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歷史教育:看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如何打臉歷史課本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就歷史學者的觀點認為,孫中山本身是一個平民出身的大政治家,但他死後卻被國民黨拿來變成一種神話的圖騰,而這個圖騰塑造的過程,每個環節都跟國民黨本身的利益環環相扣,也因此實際上與其說國民黨在塑造國父,不如說是在塑造黨國之父。
這對情侶約莫三十幾歲,常來咖啡廳不過並不喝咖啡,總是
「你有看過賽德克巴萊嗎?」女生問。
「有啊,這好久以前的電影耶。」男生點點頭。
「我們家前陣子才去租DVD來看。我看完之後想到一件事
「欸…好像真的是這樣耶。對我們這種不是念歷史系的
「也就是我們的歷史觀,其實主要是來自於學校課本教的內
「沒錯。」
「像我最近在看一些書跟文章,就讓我覺得沒有經過應有程
「喔?怎麼說呢?」
「我問你,以前我們念中國史,講到中國史的朝代有哪些?
「秦漢隋唐宋元明清。讀歷史什麼都忘了,就這種還記得。
「所以元朝跟清朝,我們念歷史的時候,都說這是中國歷史
「對呀,所以才會這樣背啊。」
「可是你知道嗎?孫中山,也就是我們課本裡面所說的『國

Photo Credit: Wikipedia Commons
「恩?課本上寫都不是寫亡國耶,課本寫的感覺比較像是朝
「對,課本不說這是亡國,都強調這些少數民族被漢民族同
而我們現在所說的中文,在中國那裡說是普
「…..我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以你說的例子來看,
「然後我們再來看我們以前念的『國父』,也就是孫中山。
「這樣說其實滿合理的。那為什麼我們那時候的課本,會特
「簡單來說,當時在中國同時有中國國民黨跟中國共產黨,
中山陵也開放民
「說真的,從出生到現在,我也從來沒有去質疑過這些什麼
「就歷史學者的觀點認為,孫中山本身是一個平民出身的大
女生嘆了口氣。
「而我剛說諷刺的地方就在於,國民黨捧著孫中山為國父,
不承認中國曾經亡
參考資料:
- 揭穿歷史騙局!中國根本沒有元朝和清朝兩個朝代
- 高中歷史 不稱國父已數年
- 中國普通話,是滿族人學講北京話而出現的語言
- 孫中山文選(含民族主義全文)
- 微調不是一個爭議,而是一串問題
- 「微調」課綱編的課本你敢用嗎?以史記新版臺灣史教科書
為例
Photo Credit: Wikipedia Commons
責任編輯:孫珞軒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