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影響力》:「衣服過時的多穿破的少」,為什麼LV應該鼓勵仿冒?

《看不見的影響力》:「衣服過時的多穿破的少」,為什麼LV應該鼓勵仿冒?
Photo Credit: iStock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華頓商學院行銷學教授約拿.博格,透過數百次實驗、分析數千場競賽、檢視數百次購物行為來研究「社會影響力」科學,探討他人如何用難以察覺且意想不到的方式左右我們的行為。

只可惜知道一件事不代表就會做出更好的選擇,青少年知道抽菸的風險,但還是抽了;孩子知道糖果和洋芋片對身體不好但照吃不誤。

把希望出現的行為「攀親帶故」到某群人或某個理想形象,通常是較為有效的做法,例如大力水手卜派(Popeye)每集吃下菠菜就變壯,據說這個聯想讓美國菠菜食用量增加三分之一。打廣告的人很早就發現關聯的力量,像是請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代言五花八門的產品,鞋子、食品、軟性飲料……無所不包。想跟喬丹一樣嗎?那就用我們家的產品,人們看到自己的偶像做某件事,也會想跟著做。

而如果是人們不想成為的人,也有同樣的效果。酗酒是大學校園的大問題,學生經常飲酒過量,導致各種意外與健康損害。

我和行為科學家琳賽・蘭德(Lindsay Rand)藉由改變部分學生心中的喝酒形象,來打擊酗酒問題。我們到大學宿舍掛海報,海報上是一個怪咖(嘻哈裝酷男,但長得像電視喜劇《蓋里甘的島》〔Gilligan’s Island〕中的船長)拿著一杯酒,提醒學生:「喝酒前要三思,沒人想被當成這傢伙」。我們把飲酒狂歡和學生不想要的形象連結起來,希望改變他們的行為。

這個策略的確奏效!相較於看到傳統資訊型海報的學生(例如:每年有一千七百名大學生死於酒精傷害,因此「喝酒前要三思,健康很重要」),看見酗酒會變成「那種人」的學生,少喝五○%的酒。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看不見的影響力:華頓商學院教你看清自己如何受影響,做最好的決定【暢銷慶祝版】》,時報出版

作者:約拿.博格(Jonah Berger)
譯者:許恬寧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你比自己想的更容易被左右!
為何我們有時顯得盲從,有時又刻意不做別人已經在做的事?
我們以為做決定的是自己,卻忽略了背後的「社會影響力」。

冠軍暢銷書《瘋潮行銷》作者又一剖析人類行為的代表作
《何時要從眾?何時又該特立獨行?》暢銷慶祝版

——不論你想成功銷售產品或聰明過生活,
都必須洞悉無所不在的「社會影響力」。

  • 為什麼熟悉市場的專業人士也無法預測哪些商品會暢銷?
  • 為什麼有些品牌要付錢請某些名人別穿自家衣服?
  • 為什麼LV等精品業者應該鼓勵仿冒?
  • 為什麼外觀越普通的國民車賣得越好?
  • 為什麼家中排行才是選拔頂尖運動員的關鍵?
  • 為什麼政府的節能宣導一點效果也沒有?

不知道今天天氣該穿什麼衣服,看看窗外的人怎麼穿,從眾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做決定;你在聚餐最後想來一客甜點,其他人卻興趣缺缺,那就算了吧,從眾可以減少社會壓力;人類天生具有模仿的傾向,跟其他人做相同的事容易贏得好感,例如在談判時模仿對方的舉動,成交機率可以高五成。

然而,人類行為遠比上述還複雜,我們在某些時候又會想要特立獨行。當某件商品透露出跟身分地位有關的訊息,我們就會想要與眾不同。而中產階級比起勞動階級,又更在乎自己的獨特性。我們所處的文化也會造成差異,像是美國追捧獨特性,日本則是推崇要合群。這些因素交錯影響著我們每日做的決定。

華頓商學院行銷學教授約拿.博格,透過數百次實驗、分析數千場競賽、檢視數百次購物行為來研究「社會影響力」科學,探討他人如何用難以察覺且意想不到的方式左右我們的行為。書中詳盡介紹了社會影響作用的主要面向,並提供許多活用在各種實務上的靈感。不論是提升工作表現、讓商品暢銷,或是讓數百萬人主動省電節能……只要能掌握這股隱形的力量,就有機會更有效率且更成功地達成目標,在工作與生活上獲取更大成就。

getImage
Photo Credit: 時報出版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王祖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