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今晚來點史密斯》:回應《戀夏五百日》的人生際遇,The Smiths伴隨我們告別青春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所有的音樂未必都是一種救贖,但至少伴隨著The Smiths的音樂,或許我們亦可以在不合時宜的時間以不合時宜的角落,面對自己的人生大喊,奇異道,我們來了。
你看過電影《戀夏五百日》嗎?還記得女主角搶搭電梯遇到男主角,聽到他用耳機正在大聲聽The Smiths的音樂時,還說了一句:「I love The Smiths.」而那時男主角撥放的歌曲則是〈There Is A Light That Never Goes Out〉。12年過去,一部完全以The Smiths音樂為主題的音樂電影《今晚來點史密斯》終於上映。

許多樂迷大都知道The Smiths的音樂深深影響了後來許多的英國九零年代Britpop樂團,從The Stone Roses到The Cranberries和Blur,甚至連Pulp的主唱Jarvis Cocker都暗自承襲了The Smiths的主唱Morrissey那種不合群的文藝氣質。但你可能不知道,The Smiths其實也是第一支真正不靠大型唱片公司行銷宣傳崛起的獨立樂團。
來自曼徹斯特的The Smiths在1982年成立,當時吉他手Johnny Marr已在曼城當地的樂團圈子小有名氣,經常在一些樂團表演上活躍著,而主唱Morrissey已用他個人的文字才華在當地出版了兩本有關詹姆士・狄恩(James Dean)和美國樂團New York Dolls的書。
1982年春天,Morrissey透過共同的朋友認識了當時正在尋找作詞搭檔的Marr,兩人開始寫歌,到了秋天,二人確定了Smiths的名字,並招募了Marr的同學Andy Rourke成為貝斯手及鼓手Mike Joyce,樂團組成於焉成形。
樂團於1982年末首次亮相登場,到1983年春天,他們在曼徹斯特逐漸累積了一小撮忠誠的樂迷追隨者,接著樂團開始進軍倫敦音樂圈。
儘管初到倫敦,然而他們卻回絕了Factory Records的唱片合約,改以自己先在Rough Trade唱片發行一首〈Hand in Glove〉單曲在英國地下音樂圈引起了轟動,歌詞中以手套意象對同性戀的隱喻,讓他們快速在獨立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並同時贏得了英國音樂周刊NME的讚譽。

很快的,Morrissey獨特的舞台風格,例如戴著助聽器,褲子後袋經常插著劍蘭,加上他直率的訪談言論,使得他們迅速變成媒體喜歡爭相報導的對象。英國音樂雜誌《Q》曾形容他們為「八零年代真正重要的聲音。」便可看出當時他們所引起的騷動。
然而到底The Smiths具有多大的魅力,會使得他們的音樂如此跨越世代的藩籬,並被認為是從披頭四以降最重要的英國搖滾隊伍呢?
就誠如電影那位DJ所說的,現實爛透了,音樂是一種逃避。但The Smiths卻將許多訊息承載在音樂裡,讓他們的聽眾接收到音樂中傳遞的訊息。那時正值八零年代,是美國雷根(Reagan)總統任職初期,亦是以他為首的新保守主義崛起的時代,而對照英國政壇,則是由柴契爾(Thatcher)夫人擔任英國首相及保守黨全面執政的時代。整個八零年代又是英國失業率飆到最高的十年。
Morrissey在這首〈Sweet and Tender Hooligan〉歌詞中就曾巧妙地引用改編了英國《公禱書》中的死者葬禮禱詞「In the midst of life we are in debt」藉以諷刺英國政府的無能,及年輕世代一離開學校就是負債的殘酷現實。

儘管樂團只存在1982年到1987年短短的五年間內錄製了七十多首歌曲,同時僅發行了《The Smiths》、《Meat Is Murder》、《The Queen Is Dead》、《Strangeways, Here We Come》四張錄音室專輯及一張現場專輯《Rank》外加期間的三張單曲精選輯《Hatful of Hollow》、《Louder Than Bombs》、《The World Won't Listen》,然而讓樂團真正能並列於偉大樂團之林的,卻是四位團員各自擁有的獨特才華。
首先,Morrissey和Marr兩人搭檔的寫詞、寫曲才華可說是光芒畢露,Morrissey擅於敏銳觀察、捕捉年輕心靈上最幽微的暗處,以一種帶有嘲諷的幽默感及憂鬱的抒情氣質,唱出成長過程中經常被迫面對的霸凌、脆弱、疏離、孤獨與淒涼這些無以名狀的個人情緒。
聽他在〈Bigmouth Strikes Again〉中自嘲自己的大嘴巴經常惹惱大眾,但同時他又能在〈The Queen is Dead〉裡大肆抨擊英國政治的君主制。
當八零年代掀起一股以電子鍵盤樂器為主流的新浪潮運動的同時,The Smiths卻以大吉他之聲的姿態異軍突起,這當然要歸功於吉他手Marr的功勞,他不僅創作出辨識度極高的吉他聲響,同時他亦身兼編曲和製作人的角色。
只要細聽他們許多歌曲中如〈Reel Around the Fountain〉、〈There Is A Light That Never Goes Out〉中的弦樂部分編曲或〈Money Changes Everything〉、〈Oscillate Wildly〉這類的演奏曲便可知曉。

Tags:
2023迎向雲端浪潮,掌握職場躍進方程式,培養雲端硬實力就在此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未來,「雲端」將成為企業運作過程不可或缺的數位競爭力之一,而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WS即將於2月23日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免費傳授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並幫助參與者認識雲端、學習AWS提供之上百種的免費雲端服務。
回首2022年來勢洶洶的數位轉型浪潮,數據運算、資料儲存、提升安全性等雲端技術早已成為企業製程最佳化、擴充業務規模、創造價值的重要利器,而在新的一年中,數據分析公司也指出,整合AI分析平台上雲不只能有效降低部署時間、減少人力成本,亦是在可見的未來中,提升商業價值、邁向永續轉型的科技大勢。因此,許多企業也延續轉型浪潮餘波,積極導入大數據、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等進階數據科技,並搭配各式雲端服務來強化企業內部運轉效能,迎戰全新的市場挑戰。
數位革新不落人後,AWS助您入門雲端
當「雲端」從產業發展、轉型的熱門關鍵字轉變為2023年不分產業別,都有強烈需求的職場必備硬實力,每一位在產業中耕耘奮鬥的從業人員、或是初入社會職場的新鮮人,又該如何提升自我,加緊腳步跟上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數位革新呢?
好消息是,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mazon Web Services(AWS)即將於2023年2月23日的下午2點至5點,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AWSome day),透過專為雲端新手設計的一系列實用入門課程,一步步帶領大家了解雲端技術以及AWS服務。
專業講師彙整雲端精華,基本服務、創新應用一次滿足
AWS線上雲端培訓日是針對雲端新手所量身打造的免費入門實用課程。課程內容由AWS的資深業務發展經理KC Liang,以及AWS技術培訓師Stanley Huang共同帶領,兩人將從雲端趨勢、技術概念、產業應用等角度逐一介紹,並透過深入淺出地介紹及示範儲存、資料庫管理、運算和網路、資訊安全等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以及AI機器學習、區塊鏈、5G及衛星通訊等熱門創新服務,讓您即刻上手AWS高達100多種的免費服務。

課程結束後,除了獲得AWS提供的培訓證書、養成雲端技術能力,亦能了解如何透過雲端服務掌握市場優勢,所以無論是對雲端服務感興趣的新鮮人、企業或資訊相關的高級主管,還是擁有豐富開發經驗的工程師或技術人員,AWS線上雲端培訓日都能為您建立雲端技術概念、拓展應用視野,為個人或公司帶來正面性的影響。
更棒的是,AWS線上雲端培訓日不只開放免費報名,凡完整參加並填寫會後問卷的參與者皆可參加抽獎,有機會將Air Pods(第三代)與AWS客製露營燈免費帶回家!此外,若您是新用戶,在活動前註冊AWS免費帳號並填寫贈品申請表單,還能直接獲得「AWS不鏽鋼智慧型保溫瓶」,歡迎點此了解更詳細活動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