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的科技,行動的公民:疫情下公民的協作與自救

救災的科技,行動的公民:疫情下公民的協作與自救
Photo Credit: iStock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口罩地圖是公民科技運用在緊急危難時的經典案例。公民科技是一種新興的數位行動,它利用數位工具對公民賦權,將社會議題轉化為「可編碼的任務」(codable tasks),再經由公民志願者即興地展開協作來推動另類的公民行動。

文:李梅君(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還記得2020年的口罩之亂嗎?

2019年底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在武漢爆發並開始蔓延全球。隔年1月31日臺灣政府宣布禁止口罩出口,並釋出戰備口罩交由超商販售,此舉卻引來恐慌的民眾大排長龍。政府於是在2月初宣布徵用口罩,並推出口罩實名制。在實名制開跑前幾天,公民科技社群「g0v 零時政府」(以下簡稱g0v)的聊天室已聚集滿滿準備「大幹一場」的「公民黑客」(civic hacker)們,開始了一場名副其實的「口罩黑客松」(aka 黑客們以口罩為主題不眠不休的開發大會)。

2月2日,來自臺南的Howard(原帳號Tnstiger)開了第一槍

Tnstiger:yo各位,大家忙碌在搶口罩的同時,寫了一個超商口罩回報工具,讓大家可以一起來追蹤和回報超商口罩狀況,也請大家給使用建議

Wjwang:我們目前也正在做一個類似的,還在做資料整理寫點爬蟲,現在約8000多筆資料,晚一點我們會包裝成Web API的方式,預計會涵蓋到臺灣的幾大超商跟藥妝店的data不知道你這邊需不需要?但還需要一點時間整理XD

Tnstiger:太棒了,大家一起努力

2月4日,當眾人仍在討論超商口罩地圖時,g0v的資深參與者Au,同時也是臺灣數位政委的唐鳳出聲了:

Au:先不急著po sns,有需求變更~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2035007.aspx 明天下午會請PDIS同仁瞭解新的API之後和 @tnstiger @wjwang 等填坑的朋友說明,也會更新到Mask Help Info的hackmd上

Au所說「需求變更」是指口罩將從超商販賣變成由藥局以實名制的方式販售。而她口中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式介面)是串接資料的介面,能讓政府手上的藥局名單及口罩庫存資料,以即時更新的方式提供給公民黑客進行程式開發。將Au充滿術語、黑話的留言翻譯再補充脈絡後,意思是:「政府政策有改變了,請各位先不急著把做好的地圖上線宣傳。明天下午,我的辦公室同仁會瞭解新的資料介面後跟大家說明,也會更新到共筆上。」

Au的登板上場,催化了這場線上黑客松。原本是公民「熱血自幹」的口罩地圖,在Au的串連下,轉變為以「開放政府資料」(open government data)為基礎的「公私協力」。當政府忙著在兩天內整合口罩的物流並對接健保系統之時,透過釋出即時更新的開放資料,政府將面對民眾端的查詢介面交給了這群公民黑客。

在兩天、數十人不眠不休的口罩黑客松後,2月6日,口罩實名制正式開跑。超過100個視覺化介面、網頁地圖、App、LINE機器人等等不同形式的應用程式同步提供給民眾選擇。分散式的查詢介面,也使得網站不會因為太多人連線而過載當機。開放的資料、即時更新的API、加上分流的查詢介面,讓口罩搶購潮得到緩解。

危機下的協作與自救

口罩地圖是公民科技運用在緊急危難時的經典案例。公民科技是一種新興的數位行動,它利用數位工具對公民賦權,將社會議題轉化為「可編碼的任務」(codable tasks),再經由公民志願者即興地展開協作來推動另類的公民行動。當政府無法妥善的處理某個社會問題或危機,或是當政府本身就是製造問題的根源時,公民科技的介入試圖讓這些問題被突顯、得到緩解,甚至共創解方。

創立於2012年底的g0v是臺灣最大的公民科技社群。g0v不是組織或是團體,而是一個行動的網絡。參與者以「不要問為什麼沒有人做這個,先承認你就是『沒有人』」為口號,吸引「厭世代」的青年們將憤怒轉化為行動的能量。參與者在數位平台(臉書、Slack、GitHub等等)上交流,並透過每兩個月一次的黑客松活動,尋找想要解決相同社會議題、又擁有不同技能的伙伴,一同來開發各種公民科技。

口罩地圖並不是臺灣第一次將公民科技運用在緊急危難之時。2015年的八仙塵爆事件中,臺北市資訊局主動提供傷患送醫的資料給公民黑客開發傷患查詢的系統,讓焦急的民眾可以上網查詢病患名單及所在醫院,而不致於打爆已經忙得焦頭爛額的市府電話。同樣的,在蘇迪勒颱風、高雄氣爆等等災難事件裡,都可以看見公民黑客們整合資訊、開發應用程式。因此,當COVID-19疫情爆發時,他們已經身經百戰了。

圖一:八仙塵爆後,由g0v黑客們開發的傷患查詢系統。
圖一:八仙塵爆後,由g0v黑客們開發的傷患查詢系統。

2020年初口罩地圖事件後,臺灣幸運地在全球疫情中度過相對平靜的一年。2021年5月,疫情升溫,臺灣進入三級警戒,一時間學校停課,公司行號也實行居家或分流辦公。當街道上空無一人時,g0v聊天室卻熱鬧非凡,數百位活躍的公民黑客迅速打造了一個「疫情資訊野生整合平台」,裡頭包含了三級警戒的多語言翻譯、蔬菜箱共筆、確診者足跡比對地圖、遠距心理諮商訊息彙整、紓困申請資訊、疫苗資訊平台等等。

在這所有的公民科技專案中,有兩個受到政府的採用而發揮了巨大的影響力。

第一個是簡訊實聯制。政府為了疫調而實施實聯制措施,但初期各個商家方法不一,有的用紙本、有的要上網填表格、有的還趁機要消費者加入商店的LINE帳號,並收集不必要的個資。關心數位隱私的公民黑客在聊天室裡討論各種解決方案,思考如何兼顧疫調與隱私。其中,由AceChen、pichu等人設計的簡訊實聯制,使用簡訊系統而非網路應用程式,並用手機門號來取代個資,這個設計被Au注意到,帶回政府內部改良成為現行的「1922簡訊實聯制」。

第二個是臺南打疫苗。今年六月起,臺灣終於開始大規模施打疫苗。疫苗施打比起口罩分配,是更為複雜的物流、冷鏈、醫事人員的調度、場地的安排、民眾的預約通知等等資訊的串接。有過口罩地圖經驗的Howard與臺南市政府智慧城市辦公室的執祕劉澄真(也是g0v的參與者)迅速協作,為臺南市打造出一套資訊系統來協助簡化衛生人員行政流程,並貼心的在民眾端設計了以LINE進行預約的「臺南打疫苗」。

圖二:由g0v參與者協作的「COVID-19-Info-疫情資訊野生整合平台」。
圖二:由g0v參與者協作的「COVID-19 Info 疫情資訊野生整合平台」。

開放的文化與實踐


“COVID-19”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