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美國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奧,20國拒簽「奧林匹克休戰決議」抗議中國人權

美國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奧,20國拒簽「奧林匹克休戰決議」抗議中國人權
圖為國際東突厥斯坦社會團體聯盟10月1日號召上千名維吾爾人,到中國駐伊斯坦堡總領事館外示威。|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拜登政府在6日正式宣布,為了反對中國在新疆的種族滅絕和反人類罪,美國將對2022年的北京冬奧進行外交抵制,不派任何官員出席、但仍全力支持選手參賽。事實上,在2日的聯合國大會上,就有20國以不簽署「奧林匹克休戰」協議,來作為對中國的抗議。

經歷數週的謠傳和風聲,拜登(Joe Biden)政府在6日終於正式宣布,為了反對中國在新疆的種族滅絕和反人類罪,美國將對2022年的北京冬奧進行外交抵制。

這項抵制行動除了適用於北京冬奧,2022年的冬季帕奧也將比照辦理。根據《CNN》的報導,美國的運動員還是能在奧運會中出賽,且運動員會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但是政府機關將不會派官員參與。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告訴記者,白宮希望能夠由此明確表態,中國欺犯人權的行為不能成為慣例。

報導稱,在對中國於新疆強迫勞動和人權侵犯的指控中,此舉將會讓美國對中國所施加的壓力升級。

不過,其實美國總統拜登在上個月就已經向記者透露,他正在權衡外交抵制的作法。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國會中一些批評中國的議員指出,外交抵制是一種讓北京承擔責任的方式,同時也不會懲罰到美國的奧運選手。國會中的兩黨人士都不斷呼籲,白宮應該利用冬奧來就維吾爾族議題和香港言論自由向中國施壓,在中國網球選手彭帥事件發生後,抵制的呼聲又越來越大。

莎琪還指出,白宮方已經將美國對冬奧的決定告知其他海外盟友。

事實上,在美國之前,立陶宛的各級政府單位就已宣布抵制北京冬奧,根據《法廣》報導,立陶宛議員表示:「這種級別的體育賽事不應該在不尊重人權,和利用體育來改善其形象的獨裁國家舉行。」除了來自立陶宛議會的呼籲以外,立陶宛總統、外長也都表態不會參加北京冬奧。

中國外交部稱美國未受邀請,「譁眾取寵、政治操弄」

根據《環球網》報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指出,冬奧不是政治作秀和搞政治操弄的舞台,並強調美國在「沒有受到邀請」的情況下炒作外交抵制北京冬奧,「完全是自作多情、譁眾取寵、政治操弄,是對《奧林匹克憲章》精神的嚴重玷污,是赤裸裸的政治挑釁,是對14億中國人民的嚴重冒犯」。

此外,趙立堅還呼籲美方應該端正態度,實踐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不將體育運動政治化,以免影響中美在重要領域的對話合作。

對此,根據《中央社》報導,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向媒體表示,目前正就相關情勢進行進一步的了解,政府各部會將考量各方面的局勢發展,再做出適當因應,而保障選手參賽權利、提供選手協助與照顧,就是政府的責任。

外交部發言人則指出,對於美國的決定,我國政府表示理解與尊重,政府目前正進一步了解相關情勢,後續也會有跨部會討論,以做出妥適的因應。

雖未提出外交抵制,20國拒簽「奧林匹克休戰」決議以示抗議

雖然美國率先提出外交抵制,但其實北京冬奧的戰場在國際間早已陸續開展。在2日的聯合國大會上,一項「奧林匹克休戰」(Olympic Truce)的決議指出,各國應該遵守在奧運期間休戰的古老傳統,以讓運動員和觀眾安全地參與。

從1993年以來,聯合國就倡議在奧運會前後延續為期7天的「奧林匹克休戰」,冬奧、帕奧也不例外。聯合國在協議中呼籲成員國拒絕任何會破壞奧林匹克價值的行為,並對和平解決爭端保有開放態度。這份協議在開頭強調,尤其在人們擺脫疫情大流行的重創時,體育和科學具有「統一的力量」。

然而,《雪梨晨驅報》指出,過往以色列和北韓多半是唯二不會簽署休戰協議的國家,但這次卻有20個國家表達不支持。

其中,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成員美國、印度、澳洲和日本均拒絕簽署;由英美加紐澳組成的「五眼聯盟」(Five Eyes)則只有紐西蘭簽署。此外,以穆斯林為多數的土耳其,也因為考量到中國對新疆維吾爾穆斯林的對待,而拒簽這份協議。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李芯
核稿編輯:翁世航


“2022北京冬奧”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