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公告地價嚴重低於市價加劇囤房,民團立委齊呼籲內政部調整

公告地價嚴重低於市價加劇囤房,民團立委齊呼籲內政部調整
Photo Credit:蔡壁如辦公室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般正常交易價格」與「公告土地現值」的漲幅,卻遠遠低於民間與政府的房價指數,可見在房市狂飆的期間,「一般正常交易價格」與實際市價的乖離將愈加嚴重。

地方政府每兩年會重新規定公告地價,並作為地價稅的稅基,但現行公告地價遠低於市價;民間團體「巢運」和崔媽媽基金會等今(6)日和跨黨派立委照記者會。會中指出這就是造成稅率過低,加劇囤房空置現象的原因,呼籲內政部提出具體措施,督促地方政府合理調整公告地價。

市價1000萬的土地,地價稅只要交1600元

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表示,房屋稅、地價稅是地方政府稅收最重要的財政來源,占有7成,而土地稅課徵稅基為「公告地價」,但當前的「公告地價」嚴重偏低,一般課徵地價稅的稅基僅約土地市價的8%,實質有效稅率僅0.016%(自用)。

呂秉怡說明,以市價1000萬的土地的自用住宅地價稅,實質有效稅率最低的自用住宅地價稅只要1600元,比一輛小汽車的稅賦還低;導致地方政府既收不到稅喊窮,卻又不願調高「公告地價」的怪異現象。

螢幕快照_2021-12-06_下午2_42_57
Photo Credit:巢運提供

巢運指出,例如近年金門房價飆漲,精華區的新建案成交價甚至不輸六都,但其2020年公告地價竟僅佔一般正常交易價格2.91%,而近期飆漲的台中市、新竹縣也分別只有10.86%與13.1%,在各縣市居末段班;連江縣和台北市比率較高,公告地價分別是一般正常交易價格34.11%與26.55%。

109年公告地價佔一般正常交易價格比率
Photo Credit:巢運提供

巢運批評,公告地價長年與市場價格嚴重乖離的現象,關乎地方政府財政怠惰、利益團體把持,與中央政府監督失職問題,更是加劇台灣房地產囤積空置的重要原因。

根據信義房價指數與內政部住宅價格指數,在上次調整地價稅(2020年)後的2年當中,六都房價均大幅上漲。而「一般正常交易價格」與「公告土地現值」的漲幅,卻遠遠低於民間與政府的房價指數,可見在房市狂飆的期間,「一般正常交易價格」與實際市價的乖離將愈加嚴重,連帶影響公告地價與公告土地價格的調幅不足。

房價指數公告地價落差
Photo Credit:巢運提供

台中市去年甚至以疫情衝擊為由,大幅調降公告地價20.06%,雖監察院指出減稅利益獨厚少數地主,嚴重影響租稅正義,但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也只批評說是「不好的示範」,實質上毫無作用。

《工商時報》報導,當時有立委在質詢時指出此事,花敬群回應表示,這是地方自治不好的示範,導致每年17億元稅損,內政部希望地方政府要依照過去兩年的實際地價上漲幅度,進行公告地價的再調整。他強調,內政部期待公告地價距離市價比例偏低的縣市,可做合理向上的調整,讓各縣市公告地價跟市價比例趨於一致。

立委:內政部應調整落差

民進黨立委江永昌與吳玉琴、時力立委邱顯智、民眾黨立委蔡壁如等朝野立委今天也出席記者會,民進黨立委江永昌直言,去年底開始一系列抑制炒房政策,但財政部不調整相關稅率、訴求到地方稅基,在打炒房上沒有跟上腳步。

江永昌表示,稅基基礎公告地價沒有跟著實際市價調整,內政部應召開公開透明的專案會議,讓大家都來聽到底是怎麼定義、如何拉近落差,不然最後必要手段是祭出重罰。

此外現行《土地稅法》說要保障自住輕稅,但都會區持有土地300平方公尺以下都可算成自用,意即持有5、6間房子、出租營業都可算自用住宅稅率,這也是應該檢討調整的。

時力立委邱顯智則表示,依照《平均地權條例》規定,地方政府可分區調查近1年的買賣土地價格或收益價格,地價程序由地方政府主導;但是內政部在1999年發出函示,讓地方政府的評議委員會可參考社會經濟狀況及民眾負擔因素辦理評定,形同地價稅在公告評議時有了放寬的理由,導致現在各縣市公告地價長年與市場價格嚴重乖離。呼籲內政部檢討檢視地價評定制度,加強對地方政府的約束能力,才能達到健全房市的目標。

民眾黨立委蔡壁如表示,調高稅基也會對所有人產生衝擊,財政部有必要訂定全國性的囤房稅,針對多房的囤房者精準打擊。

巢運表示,地價主管機關內政部應該對「調整稅基」說到做到;應針對「一般正常交易價格」與房價變動之連動,以及「土地公告地價應反映一般正常交易價格變動」,提出明確的準則規範並監督地方政府落實。

另外也呼籲,內政部針對公告地價與一般正常交易價格偏離過大縣市(如金門、台中市、新竹縣等),提出促其改進的有效措施。並針對地價稅制在稅基、年期、稅率的不合理,以及地價評議委員會作業之監督,提出可行的修法改進方案。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