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大權在后:前第一夫人伊美黛》:家族政治私產化所造成的民主危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何,在已經堪稱民主國家的菲律賓,卻會是面臨著如此「無力」和「絕望」的宿命考驗呢?當馬可仕家族成為杜特蒂總統背後的大金主,並且更加明目張膽地處決和濫殺民眾時,菲律賓的悲慘世界,可以帶給台灣與所有的民主國家什麼省思呢?
文:黃宗玄
因為參加了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的電影放映活動,而觀賞了一部讓人感觸良多的紀錄片《大權在后:前第一夫人伊美黛》。這部片,帶著觀者從對菲律賓感到陌生的狀態,一點一滴地更加了解到菲律賓人所面臨的苦楚與難受之處。在看似一個旁觀者的角色之下,順著影片的推移,我們能夠感受到上層階級與下層民眾間的巨大鴻溝和人性下的權力慾望及種種不滿足。
伊美黛,是菲律賓前總統馬可仕的妻子,曾經的第一夫人。片頭從伊美黛回國,看到貧民窟的孩子與種種飢餓的慘狀,進而以大撒幣的方式,來表現其愛心與溫暖。看到這裡,其實會讓人眉頭深鎖,深覺這裡頭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呢?
緊接著,伊美黛回到了她的家中,映入眼簾的是諸多的稀世珍寶,奢華而貴氣,甚至還有莫內、畢卡索等名畫家的大作。這一切,都讓這兒跟外頭的世界形成極大的反差。然而,伊美黛似乎並未察覺這層詭譎。
在電影中,伊美黛揭示自己非常懷念當第一夫人的風光。那時,她是國母,可以做出眾多慈善,她可以跟各國元首們平起平坐,具有強大的影響力。任何華美的衣物、鞋子、宮殿、非洲的野生動物,都成為其獵取與打包回「家」的私產。
而當菲律賓民眾對馬可仕感到不滿,並且攻入官邸後,才突然驚覺,如此奢華的陳設,經然都是攫取自人民的血汗錢。但,伊美黛從不這樣認為,她自認為是這個「家」的母親,流亡在外的母親,要回來重新擁抱這個「家」。
然而,現實可不像伊美黛形容地如此美好。馬可仕執政時期,實施戒嚴,奪去了眾多爭取自由人們的性命。在暗殺和槍斃猖獗的年代裡頭,極權與貪腐是造成菲律賓至今依然貧困的主因。但,即使有這麼多的證據與追查財產的文件,伊美黛仍舊獲判無罪,而回國繼續為自己洗白。這是多麼讓人氣結的事情呀。
伊美黛透過爭取議員選舉,來取得話語權,並且對所有曾經的貪污惡行和資金流向,一概表示不清楚。更恐怖的是,其急於將她的兒子邦邦馬可仕,推上副總統的寶座,正是想要將這個「家天下」的政權,捲土重來。
為何,在已經堪稱民主國家的菲律賓,卻會是面臨著如此「無力」和「絕望」的宿命考驗呢?當馬可仕家族成為杜特蒂總統背後的大金主,並且更加明目張膽地處決和濫殺民眾時,菲律賓的悲慘世界,可以帶給台灣與所有的民主國家什麼省思呢?
底下,將從幾個面向來探討:
- 《大權在后》,清楚地用旁觀者的視角,從伊美黛口中,闡述了上層階級對掌控菲律賓的思維。
- 不當的貪汙財產,成為伊美黛再次衝擊菲律賓政壇的資本。
- 貧困的菲律賓社會,造成無力反制和永遠被伊美黛家族所控制的惡性循環,也毀壞了民主制度的價值。
首先,《大權在后》清楚地用旁觀者的視角,從伊美黛口中,闡述了上層階級對掌控菲律賓的思維。這部紀錄片的主角正是伊美黛,但其並未先預做批判或是把曾經的恐怖統治托盤而出。相反地,其用伊美黛在座車上,面露一張酷似悲憫與泛淚的雙眼,來控訴現任政府的無作為。接著,又以伊美黛穿著光鮮亮麗,走入貧民窟與醫院中,丟撒金錢,來顯示她的德高望重和善心。
不過,只要從伊美黛的住所中,那差距甚大的擺設與生活來看,她事實上是可以直接透過政治影響力,來進行快速改善國人的生活與各種基礎建設的。顯見,撒幣這個行為,看起來只是荒謬不堪,但背後蘊含著強大的政治動機。
然而,從貧民窟民眾的視角和學校學童的眼中,馬可仕時代是最好的時代,伊美黛也是最像上帝的存在。她給了民眾金錢和希望……顯見,被愚弄之下的人們,等待的是下一次的慘劇再現。這是菲律賓的悲哀。
再者,不當的貪汙財產,成為伊美黛再次衝擊菲律賓政壇的資本。在伊美黛流亡海外後,這些被扣押的貪汙財產,並無法在獲判非法下,還諸於民。而是透過藏匿與海外轉手之後,成為更加增值的巨獸,進而成為伊美黛誓言奪回菲律賓的恐怖武器。
這些財富,扭曲了事情的真相,讓感官與營造親民的假象,成為了菲律賓的宿命。也在杜特蒂總統上任後,大家才勃然發現:「馬可仕家族是真正的深層政府,杜特蒂只是一個魁儡,以排除和剷除異己之用……」這些非法資產,至今依舊無法收回與爭討,變得邪惡與張牙舞爪。可見,民主之所以脆弱,正是因為人性的私心和金錢的作祟,讓公平、正義蒙塵,遁入了永恆的難以輪迴之境。
最後,貧困的菲律賓社會,造成無力反制和永遠被伊美黛家族所控制的惡性循環,也毀壞了民主制度的價值。當貧富差距越小,越能體現公民社會的智慧與議題探討的公平性和重要性。可是,當三餐都難以溫飽之下,菲律賓社會形成極端的兩極,也讓奮力追求民主和自決的聲音,屢屢被壓抑和迫害。

這種用權力與金錢,迫使選民噤聲的案例,大家一定不陌生。上個月剛被罷免的3Q,台中第二選區,正是典型的家族政治的私產化實例。也因此,伊美黛家族的所作所為,不會只是來自一個遠方的故事,而是人人必須小心警惕的重要警示。如果,人們想要拒絕這種被脅迫和陷入恐懼的處境中,唯有起身當家作主,才能度過黑暗的長河,迎向永恆的光明。
從《大權在后:前第一夫人伊美黛》看家族政治的私產化與民主危機,可以發現:民主的可貴,在於人人都可以當家做主。然而,這份民主的資產,是容易被人心的慾望和金錢的操控,走向了變質與威權的道路。事實上,公民社會的意義,正是要讓人們更清楚知道自己為何選擇?以及,如何選擇?來確保內心和經濟的安全與豐盛。謹記,好好珍惜手中的民主吧。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