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法蘭西特派週報》:威斯安德森從不吝惜對於愛與自由的深度探討,就像任何經典印刷品一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錯綜複雜、搞怪離奇的「威氏風格」絕對無以拍攝續集,好來搏獎座或賺大錢,但是,威斯安德森從不吝惜對於愛與自由的深度探討,就像任何經典印刷版一樣。
《堪薩斯自由晚報》的巴黎分社《法蘭西特派週報》——由比爾墨瑞(Bill Murray)飾演的創辦人兼主編小亞瑟,因心臟病突發而辭世。根據其遺囑,紙本週報暫停發行。然而,熄燈號增刊發表了三篇獨立報導與訃聞,僅此紀念。
短篇由歐文威爾森(Owen Wilson)飾演的自行車旅遊記者提交遊記;長篇由蒂妲絲雲頓(Tilda Swinton)飾演的藝評作者主持藝術座談會〈具體的傑作〉;再來由法蘭西斯麥朵曼(Frances McDormand)飾演的新聞記者,撰寫巴黎學運調查〈宣言修訂版〉,最後則是由傑弗瑞萊特(Jeffrey Wright)飾演的美食評論家,以脫口秀訪談爆料老饕警務處處長之子的離奇贖金綁架案。

延續《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眾星雲集,以及《犬之島》的逗趣動畫,導演威斯安德森(Wes Anderson)的第十部虛構敘事劇情《法蘭西特派週報》,故事架構採取框架的敘事技巧,由觀者從影片、報導篇章、作家筆下、老闆口傳直至報社、監獄、校園、餐館,藉由不同階級的角色在故事發展中的不同作為,將焦點集中在敘事者們及敘事體本體的關聯性,來進一步增加巴黎街坊的故事趣味性與諷刺性。
在紙本產業凋零的當今,《法蘭西特派週報》是為吸引同樣欣賞印刷新聞藝術的電影愛好者量身訂制的,鮮豔的漫畫式構圖特別可愛,讓人想起《紐約客》著名的插圖封面,更是「獻給全體新聞工作者的一封情書」。
1925年發行至今的《紐約客》雜誌為《法蘭西特派週報》編劇製作的靈感來源,老班底比爾墨瑞飾演的主編小亞瑟就是以《紐約客》雜誌創辦人兼記者哈洛羅斯(Harold Wallace Ross,1892-1951)為發想;老班底之二歐文威爾森飾演的自行車旅遊記者則來自長年於《紐約客》發表以人物研究為主的創意紀實文類作家約瑟夫米契爾(Joseph Quincy Mitchell,1908-96)。
一如《紐約客》決心賦予文本雜誌那隨意、健談的品質,吸引如《麥田捕手》作者沙林傑(J.D. Salinger,1919-2010)等無數當代名作家供稿,《法蘭西特派週報》亮麗演員名單讓好些不熟悉《紐約客》出版品的觀眾們不至於感到孤立或疏離。

影帝、影后、老班底、新生代們在濃郁色調的畫面中進進出出,為頭條新聞增添了色彩和活力,儘管許多大牌只得到不下十秒畫面,但是亮相一瞬間讓影迷驚艷的物超所值,好比連一句台詞都無話可說的威尼斯影帝威廉達佛(Willem Dafoe)孤絕滄桑的數秒凝視,都是特別美妙的觀影接觸。
與《紐約客》雜誌禁止將「性」作為探討主題的不同,《法蘭西特派週報》則並不避諱通篇是否涵蓋情色細節或是雙關語。〈具體的傑作〉報導中,班尼西歐岱托羅(Benicio del Toro)飾演因謀殺入獄的素人畫家摩西,就和蕾雅瑟杜(Léa Seydoux)飾演的裸體模特兒兼獄警不時翻雲覆雨,其創作主題更是「性致勃勃」。
而以巴黎五月風暴[1]為主題的〈宣言修訂版〉則浪漫喜劇化了1968年春夏之交法國巴黎反資本、反美帝、導致法國經濟發展停滯、持續約七周的學生罷課示威運動。
電影版本根據加拿大駐法記者Mavis Gallant(1922-2014)的《五月事件:巴黎筆記本》報導改編。法蘭西斯麥朵曼身為敘事記者,不但鼓勵由「甜茶」提摩西夏勒梅(Timothée Chalamet)飾演的學生領袖和女友茱麗葉「做愛不作戰」(Make Love, Not War),更推翻了「新聞中立」職業道德,與學運領袖「甜茶」發展不倫戀情。
編導藉此,不但大大調侃了假公濟私的操守議題,更好似呼應70年代女性主義性解放的實踐,女性記者自身的慾望隨如街壘焚毀的汽車商家,飛蛾撲火,無以收拾。
《法蘭西特派週報》末篇的脫口秀中訪談,爆料〈警務處處長的私人宴席〉離奇贖金綁架案的美食評論家懷特,其形象則是結合美國同性戀黑人民權運動作家詹姆士鮑德溫(James Arthur Baldwin, 1924-87),以及也為同性戀身份奮鬥的普立茲戲劇獎最佳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出生名為Thomas Lanier Williams III,1911-83)。
由馬修亞瑪希(Mathieu Amalric)飾演的警務處處長,難得流露出些許嚴肅,但脆弱哀傷的父親形象,有別於在《007:量子危機》陰險狡詐的大反派。最有趣之處在於,編導演均優的馬修亞瑪希,其父母親分別在《法國世界報》和《法國自由報》任職記者編輯,母親還身兼《法國世界報》的文學評論家,能在「獻給全體新聞工作者的一封情書」的《法蘭西特派週報》占得一席,或許是馬修亞瑪希贈送給父母親和自己最佳的年度大禮。

威斯安德森以快節奏對話的情境喜劇,卻佐以嚴肅或憂鬱的元素,聚焦在青春失格、父母缺席、同業競爭和失落無解等主題,電影情節經常以盜竊或意外失蹤為開端。
由童星溫斯頓艾特海拉爾(Winston Ait Hellal)飾演的警務處處長兒子吉吉,遭到愛德華諾頓(Edward Harrison Norton)以及瑟夏羅南(Saoirse Ronan)飾演的綁匪幫強行擄走與監禁,卻展現超齡的機智與冷靜,吉吉角色發想相近於威斯安德森2001年《天才一族》的神童們。
Tags: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