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俄新德里高峰會:雙方重申「戰略夥伴關係」簽署28項合作協議,普亭讚印度是「經過時間考驗的朋友」

印俄新德里高峰會:雙方重申「戰略夥伴關係」簽署28項合作協議,普亭讚印度是「經過時間考驗的朋友」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印度在冷戰期間與蘇聯關係密切,且這段關係一直存續,新德里稱之為「特別和特權的戰略夥伴關係」。俄羅斯長期以來都是印度的主要武器供應商,印度正尋求將武裝部隊現代化。目前雙方最引人注目的合約之一是印度採購俄製遠程S-400地對空飛彈防禦系統。

(中央社)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12月6日晚間與來訪的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港譯「普京」)舉行高峰會,兩人重申印度與俄羅斯「特殊且具特權的戰略夥伴關係」,並見證28項協定或備忘錄的簽署。

普亭6日下午抵達新德里,旋即在印度接待國賓的海德拉巴宮(Hyderabad House)與莫迪舉行第21屆印度-俄羅斯峰會,晚間9:30左右離境。

根據電視台轉播,莫迪在峰會開幕致詞中說,雖然世界地緣政治不斷改變,但「印度與俄羅斯的友誼始終如一」;普亭則讚揚印度是一個「強權」及「經過時間考驗的朋友」。

印度外交部在會後發布的新聞稿中說,兩位領袖對印俄「特殊且具特權的戰略夥伴關係」進展感到滿意,特別是在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的情況下。

兩人在會中見證28項官方及民間協議和備忘錄的簽署,涵蓋貿易、能源、科技、智慧財產權、太空、地質探勘、文化交流及教育等。印度外交部表示,這反映出兩國關係的多元樣貌。

根據外交部公布的清單,簽署的協議和備忘錄中有9項為官方性質,包括:2021-2031軍事技術合作協議、科技暨創新合作路線圖、太空技術保護協定等;其餘則為產業、公司或學術機構之間的備忘錄。

兩人會後發表了長達99個條目的聯合聲明,提到印度與俄羅斯訂下目標,盼於2025年把雙邊貿易提升到300億美元,也希望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及印度各省之間進行更廣泛的跨區域合作。

此外,聯合聲明也提到對抗COVID-19疫情、後疫情時期經濟復甦、民用核能、多邊組織合作、阿富汗局勢及反恐等議題。

普亭邀請莫迪明年訪問俄羅斯出席第22屆峰會;聯合聲明表示,兩國因為疫情,於2020年停辦一屆峰會。

在會後的記者會上,有媒體記者詢問兩人是否談及印度與中國的邊境糾紛,印度外交部次長席林格拉(Harsh Vardhan Shringla)僅回應,「所有攸關印度安全的議題」都討論了。

有民眾擔心印度與俄羅斯走得太近,會衝擊印度與美國的關係,但印度分析人員認為,印度應依自身利益決定外交政策,況且,印度早於1971年即與俄羅斯簽署「和平、友誼及合作條約」,2000年又締結戰略夥伴關係。

《中央社》報導,印度在冷戰期間與蘇聯關係密切,且這段關係一直存續,新德里稱之為「特別和特權的戰略夥伴關係」。俄羅斯長期以來都是印度的主要武器供應商,印度正尋求將武裝部隊現代化。目前雙方最引人注目的合約之一是印度採購俄製遠程S-400地對空飛彈防禦系統。

RTXL7W07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印、俄部長進行2+2會議,簽署多項協議

《中央社》報導,與莫迪、普亭會面同時,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和國防部長蕭依古(Sergey Shoigu),也在新德里與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及國防部長辛赫(Rajnath Singh)召開2+2會議,雙方簽署多項有關「軍事及小型武器」的合作協議。

不過,印度國防部尚未發布正式聲明或新聞稿,披露與俄羅斯簽署的多項協定細節。但印度媒體報導,其中一項主要協議是俄制AK-203突擊步槍的技術轉移與在地生產。印度將在未來10年間透過一家印俄合資公司,在印度生產超過60萬支AK-203突擊步槍。報導也說,另一項協議是把印俄將到期的10年軍事技術合作協議,延長至2031年。

俄羅斯同時與相互存在緊張關係的印、中簽「軍事合作協議」

印度與俄羅斯簽署軍事合作協議,也讓人聯想到《中時新聞網》報導,印度國防參謀長拉瓦特(Bipin Rawat)11月曾對中印邊界問題表示,如果要與中國作戰,印度將會同時爭取美國和俄羅斯的支持。印度技術來自西方,軍隊武器資產來自俄羅斯。如果需要與中國作戰,就需要美俄都站在印度這一邊。

不過在印度與俄羅斯簽署軍事合作協議兩週前《美國之音》報導,中俄兩國也於11月23日簽署一項雙邊軍事合作協議,制定了未來5年兩軍合作發展的路線圖。俄羅斯國防部長蕭依古和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表示「(雙方)對加強俄中戰略軍事演習和聯合巡邏具有共同的興趣。」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羅元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