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星鏈計畫」等國際業者頻頻叩關,行政院預計2022年初發出國內第1張低軌衛星頻譜執照

SpaceX「星鏈計畫」等國際業者頻頻叩關,行政院預計2022年初發出國內第1張低軌衛星頻譜執照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全球低軌道衛星產業發展升溫,台灣行政院加快低軌道衛星頻譜執照發放時程,近日已將低軌道衛星頻譜供應計畫正式送交行政院審查,盼能2022年年初發出國內第一張低軌道衛星頻譜執照,最快落在明年第一季末。

各大業者為了搶奪低軌衛星產業制空權,正緊鑼密鼓地布局各國產業。據台灣交通部透露本(11)月已將低軌道衛星頻譜供應計畫正式送交行政院審查,考量為了讓台灣廠商能夠接軌國際供應鏈,行政院盼能趕在2022年年初發出國內第1張低軌道衛星頻譜執照。

低軌衛星頻譜,擬趕下季發照

府內人士告訴《工商時報》,國際上知名低軌道衛星業者約4家左右,已陸續向台灣相關政府機構「敲門」、詢問頻譜釋照及相關法規規範。

報導稱,國際上知名的低軌道衛星業者包括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領軍的SpaceX積極推動Starlink計畫、亞馬遜旗下Kuiper、英國政府與印度Bharti Global所收購的OneWeb、以及加拿大Telesat。

此4家都是目前發展進度相對較快的低軌道衛星業者,而美國通訊公司Aerkomm則公開選定台灣做為亞太區研發與服務基地。

根據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UCS)調查指出,全球衛星至2020年累計發射3372顆,其中光2020年發射1212顆,較2019年增長2.5倍,並以低軌道(LEO)衛星為大宗。

受惠於主要低軌通訊衛星星系營運商的發射貢獻,如SpaceX、OneWeb。低軌衛星發射升空量比重大幅上升,締造低軌衛星單年發射量突破千顆等級。有鑑於衛星軌道、頻段資源採先到先審制,4大國際業者無不積極在各國申請牌照,搶進制空優先權(其優先性僅次於高軌道衛星)。

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最新統計,2020年衛星產業營收規模達2710億美元(新台幣7.5兆元)。衛星產業包含:衛星服務、地面設備、衛星製造和發射服務這四項產業子類別。

光是同年衛星服務產值佔1178億美元(44%),地面設備約為1353億美元(50%),兩項合計約94%產值,為衛星產業的主要營收來源;衛星製造、發射服務相較之下產值較低,分別占5%、2%。

低軌衛星頻譜規劃釋出 NCC:土洋合攻機會高

今年9月台灣低軌衛星頻譜規劃出爐,擬採申請制、執照年限為2年。NCC表示,頻率重疊部分,衛星業者要和既有電信業者先完成協商,評估國內外業者後續可能透過合作模式來進行申請。

不同於5G頻率執照期限長達20年,交通部初步規劃同步、非同步衛星頻率執照為2年期,會視國際趨勢持續調整;頻譜釋出後規劃採申請審核制,而非走競標制路線。

NCC副主委暨發言人翁柏宗表示,交通部目前正在進行無線電頻率頻率供應計畫修正預告程序,等行政院後續核定後公告實施。且NCC後續會依行政院核定版本,辦理電信事業申請衛星頻率通信頻率核配公告事宜

針對交通部與NCC職權的分配,日前翁柏宗以都更為比喻,交通部規劃頻率,就像都更選址,確認哪個地段、土地要開發,NCC公布後續辦法,則是管理土地如何開發、哪些人可以來申請等。

交通部已修正完成「無線電頻率供應計畫」、公告並發布低軌道衛星頻譜發放計畫,並已於近日正式報請行政院核定。《工商日報》指出行政院有意趕在年底前核定,接下來將由NCC修改頻譜使用規範、以及相關管理規則後,正式啟動釋照作業。

台灣首波低軌道衛星頻譜釋照將採「審議制」,而非4G/5G頻譜的公拍賣競標制,執照期為兩年。至於審議制如何計算衛星頻道的頻譜使用費用,是否比照過往電信業者繳納頻率使用費,NCC目前正在研議未來收費標準。

台灣首波計畫釋出的低軌道衛星頻譜,依據交通部公告的「無線電頻率供應計畫」,將釋出10.7~12.7、14~14.5、17.7~20.2、27.5~27.9、29.5~30GHz等頻段的頻譜,並開放業者申請同步/非同步衛星固定通信執照。

另考量其中一段頻譜剛好是5G釋出的28GHz頻段,因此,亦開放27.9~29.5GHz、允許國際衛星業者與台灣既有5G電信公司協議合作發展衛星通信業務。

NCC主委陳耀祥日前也提到,現階段來看,通訊衛星服務因為物理上限制,暫時無法跟5G通訊品質相比,台灣5G在速率、資費上都具備競爭力。

不過,衛星具備涵蓋廣、地面站建置時間較短、成本較低的優勢,考慮將來在台灣作為普及偏鄉網路服務的選項,或是緊急救難時的備援機制,增加民眾上網新選擇。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