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力UP!5分鐘居家辦公整理術》:「整理」不等於丟棄,把東西依「使用頻率」分成四個資料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書將介紹任何人都能輕鬆實踐的整理方法,毋須斷捨離、也不用買一堆收納用品,只要遵循步驟,慢慢按部就班整理房子,就能打造不會復胖的「肌肉體質房間」。
文:米田瑪麗娜(Komeda Marina)
「整理」不是丟棄,而是分類
降低整理物品難度的訣竅,首先就是「ARCHIVE(暫時保存)」。換句話說,就是「像管理檔案一樣地整理物品」。
整理東西時,許多人都是手拿著大垃圾袋,想要瞬間判斷是要「留下」或「丟掉」。因為東西丟掉以後就沒有了,大家都會小心翼翼地丟,但做這些決定實在讓人充滿壓力。
另一方面,大多數的檔案都不需要馬上決定「留下」或「丟掉」。現在用不到的檔案,不用刪掉也可以暫時ARCHIVE,只要還有容量,就能讓它們在資料夾裡面休息,等到必要的時候,再從資料夾裡取出就好了。
也就是說,利用暫時封存檔案的要領,不是丟棄物品,而是按照「資料夾」分類,並ARCHIVE它們。只要決定好分類時的「規則」,就不用一一決定要丟還是要留,精神上和體力上都不再有負擔。
把東西分成四個資料夾
那麼,就讓我們馬上開始分類家裡的物品吧。
分類東西的訣竅是,以「使用頻率」為主軸做出資料夾。只要分出使用頻率資料夾,分類就會非常輕鬆,整理也更有效率。我推薦的分類資料夾是以下四種。
- 每日資料夾(今天用過的東西)
- 每週資料夾(一週內用過的東西)
- 每月資料夾(一個月內用過的東西)
- 每年資料夾(一年內用過的東西)
像這樣,按照使用頻率分類物品。
如同前述,整理的基礎是「把東西全部拿出來」。
整理公司的文件時,如果不知道「這是什麼文件?」就無法正確歸檔吧?自家的整理也一樣。為了清楚了解跟桌上工作有關的東西到底有多少,請先把它們集中在一個地方。
請把散落在自家各處的文件、3C用品、文具、書等等,跟工作相關的物品,全部放進紙箱(或是紙袋)裡。
接著,把收集到的這些物品,一件一件拿出來,按照每日、每週、每月、每年,分類到四個時間軸資料夾裡。
分類的標準是「最近一次用到這個東西是什麼時候?」。「今天用過的東西」就放在①每日資料夾,「這週用過的東西」就放在②每週資料夾。
丟或不丟的判斷,我們暫且延後一下。以最近的使用績效為根據,不要交給主觀意識,而是不帶情緒地分類物品。如果四個資料夾都不適用(一年以上沒用過的東西),就請放進「保留=糾結中資料夾」的箱子。像玩偶或是相框這類物品,因為按照「使用」的觀點無法套用於任何一個時間資料夾,就先放入「糾結中資料夾」。
分類完資料夾後,就可以決定東西的固定位置了。
基本上,應該從優先順序高的物品開始,依序按照每日資料夾→每週資料夾→每月資料夾→每年資料夾→糾結中資料夾的順序,在家中設定擺放位置。
「每天用的東西」的收納法
在你的房間裡,「上班用包」「遙控器」「眼鏡」的固定位置在哪裡呢?
如果是隨性放在桌上或沙發上……這就是沒效率!
每天使用的東西,請給它們一個最容易拿取跟放回的固定位置。
應該不少人都會把每天要用的筆和記事本就這麼放在桌上。不過,每天使用的東西是否有放回固定位置,會大大左右房子給人的印象。隨手放的東西一多,就會滲出生活感,看起來也就雜亂了。
我並不是要叫大家「每天要把拿出來的東西好好整理,變成一絲不苟的性格」。而是如果不想給自己添無謂的麻煩,與其東西用完就隨手放,還不如為它們決定能輕鬆歸位的固定位置。
每天要用的東西,請收納在使用場所的附近。
如果是每天要在工作桌上使用的物品,就放在桌子周圍(半徑一公尺以內)。
坐在桌子前的狀態下,把手橫向伸直的位置,就是最適合擺放每天使用的東西的地方。只要把每天會用到的物品放在順手區裡,拿取和歸位都會變得相當輕鬆。
收納每天要用的東西時,有幾個重點。
第一個是,利用容易取放的盒子,立著收納東西。佔空間的文件,放進透明文件夾裡,豎著排進檔案盒中,再收進層櫃。電腦和充電線也放進檔案盒裡,就能清爽地收納。
另一個重點是,要按照使用情境為物品分組。收納的分組,不是按照「文件、文具……」等物品屬性分類,而是「每天要用的東西、這週要用的東西」「學習時要用的東西、休息時要用的東西」等,按照「使用頻率和使用情境」。
以我個人為例,我不只會把每天要用的筆放在桌子周圍(還沒開過的筆會放在廚房的「備品放置處」),也會放在玄關(簽收包裹用)跟冰箱(寫食品標籤用)。如果只把筆放在書桌附近,每次要簽收包裹的時候就都得跑到書桌旁邊拿。以使用情境為前提配置物品,就可以省下時間和麻煩。
個性越是軟爛的人,越應該大膽減少順手區裡的物品數量,並改成「輕鬆放回大籃子裡」這種,靠簡單動作就能拿取和歸位的設計。因為把東西撇在地板上,跟丟進籃子裡,就工作量而言,幾乎沒什麼差別吧?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專注力UP!5分鐘居家辦公整理術:房間小也OK!科學方法擺脫雜物干擾,打造不復亂WFH空間,建立超強工作效率》,墨刻出版
作者:米田瑪麗娜(Komeda Marina)
譯者:哲彥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不會復亂 ✔消除誘惑 ✔不需繁複手續
比起心態,「系統」更重要。
只需5分鐘的整理,就能讓你全心專注在工作和學習上!
居家上班、上課總是無法專心嗎?
- 家裡誘惑太多
- 在意同住的家人
- 上班和下班的分界不明顯
- 不習慣沒有人盯著
- 房間太小了
- 做家事佔用太多時間
- 家裡是放鬆的地方
自己的家,是365天24小時營業、免費使用、飲食自由、空調完備、零通勤時間的好地方,只要能自由控制在家工作的專注力,就會成為很有效率的工作空間。
日本高效整理收納顧問獨創37招科學化整理術,
升級你的整理方法,擺脫雜物的干擾!
- 用照片客觀檢視「多餘的雜物」
- 書桌上的預設值應該是「0」
- 「整理」不是丟棄,而是分類
- 只要買三層櫃就好
- 從大量文件中重獲自由
- 只要一張榻榻米大小就能工作
- 用桌椅的高度預防「燃燒殆盡症候群」
本書將介紹任何人都能輕鬆實踐的整理方法,毋須斷捨離、也不用買一堆收納用品,只要遵循步驟,慢慢按部就班整理房子,就能打造不會復胖的「肌肉體質房間」。
南投10大農遊體驗──下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年來,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仿效日本推行「農業六級產業化」,南投許多農業區發展為休閒農業區,將農村景觀、農業文創、食農教育與環境教育概念等元素融入,營造民眾休閒農業旅遊與體驗學習活動的場域。
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仿效日本,結合一級農業生產、二級農產品加工、三級農業體驗和服務,推行「農業六級產業化」,其發展的休閒農業區將在地生產、農村景觀、農業文化創意、食農教育與環境教育概念等元素融入區內,營造農業主題特色,開發商品,同時提升產業服務質量及充實友善旅遊環境,成為民眾休閒農業旅遊與體驗學習活動的場域。
近年來,南投許多農業區推出農業體驗活動,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遊客體驗農作的樂趣!
以下精選10大南投農業體驗活動:
6. 埔里鎮──果寶歡酵觀光工廠
「果寶歡酵觀光工廠」位於埔里鎮,為全亞洲第一大的網室有機嘉寶果農場,面積達12公頃,主要是以埔里絕佳氣候與水質培育出的果中黑鑽石──嘉寶果,由農場親自栽培,堅持全面以生態平衡的共生方式進行培育。藉由觀光工廠、觀光農場的開放,酵素等健康知識的展示,好物選購、休憩角落的提供,給民眾一個身心靈舒展放鬆的好去處。
◎ 建議行程:參觀觀光工廠→農場採樹葡萄→製作果醬→野餐→製作果醋
◎ 體驗活動:採果體驗、果醬DIY、一日農夫體驗、果醋DIY、酵素DIY
◎ 嚐鮮特選:樹葡萄(12-5月)
◎ 伴手好禮:樹葡萄酵素果乾、有機康普茶、樹葡萄酵素、鳳梨果醋、牛樟酵素
地址:南投縣埔里鎮桃米巷64之4號
7. 埔里鎮──宏基蜜蜂生態農場
「宏基蜜蜂生態農場」位為埔里鎮,為傳承超過一世紀的養蜂百年品牌。經營者賴朝賢先生投身養蜂50餘年,生產蜂蜜連年得獎,受台灣養蜂協會譽為「評蜜博士」,並榮獲「神農獎」殊榮。多年來帶領台灣蜂農實施自然農法,輔導協助合作蜂農產銷管理,推廣自然農法與蜜蜂生態教育,研究改良蜂蜜、蜂王乳生產技術,頑固的追求各單品風味蜂蜜所醞釀之極緻品質與香氣,研發出多樣蜂產品引領台灣市場。近年更為台灣首家「產銷履歷蜂蜜」業者,致使出產的每滴蜂蜜安心有保障,且風味極緻!
◎ 建議行程:蜜蜂生態解說館 生態導覽→百萬蜜蜂隧道 穿越體驗→香氛蠟燭DIY→天然古湧泉泡腳
◎ 體驗活動:純天然蜂蠟香氛蠟燭DIY、純天然蜂蠟護唇膏 DIY、天然蜂蠟紫草膏 DIY、天然甜蜜蜂巢蛋糕 DIY、古錐蜜蜂公仔彩繪 DIY
◎ 嚐鮮特選:蜂蜜(3-5月)
◎ 伴手好禮:荔枝蜜、龍眼蜂蜜、貴妃蜜 、蜂蜜果凍條、蜂蜜醋、蜂蜜果醬
地址:南投縣埔里鎮枇杷路52之1號
8. 國姓鄉──台灣國姓咖啡館
「國姓咖啡館」位於國姓鄉,為大型全木造建築,館內主要展售國姓咖啡與在地小農產品,亦提供簡單台式熱食與手作甜點。不定期與辦理在地小學作品展覽及藝文活動,咖啡館提供遊客農遊體驗及季節性DIY活動,需提前來電預約。
◎ 建議行程:參觀咖啡館區→咖啡採果→手沖咖啡DIY→咖啡館用餐→養生檸檬醋DIY
◎ 體驗活動:手沖咖啡DIY、紅豆大福DIY、養生檸檬醋DIY、
◎ 嚐鮮特選:阿拉比卡咖啡(9-12月)、羅布斯塔咖啡(5-8月)、賴比瑞亞咖啡(6-10月)
◎ 伴手好禮:國姓精品咖啡豆、國姓精品濾泡式咖啡、國姓精品咖啡限定黑鑽禮盒
地址:南投縣國姓鄉福龜村中正路一段127號
9. 竹山鎮──青竹文化園區
「青竹文化園區」位於竹山鎮,抱著對「竹」的使命,青竹文化園區在竹山落實生根已25年,致力於竹產業竹文化的推動,將竹的生態、生產、生活、創作、教育等功能發揮淋漓盡致;從竹工藝技術導入傳承,透過專書編撰、參與標準認證,到茁壯成熟期並朝社會企業邁進。這個由竹林生產者、竹園經營者與竹藝創作者所共同設立的園區,企圖在竹材、營運、創作三方面做垂直整合,使竹的生態、生產、創作、景觀、生活及教育等功能在此合而為一,這與近年提倡的六級產業不謀而合。
◎ 建議行程:竹生態導覽→手作青竹杯→品嘗竹筒飯風味套餐→參觀青竹博物館→竹鐵馬踏青→品味古早味黃金鮮筍包→住竹民宿
◎ 體驗活動:青竹杯DIY、竹童玩DIY、創意竹編DIY、 園藝療癒時光、黃金鮮筍包DIY、幸福竹風車DIY
◎ 嚐鮮特選:香烤竹筒飯、竹炭嫩豆花、竹炭麵、和風竹筍封、竹筍排骨湯
◎ 伴手好禮:青竹竹醋原液、青竹盒裝竹炭片、青竹竹炭杯、青竹炭寶寶多功能除臭包、青竹經濟包竹炭片
地址:南投縣竹山鎮富州里富州巷31號
10. 魚池鄉──日月潭頭社活盆地休閒農業區
「活盆地休閒農業區」位於魚池鄉日月潭風景區內,在政府及農民合作努力下,建立全國最高海拔絲瓜專業生產區,產量面積已接近60公頃,另外,為迎合時下流行的美容、美白趨勢,推出衍生物-活盆地絲瓜水,深獲消費者喜愛。農業區近年來也積極配合政府政策,推廣農村產業之旅,包括建立台灣第一個以農村為背景的大型壁畫國際彩繪村、傳統文化以手工精製的手工蘿蔔、老菜脯產業以及積極建構無毒農業、中藥草、金銀花還有溼地茶樹精油等農業的推廣,戮力創造永續發展機會。
◎ 建議行程:頭社水庫→走跳活盆地→阿嬤洗衣場→彩繪村(農村的壁畫)→古早味割稻飯
◎ 體驗活動:絲瓜水DIY、菜瓜布DIY、醃製老菜脯DIY、紅茶葉書籤、愛玉DIY、金銀花香包、香菇馬卡龍DIY
◎ 嚐鮮特選:絲瓜(5-10月)、愛玉(9-12月)、菜脯(11-2月)、金銀花(全年)、金針花(8-10月)
◎ 伴手好禮:季節性蔬果、紅茶、老菜脯、金銀花茶、絲瓜布、絲瓜水
地址:南投縣魚池鄉頭社村平和巷50-33號
以上廣告由南投縣政府農業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