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不只廟口夜市—這10張圖,帶你看「雨都」的歷史故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每次聽見基隆,你都只想得到廟口夜市?自清朝就開始發光發亮的北海岸美麗飽食—基隆,藏著更多不可不知的深邃秘密,等你發掘。
基隆,一個位於台灣北部的港口城市,因氣候多雨又稱之為「雨都」。
基隆的古名為「雞籠」,其起源說法有幾種版本:
第一種說法是來自「基隆山」而得名,還有一種說法是起因和平島(位於基隆市中正區的一座島嶼)的形狀像「雞籠」而稱之。不過,最為可靠的說法是來自原住民凱達格蘭族(ketagalan)名稱,取其頭尾的「ke」與「lan」而成(形成雞籠的台語)。後於清光緒年間,政府鑑於國際貿易發展以及地方管理之需要,將「雞籠」改名為「基隆」,成為正式設治之始。
從現在的基隆看來,很難得知這個港城曾發生多少故事,只能從些許蛛絲馬跡來尋找其中的脈絡。來嘍,跟著我們去基隆走走吧!
歷史遺留在這裡的痕跡,讓基隆越陳越香
談到基隆,不能不從她身後蘊含的故事開始說起。
十七世紀時,西班牙人與荷蘭人先後佔領基隆, 並且以基隆島(現今為和平島)做為殖民基地。荷蘭人遭鄭軍驅逐之後,因鄭氏王朝將台南作為其統治中心,故在此時期基隆並無太大的建設進展。
整體而言,直至清領初期,基隆大部分都還是蠻荒之地。直至1723年開始,陸續有來自福建、漳州移民移入,基隆最早發展的街道崁仔頂街也是於這時候建設成形。
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法國意圖以基隆作為封鎖中國大陸的基地跳台,且由於軍事上的易守難攻,港灣內窄外寬,礁岩遍布,加以開發後必成台灣重要口岸,於是在中法戰爭後,劉銘傳開始增強基隆的海防能力,著手整頓基隆港並在沿岸港區興建數座砲台,大多數有保留至今成了古蹟。
日治時期,基隆更因其重要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台灣與日本本土的重要轉運樞紐,躍升為日本海軍重要基地,大大提升其地位,並且取代了淡水成為台灣北部門戶。也由於日本人大量移入基隆居住,市區建設開始大興土木,使得基隆港區景觀大幅改觀,整個港城煥然一新。不過,基隆在因此機緣下獲得蛻變,厄運卻也隨之而來。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基隆因其特殊地位與功能成為美軍轟炸的首要目標,港區幾乎成了廢墟,使得基隆的發展再次蒙上陰影。
二戰結束後,國民政府接管,美軍駐紮之下,基隆又獲得新的發展契機。1960年代基隆港區多次擴建,並伴隨著礦業發展再度興盛,港區隨著台灣經濟起飛,到了1984年已成為世界第七大貨櫃港。然而,先天上的腹地狹小使得基隆發展進入瓶頸,加以鄰近東亞港口的競爭日益激烈,使得基隆的未來發展更顯嚴峻。
如今,鄰近台北的基隆,已發展成為台北都會區重要的衛星都市,而位處北部海岸線的中心位置,也促使基隆的觀光產業蓬勃發展。
數不盡的風情,基隆的美,你可曾認識?

基隆海港大樓
基隆海港大樓,大概是基隆市區最容易被看見的歷史建築,位於基隆火車站附近。海港大樓是始於日治時代興建的歷史建築,原名為「基隆港合同廳舍」,在1947年之後更名為海港大樓。這棟建築是早期在日治時期,基隆最高的建築,卻不可思議地在美軍轟炸後倖存至今。
日治時期至今,海港大樓因內部業務需求已經增建樓層,不過外觀以及內部大多都保留原日治時代的樣式,就連郵筒也是原汁原味保留下來的喔!

獅球嶺隧道
貓老闆:「好像看見了穿著清朝官服的人,我們去看看喵!!」
阿福:「你……你過去!」
鷗大哥:「你……你過去啦!」
獅球嶺隧道又稱劉銘傳隧道,1888年動工至1890年完工,全長235公尺,耗費30個月才鑿通,為當時中國第一座鐵路隧道。目前為三級古蹟,也是台灣僅存的清代鐵路隧道。
墜道長235公尺,北端為堅硬岩石,南端為潮濕的軟土,開鑿困難。在隧道南口外觀以紅磚砌成,並且有劉銘傳題額「擴宇天開」,左右之對聯曰:「十五年生面獨開羽毅飆輪,從此康莊通海嶼;三百丈巖腰新闊天梯石棧,居然人力勝神工」

遍布基隆的砲台
不過在日治時期後,因發現隧道內部起伏大、凹凸不平,於是計畫另鑿隧道(竹仔寮隧道),獅球嶺隧道則因而廢棄,僅短短通車七年。
清領時期以及日治時期,都在這個險要之處積極建設砲台佈防港區,以保衛此重要之地。絕大多數的砲台保存至今,其中較著名的有二沙灣砲台、白米甕砲台、大武崙砲台、獅球嶺砲台和槓子寮砲台。如此砲台眾多的地方,可見先前有多少悲壯慘烈的烽火故事在此展開……。

廢棄的阿根納造船廠
「貓老闆,你在那幹麻?」
「我討厭那個會汪汪叫的生物!這裏太多了~ 喵!」
來到基隆八尺門和平橋旁絕對會看見這座大型廢墟。廢墟前身為阿根納造船廠,於日治時期1967年,美商阿根納造船公司來此購置土地興建遊艇,後來因為經營不善倒閉廢棄至今。
然而這個地點卻因為場景特殊,吸引很多攝影愛好者與影視公司來此拍攝取景。其中飾演《美國隊長》的男星克里斯伊凡(Chris Evans)亦曾來此處拍攝遊戲廣告,因此讓此地點聲名大噪。

基隆港海洋廣場
「在水岸旁邊不就是要釣魚嗎~ 喵?」
「釣起來也不能吃啦!……鷗哥。」
基隆港的海洋廣場是基隆市區的新門面。在早期尚未建設海洋廣場之前,只有一般水泥人行道可以行走,但由於道路狹窄,再加上此地為公車乘客上下車之處,十分不便。
但在海洋廣場建設完成之後,不僅僅問題獲得改善,而且讓人與海之間的距離又拉近了一些。此處已成為遊客拍照、小孩遊玩以及欣賞基隆港的位置。在平台上也可以看出以KEELUNG字母設計的裝置,似乎跟遠方虎仔山上的KEELUNG互相對應。 當得知此設計者為西班牙建築團隊時,基隆與西班牙是否又再度牽起了另一個緣分呢?

大戶玩日本:永豐「DAWHO之夜」帶你一起攻略日本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6/14 19:30 永豐銀行攜手關鍵評論網舉行「DAWHO之夜」直播活動,由吳怡霈主持,邀請旅日知名作家張維中、政治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一起線上教你探訪日本旅遊秘境,如何運用身邊現有的財務工具,玩得輕鬆又盡興!
隨著疫情解封,各國邊境與觀光政策開放,全球旅遊市場逐漸復甦,2023年臺灣的出國旅遊需求正大幅成長中,尤其到日本旅遊的臺灣旅客人數與日俱增。對於國人而言,日本向來是出國旅遊的最佳首選,當地的美食及文化都深受國人喜歡。6月14日關鍵評論網將與永豐銀行DAWHO數位帳戶攜手舉辦一場線上直播活動──「DAWHO之夜:大戶玩日本」,教大戶們如何到日本好好玩一波,大肆採購、吃美食,同時也別忘了運用身邊現有的財務工具,自在旅遊無負擔!
疫後旅遊的日本秘境攻略
「DAWHO之夜:大戶玩日本」的線上直播活動,邀請到懂生活又熱愛旅遊的吳怡霈擔綱主持,今年上半年才到日本旅遊的她,直播中將請她分享旅遊的最新感想,拋開只有逛街和美食的行程,從她的經驗中讓觀眾體會深度遊日本的不同樣貌。
活動中也特別邀請旅居日本多年的知名作家張維中,帶大家一起體會在地的日本風情,實際走進他在日本的生活,認識日本東京華麗街區樸素特有的一面;而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則要以擅長的行為財務學,與大家分享平時應培養的理財習慣及如何妥善運用身邊現有的財務工具,為自己存下一筆旅遊基金,為日後的旅遊提前做好準備,玩得輕鬆又盡興。
永豐DAWHO與你一起玩日本
自從日本重新開放邊境,相信大家對於日本行都已經迫不及待了吧!在數位網路時代下,規劃旅遊時除了便利可得的網路分享資訊,便捷高效的數位工具也是在兌換外幣及消費時不可或缺的利器,永豐銀行的新世代 VIP 數位帳戶「DAWHO」所具備的全方位金融科技服務,正是您最貼心的旅遊幫手。想知道更多關於日本秘境攻略與旅遊前的理財消費知識,讓我們一起向他們請教疫後重返日本旅遊前需要注意的事項及相關旅遊優惠內容!
※同步提醒大家 ,本次直播由永豐大戶數位帳戶贊助,但節目的討論不代表永豐銀行立場。想了解更多大戶的質感理財生活歡迎加入永豐DAWHO的I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