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移工非法入境馬來西亞船隻翻覆,釀18死20失蹤

印尼移工非法入境馬來西亞船隻翻覆,釀18死20失蹤
柔佛當局正處理在海域尋獲的屍體,送往蘇丹伊斯邁醫院驗屍。Photo Credit: 馬新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載有約50名非法移工乘客、來自印尼的船隻遭遇惡劣天氣而翻覆,死亡人數持續上升。這些年非法移工入境馬來西亞,一直傳出意外事故,根除問題的方法只能減少移工進入,兩國政府該積極實施政策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15日清晨,一艘載著約60名印尼非法移工的船隻在馬來西亞柔佛州外海翻覆,目前已尋獲18具屍體。據當局公布,事故有14名生還者,但依然有20名乘客仍生死未卜。搜救行動持續進行中,預計會花上4至10天時間,遇難者目前已經送往柔佛蘇丹伊斯邁醫院進行驗屍。

馬來西亞陸軍第三步兵師發言人說,船上乘客都是印尼人,年齡介於20至50歲。18名罹難者為12男,6女,屍體被發現距離沈船500米至2.5公里內。倖存者已被帶到馬來西亞武裝部隊哨所,隨後將被遣返回印尼接受詢問。

根據《馬新社》,這艘船在丹絨巴勞(Tanjung Balau)附近海域翻覆。來自印尼的移工本應在甘榜登雅(Kampung Tengah)下船,隨後預計載另一批印尼移工回國,船隻卻意外在海上遇上暴雨沈沒南中國海。船隻是在距離海灘20米處被大浪衝擊,《紐約時報》報導指出,海事執法局的一名官員說事故發生於凌晨4時30分左右,當時海浪的高度有3至4米高。

該船於14日晚上11時從巴淡島出發,在距離原目的地的2到3公里的的地方改變方向,據皇家第七炮兵部隊指揮官穆罕默德·里扎爾(Mohamed Ridzal)表示,該船船長為了避開丹絨巴勞的安全部隊而決定改變方向。他表示,部隊早在海灘附近發現可疑船隻,並在附近村里捕獲非法移工,「在這樣惡劣的海況下,非法集團知道當局會在海岸展開逮捕行動,這時船長都會叫移工下海自救。」

里札爾也表明,移工透過非法方式入境,他們通常都不知道自己身處極度危險的處境。雅加達非政府組織Migrant CARE發言人艾妮絲·西達雅(Anis Hidayah)告訴《路透社》,每年有10萬至20萬名印尼非法移工前往馬來西亞工作,當中許多人被販運集團剝削。他也說,「他們通常晚上出發,早上抵達,因此很常發生事故。」柔佛海事行動副總監西蒙(Simon Templer)勸戒移工不要冒險使用非法途徑入境,以免悲劇再次發生。

目前第七炮兵部隊正面臨人力短缺問題,他們將持續透過「堡壘行動(註)」與大馬皇家警察和海事執法局等執法機構合作,確保國家水域安全。自11月19日,堡壘行動已捕獲144名非法移工。

註:堡壘行動是馬國皇家警察、武裝部隊、海事執法機構、邊境安全機構的聯合執法行動,為了預防疫情蔓延以及避免非法移工湧入,馬來西亞頒布行動限制令之後實行此行動。

非法入境問題根本於馬國對印尼移工的依賴

在2015年也發生一起非法移工在馬來西亞海域翻船事故,當時船上有約100名乘客,61人喪命,只有20人生還。2017年,一艘載有40名印尼移工的船隻也一樣因惡劣天氣翻覆,導致10名死亡,30人失蹤。2018年,同樣事件也釀成1名死亡,18名失蹤。

大量關注移工問題的《轉角國際》作者、 聯合國獨立顧問與難民與移工服務人員唐南發認為,馬來西亞是高度依賴移工的國家。1980年代馬來西亞經濟蓬勃發展,卻無法轉型成為高端產業國,需要大量仰賴來自印尼、孟加拉、尼泊爾、緬甸及印度的移工,其中種植業聘用印尼移工將近18萬。印尼政府為了減少移工輸出,各省逐年調高最低薪資,人民不需冒著被剝削的風險到他國工作,另外馬來西亞法律不讓移工攜帶家屬,也令印尼移工止步。

為降低馬來西亞對外國勞工的依賴,馬來西亞政府曾宣布推行「馬來西亞化(Malaysianization)」計畫,包括提供本地勞工額外薪資補助,鼓勵他們從事移工的工作。另外,政府也會提高雇主獎金40%百分比,並規定付給員工薪資的20%作為獎勵。如此一來減少外籍移工的入境,避免非法船隻超載的悲劇,也降低疫情傳染危機。

然而,儘管馬來西亞政府曾宣布實施馬來西亞化,但基於工商界需求、通膨壓力,加上疫情衝擊各個行業,國內仍持續開放移工入境。馬來西亞內閣在10日決議開放所有特定領域聘請移工,這意味著農業、製造業、服務業、採礦石業、建築業和幫傭服務業容許聘請移工。人力資源部長拿督斯里沙拉瓦南表示,人資部將於衛生部及國家安全理事會合作,制定引進移工的標準作業程序,避免移工將病毒帶入國內。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駱芷萱
核稿編輯:杜晉軒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