傳染力恐比Delta株更高,嚇壞全球金融市場,英美等多國紛紛重祭出新旅禁。
Omicron何時出現
《華爾街日報》報導,世衛(WHO)稱初步證據顯示Omicron變種應是11月9日首度被測得,有鑑南非過去兩週確診暴增,新變種很可能比現有其他COVID-19各株更易傳染。南非上週的新增確診較前一週翻倍。
《紐約時報》指出,世衛在南非科學家揭露消息僅兩天後,就把最新變種歸類為最高等級的「亟需關注變異」,前一個被列為最高等級的正是目前肆虐全球的Delta變異株。
世衛召開緊急會議後發聲明警告,初步證據顯示COVID-19痊癒者再次感染這株最新變種的風險不低,並延續之前用希臘字母為各變異株取名的做法,將這株最新變種命名為Omicron。Omicron(o)是希臘文的第15個字母。
《中央社》報導,命名跳過原本應該排序輪到的希臘字母Nu和Xi,但沒有解釋原因。《紐約郵報》引述一些網友和政治人物推測,跳過Nu是為了避免與new(新)發音相似而混淆,跳過Xi則是因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姓氏「習」拼音就是Xi。
為何可怕
南非科學家稱最新變種是COVID-19病毒的「演化大躍進」。Omicron變種有異常多的約50項突變,包含棘蛋白的30多種變異。冠狀病毒藉棘蛋白附著人類細胞,當前的各種COVID-19疫苗也是鎖定病毒的棘蛋白。
《紐時》指出棘蛋白突變尤令人擔憂,因為無論痊癒後或是接種疫苗所產生的抗體,抵抗病毒時主要是識別和鎖定棘蛋白。
《華盛頓郵報》報導,賀勤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病毒學家布倫(Jesse Bloom)做過掃描試驗後覺得,Omicron的其中3項突變,恐讓它能躲過痊癒或打疫苗產生的抗體。
科學家們擔心這恐意味Omicron更易傳播、更能躲過人體的免疫系統,並拉低疫苗效果。
全球股市顫慄 各國紛祭出新旅禁
《紐時》指出,在英國昨晚暫停近日到過南非及其周邊幾個鄰國的人士入境後,以色列、新加坡、美、加乃至整個歐盟紛紛跟進。與先前的旅禁相同,各國只允許本國公民和有永久居留權者在病毒篩檢陰性才能返國,有些國家在人員抵達後還需做額外篩檢與隔離。
《中央社》報導,美國11月29日起限制南非等8國旅客入境,並呼籲民眾盡快施打疫苗追加劑。歐盟建議對非洲南部7國人士實施旅行限制,但確切措施由各成員國自行決定。日本強化對非洲南部6國入境管制,相關人士須在指定場所隔離10天。南非約翰尼斯堡機場26日已出現搭機離境人潮。
隨著出現最新變種與旅禁的消息傳出,全球股市與油價大受震動,對疫情恐再次重創經濟的擔憂浮現。標普500指數(S&P 500 Index)今下跌2.3%,是今年2月以來最大跌幅,歐股則出現3%到5%不等的跌勢,美國的指標油品與期貨重挫13%,歐洲也跌11%。
唯一好消息:特定PCR即能測出
世衛和各國科學家仍審慎以待,畢竟目前對Omicron變異株所知甚少,也不確定屆時的危害會否如目前所擔心的嚴重。南非科學家是24日才向外界宣布Omicron株的存在,相關確診都是最近3週才出現,數目相對仍少。
向外界揭露這次最新變種的南非病毒學家德奧里維拉(Tulio de Oliveira)說:「若非得找好消息,應該就是這株變種可透過一種特定PCR測得。」這代表負責診斷的實驗室能很快確認檢體是否為Omicron,不用去分析整個病毒基因序列。
此外,南非科學家與衛生官員表示,目前看不出Omicron確診患者有出現與感染其他病毒株不同的症狀,目前也沒有跡象顯示Omicron會導致身體出現更嚴重的病變。
疫苗效果不致歸零 戴好口罩仍是上策
《華郵》指出,專家認為即便Omicron會削弱疫苗效果,但疫苗提供的保護力不可能歸零。
布倫說:
「我的預期是Omicron株的突變,並不會完全躲過或抵消痊癒或打疫苗所產生的中和抗體。但無論這株新變種會否擴散,我都建議人們還是要竭盡所能避免染疫機會。能做的事很多,打疫苗、戴好口罩都是。」
《紐時》引述不具名的政府官員透露,美國政府已在與疫苗製造商就可能不得不重新配製疫苗以應對最新變種病毒展開協商。但首先科學家們得確定現有疫苗對 Omicron的效果確實較差,這個過程預計需費時數週以上。
輝瑞(Pfizer)/BioNTech方面表示,如果確認最新變種能躲過疫苗,預計約100天內就能研發出針對Omicron的疫苗改良版,但另需時間獲得藥政機關核准。
莫德納(Moderna)今天表示,他們會盡速推出針對Omicron的加強針,也會從正參與研發改良版疫苗的臨床受試者抽血檢測,看看目前針對另兩款變異株所研發的改良版對Omicron株有無效果,因為彼此之間的突變相似。
《中央社》報導,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表示,正在非洲波札那和史瓦帝尼研究及蒐集數據,「這將讓我們得以蒐集Vaxzevria(AZ疫苗)在真實世界對新病毒變異株防護力的資料」。他們並強調,AZ疫苗對所有COVID-19病毒的「高關注變異株」(variants of concern)都顯示有效。
阿斯特捷利康公司也研發了抗體雞尾酒療法,可用來預防及治療COVID-19。雖然有些科學家擔心棘蛋白突變會破壞單株抗體藥物的效力,但阿斯特捷利康公司宣稱自家組合藥物或可保有效力。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李秉芳
核稿編輯:楊士範
最新發展:
-
「Omicron住院率到底高不高?」將決定台灣該死命抵抗,還是為「感冒化」做好準備 1年前
-
當新加坡將Covid-19視為「地方性流行病」:高疫苗覆蓋率、大規模檢測、輕症在家隔離 1年前
-
【2021年度回顧】緬甸政變、太魯閣號出軌、三級警戒、東京奧運,今年你還記得哪些大事? 1年前
-
境外+7皆為Omicron突破性感染,國內以衝高第二劑疫苗接種率為目標 1年前
-
英國確診人數連2天創新高:英首席醫療官指疫情仍會惡化,法國禁英國非必要旅客 1年前
-
專家談Omicron變異株:病毒走向「流感化」追加劑有其必要,嚴重性需待更多科學證據 1年前
-
【TNL 本週沙龍議題】新變種病毒Omicron來勢洶洶,你認為疫情會更嚴重嗎? 1年前
-
防堵Omicron美國擬加強入境篩檢規定,白宮討論是否要求旅客入境自我隔離7天 1年前
-
Omicron變異株來勢兇猛,日本、以色列禁止所有外籍旅客入境,美加等多國限制部分非洲國家入境 1年前
-
備戰Omicron變種病毒:陳時中指示集檢所保留量能,北市跨年晚會實聯制、禁飲食 1年前
-
新變異株Omicron疫情:南非-荷蘭航班61人確診,英、德、義出現首批病例 1年前
-
默沙東口服藥最終數據防護效果不如預期僅30%,台灣拚12月中前審查EUA完畢 1年前
Tags:
新創Onramp Lab再下一城!看新產品ContactLoop聊天機器人,如何助金融業客戶業績提升2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 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攤開Onramp Lab目前的解決方案版圖,Onramp Lab執行長吳鎮雄分析,目前團隊除了有以提供金融諮詢的搜尋引擎優化FinanceJar外,還有能提供從買廣告、刊登廣告等媒體採購一條龍服務的ThreeSigmaMedia,「但我們在協助企業過程中發現聯繫消費者的最後一哩路出現了斷層,」無論企業投入多少的廣告資源,若無法在黃金時間與消費者接上線,就容易錯過了可能創造產值的機會,甚至在錯誤的時間聯繫、也會影響品牌好感度。
吳鎮雄表示根據Onramp Lab內部的統計,當企業投放廣告找到消費者後,即時(realtime)聯繫與20分鐘後以及隔天聯繫所能創造的成交結果,將相差4倍到10倍之多,且消費者對與品牌的關注度與專注力也隨著時間雪崩式遞減,這讓Onramp Lab團隊試圖去思考,如何能近一步協助手中的企業客戶有效解決此一問題,因此催生出了Onramp Lab第三個解決方案: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
導入ContactLoop,為企業創造營收又省時省力

試想當你去參加一場聯誼獲得到心儀對象的聯繫方式時,你會怎麼做?「聯誼結束到約出來碰面,肯定會醞釀一段時間啊!」吳鎮雄笑著說。
同理,當企業透過廣告投放獲得一份潛在客戶名單,他們究竟是真的對產品有興趣,還是不小心誤按?過去企業只能照著這份名單逐一聯繫,拒絕、碰壁甚至是未果都是常態,但對於企業而言大量的人力與時間投入都是成本。如今,企業能透過Onramp Lab團隊打造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透過AI與潛在客戶初步互動,再篩選出更精準的清單進行溝通,讓完成最後一哩交易的路變得更有效率。
吳鎮雄表示,這項服務在美國上線半年多來,就成功為金融產業企業客戶節省至少3成的客服人力,同時靠著更精準的消費者名單,衝出2倍業績成長的表現。「團隊花了大量時間了解客戶的使用場景,」如何與消費者打招呼、應該要準備哪些回應內容、避免開放式的問題不易聚焦等,當消費者被廣告吸引的那一刻起,ContactLoop就能即時的與他們聯繫,透過如同真人般一問一答的簡訊對話流程,篩選出真正含金量高的潛在消費者,協助企業最後能「一竿進洞」。
或許有所不知,由吳鎮雄領軍的Onramp Lab團隊,旗下產品皆是由在台灣的開發團隊一同協助打造,且團隊的平均年齡僅30歲,同時具備著強大的行銷DNA與產業知識背景,甚至對於銷售場景也多有著墨,相較於強調「技術」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的產品設計上能更佳直覺與人性化,來自台灣的產品也更能解決各個市場的企業痛點。
Onramp Lab產品技術總監竇友志表示,ContactLoop不僅提供一站式服務,探索客戶需求,更隨時調整聊天機器人的參數與訓練其語言辨識模型,確保企業在使過程中能準確掌握消費者需求,更能針對問題進行AB測試、找出最佳的起手式或應答。針對美國市場區域碼眾多的特殊性,ContactLoop也能在後台依據消費者的所在地進行分類,避免用非其所在的區域碼電話聯繫,「就好像你在台北接到陌生區碼的電話也可能拒接是一樣的概念,」竇友志説。

摩拳擦掌台灣市場,瞄準保險、電商產業
如今,ContactLoop這項全新服務在美國已成功打下第一仗,「很期待接下來能帶進台灣市場,」吳鎮雄説。從他的觀察發現,諸如保險、電商、醫美這類型在台灣市場蓬勃發展,卻仍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與廣告成本進行陌生開發消費者的模式,或是高電價且資訊量大的電商零售,都是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可以協助轉型的產業。

吳鎮雄認為Onramp Lab團隊能給予企業客戶的不只是ContactLoop而已,從協助企業找出精準消費者名單開始,整合ThreeSigmaMedia、FinanceJar等不同解決方案,以一站式的角色給予企業更完整的服務,他相信Onramp Lab能與企業客戶一同創造更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