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倒數藍綠總動員:陳其邁、鄭文燦等率黨公職路口宣講,趙少康「戰鬥藍」集結不見侯友宜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公投
重啟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三接遷離公投案12月18日投票;國民兩黨都在最後10天安排多場宣講和大型造勢活動。民進黨昨天中常會上,蔡英文宣示本週將請全台黨公職「遍地開花總動員」,執政縣市首長宣講、非執政縣市則由地方黨部主委率隊,在路口宣講公投。國民黨則將在本週末和民間團體凱道大會師,並舉辦多場地方集會活動。最後公投前夕藍綠也都將舉辦大型造勢。
民進黨地方首長動起來,陳其邁站路口
台北、新北、台中等多個縣市的地方黨部主委帶領黨公職人員,在各縣市的路口手舉看板進行公投宣講,讓民眾了解公投議題與其息息相關,呼籲12月18日一定要去投票,「四個不同意、台灣更有力」。
上午7點多,民進黨高雄市黨部號召立委趙天麟、管碧玲、許智傑,以及三民、鳳山、前鎮與小港等選區十幾名議員在五甲一路與中山路交會處的媽祖港橋宣講。高雄市長陳其邁也加入其中,陳其邁表示,四個公投案攸關台灣要重返國際組織、擴大國際貿易、南電不北送及鞏固守護民主等,呼籲民眾理性、冷靜思考,用四個不同意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經貿組織。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也帶領立委、議員等人共同上街催票,鄭文燦表示,12/18公投相當重要,關係到能源轉型、是否能接軌國際,這是人民作主決定未來的方向的時刻。桃園在推動生態保育海岸保育方面成績可以算是各縣市的領頭羊,針對藻礁海岸,一直有做防治工業汙染、清除海漂垃圾、海岸巡護等工作,成效更是各縣市裡最好,「三接跟藻礁可以並存」,三接不需要遷離也能夠做好減碳、顧經濟。
新竹市長林智堅與立委柯建銘今天一早也率領竹市黨公職在光復路科學園區大門口,呼籲民眾12/18投下「四個不同意」,林智堅表示,竹科是全台最重要的科技產業重鎮,台灣經濟持續正成長,剛上任時竹科產值約1兆,今年光上半年竹科產值已達7500億元,全年產值預期可達1.5兆元,這是竹科11年最好成績,竹科一刻都不能沒有電,然而核四卻如同拼裝車,早在馬英九擔任總統期間就已封存,燃料棒也已送回美國,根本沒有重啟可能性。
基隆市長林右昌、台南市長黃偉哲、嘉義縣長翁章梁還有屏東縣長潘孟安等,也都在今天紛紛響應全台串連,在今天站上路口進行公投宣講,呼籲民眾理性思考,投下四個不同意。
國民黨多場大型宣講,不見侯友宜
國民黨也不遑多讓,除了這個週末,11日趙少康將在立法院濟南路號召戰鬥藍,舉辦萬人大型造勢活動;12日也要和民間團體秋鬥在自由廣場、凱道進行遊行和大會師。
另外今天晚上黨主席朱立倫也將與戰鬥藍合體,在新莊體育館門前廣場集會宣講;宣傳海報上,有朱立倫、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及前總統馬英九,新北市議會議長蔣根煌等共45位黨公職人員。
不過連續多場活動中,可以看到前總統馬英九、前主席江啟臣、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及號召戰鬥藍的趙少康,還有新北市議會議長、副議長蔣根煌、陳鴻源等人,唯獨不見新北市長侯友宜。
侯友宜所處的新北市剛好是公投四案之一「重啟核四」的核四廠所在地,侯友宜、宜蘭縣長林姿妙皆對「重啟核四」公投案不表態贊成、甚至反對;林不只一次強調,為了宜蘭縣民的健康和安全,「核四沒有安全就沒有商轉,所以我們反對核四」。
侯友宜一直都對公投議題低調以對,也造成不少人認為,國民黨的戰力不集中,無法團結面對公投選戰;更擔心被綠營「見縫插針」。
新北市長侯友宜昨日受訪時表示,每個人在工作岡位上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都可以用很多方式表達對人民健康的關心,每個人只要全心全意守護台灣、新北市,相信都是用同樣的心情好好做事。關心人民的健康,讓社會安定、國家安全,未來的產業能夠繼續走,才是擔任市長該做的事情,也是人民關心的事。
針對如果公投不過關,會不會擔心國民黨黨內將他形塑成「戰犯」,不參加國民黨的公投說明會,會不會被基層罵?對此侯友宜表示,他扮演好守護人民健康與產業永續發展的角色,他最近不斷強調,「萊豬絕對不可以進來」,針對新北市公有市場與加工廠,都特別去稽查是否標示使用台灣豬,有沒有公告來源證明,守護市民健康。
至於對反萊豬立場相當明確,但是只有同意反萊豬,還是4個公投案都同意?侯友宜則表示,很多議題須用專業科學去理性探討與說明,最重要的還是要尊重民意,有權有責的中央要負起責任來,把事情做好。
事實上,除了國民黨地方首長外,國民黨立委林為洲曾對四大公投案表態是「三好一尊重」,僅說出三個同意,對核四重啟公投案,則強調「尊重」公投結果,對核四持保留態度。另外國民黨立委蔣萬安在台北市宣講時,有別於黨中央喊出的「四個同意」,過程中不談其他三公投案,僅講「反萊豬」案;並表示不管支持反對都沒問題,民眾一定要出來投票。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