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地價嚴重低於市價加劇囤房,民團立委齊呼籲內政部調整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般正常交易價格」與「公告土地現值」的漲幅,卻遠遠低於民間與政府的房價指數,可見在房市狂飆的期間,「一般正常交易價格」與實際市價的乖離將愈加嚴重。
地方政府每兩年會重新規定公告地價,並作為地價稅的稅基,但現行公告地價遠低於市價;民間團體「巢運」和崔媽媽基金會等今(6)日和跨黨派立委照記者會。會中指出這就是造成稅率過低,加劇囤房空置現象的原因,呼籲內政部提出具體措施,督促地方政府合理調整公告地價。
市價1000萬的土地,地價稅只要交1600元
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表示,房屋稅、地價稅是地方政府稅收最重要的財政來源,占有7成,而土地稅課徵稅基為「公告地價」,但當前的「公告地價」嚴重偏低,一般課徵地價稅的稅基僅約土地市價的8%,實質有效稅率僅0.016%(自用)。
呂秉怡說明,以市價1000萬的土地的自用住宅地價稅,實質有效稅率最低的自用住宅地價稅只要1600元,比一輛小汽車的稅賦還低;導致地方政府既收不到稅喊窮,卻又不願調高「公告地價」的怪異現象。

巢運指出,例如近年金門房價飆漲,精華區的新建案成交價甚至不輸六都,但其2020年公告地價竟僅佔一般正常交易價格2.91%,而近期飆漲的台中市、新竹縣也分別只有10.86%與13.1%,在各縣市居末段班;連江縣和台北市比率較高,公告地價分別是一般正常交易價格34.11%與26.55%。

巢運批評,公告地價長年與市場價格嚴重乖離的現象,關乎地方政府財政怠惰、利益團體把持,與中央政府監督失職問題,更是加劇台灣房地產囤積空置的重要原因。
根據信義房價指數與內政部住宅價格指數,在上次調整地價稅(2020年)後的2年當中,六都房價均大幅上漲。而「一般正常交易價格」與「公告土地現值」的漲幅,卻遠遠低於民間與政府的房價指數,可見在房市狂飆的期間,「一般正常交易價格」與實際市價的乖離將愈加嚴重,連帶影響公告地價與公告土地價格的調幅不足。

台中市去年甚至以疫情衝擊為由,大幅調降公告地價20.06%,雖監察院指出減稅利益獨厚少數地主,嚴重影響租稅正義,但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也只批評說是「不好的示範」,實質上毫無作用。
《工商時報》報導,當時有立委在質詢時指出此事,花敬群回應表示,這是地方自治不好的示範,導致每年17億元稅損,內政部希望地方政府要依照過去兩年的實際地價上漲幅度,進行公告地價的再調整。他強調,內政部期待公告地價距離市價比例偏低的縣市,可做合理向上的調整,讓各縣市公告地價跟市價比例趨於一致。
立委:內政部應調整落差
民進黨立委江永昌與吳玉琴、時力立委邱顯智、民眾黨立委蔡壁如等朝野立委今天也出席記者會,民進黨立委江永昌直言,去年底開始一系列抑制炒房政策,但財政部不調整相關稅率、訴求到地方稅基,在打炒房上沒有跟上腳步。
江永昌表示,稅基基礎公告地價沒有跟著實際市價調整,內政部應召開公開透明的專案會議,讓大家都來聽到底是怎麼定義、如何拉近落差,不然最後必要手段是祭出重罰。
此外現行《土地稅法》說要保障自住輕稅,但都會區持有土地300平方公尺以下都可算成自用,意即持有5、6間房子、出租營業都可算自用住宅稅率,這也是應該檢討調整的。
時力立委邱顯智則表示,依照《平均地權條例》規定,地方政府可分區調查近1年的買賣土地價格或收益價格,地價程序由地方政府主導;但是內政部在1999年發出函示,讓地方政府的評議委員會可參考社會經濟狀況及民眾負擔因素辦理評定,形同地價稅在公告評議時有了放寬的理由,導致現在各縣市公告地價長年與市場價格嚴重乖離。呼籲內政部檢討檢視地價評定制度,加強對地方政府的約束能力,才能達到健全房市的目標。
民眾黨立委蔡壁如表示,調高稅基也會對所有人產生衝擊,財政部有必要訂定全國性的囤房稅,針對多房的囤房者精準打擊。
巢運表示,地價主管機關內政部應該對「調整稅基」說到做到;應針對「一般正常交易價格」與房價變動之連動,以及「土地公告地價應反映一般正常交易價格變動」,提出明確的準則規範並監督地方政府落實。
另外也呼籲,內政部針對公告地價與一般正常交易價格偏離過大縣市(如金門、台中市、新竹縣等),提出促其改進的有效措施。並針對地價稅制在稅基、年期、稅率的不合理,以及地價評議委員會作業之監督,提出可行的修法改進方案。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楊士範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