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民主峰會 vs. 普習峰會:未來美國依舊會和中俄維持「鬥而不破」的關係

民主峰會 vs. 普習峰會:未來美國依舊會和中俄維持「鬥而不破」的關係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筆者認為,未來美國、北約與日韓依舊會和俄羅斯、中共之間維持鬥而不破的關係。尤其美國、俄羅斯與中共都有核子武器,且三方在全球化的時代下都有彼此緊密依賴的經貿關係,大打出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最近在國際上最引人注目的焦點,莫過於美國召集110個國家舉辦民主峰會(Summit for Democracy),譴責以中共還有俄羅斯為代表的極權或者威權主義國家。此一線上峰會的最大特點,就是將世界各國劃分成民主與不民主,自由與不自由兩大陣營。這與冷戰時代的美國,以反共為優先,而不管反共的盟友是符合民主國家標準的政策非常不一樣。

比如新加坡是美國在南海圍堵中共的重要夥伴,沙烏地阿拉伯則是美國牽制伊朗的好幫手,但這兩個國家仍因為不符合美國的民主要求,沒有獲邀參加民主峰會。顯見拜登(Joe Biden)總統試圖洗刷美國在冷戰時代一邊高喊民主,一邊卻扶持威權國家反共的黑歷史。雖然從台派的角度來看,這次的民主峰會顯然還是有許多「不圓滿」的地方。

中華民國做為符合美國定義下的民主國家,這次也獲邀參與民主峰會,然而與其他國家不同之處,在於代表台灣出席會議的不是總統蔡英文,而是駐美代表蕭美琴以及政務委員唐鳳。而且唐鳳的視訊畫面還被切掉,疑似是因為他在會議上秀出了一張將台灣與中國大陸塗上不同顏色的地圖出來,踩到了美國政府反台獨的紅線。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否認了此一說法,中華民國外交部則表示一切只是「技術問題」,不過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表示,蔡英文政府對拜登政府此舉相當憤怒。被此次民主峰會激怒的,當然不會只有被剪掉畫面的民進黨政府,或者被排擠的新加坡和沙烏地阿拉伯,被直接針對的中共與俄羅斯更是只能抱團取暖,於12月15日召開習近平與普亭(Vladimir Putin)專屬的視訊會議。

面對來自西方世界的孤立,無論中共與俄羅斯彼此之間存在著哪些矛盾或爭議,雙方都有爭取對方支持的需要。習近平在台灣問題上需要普亭的支持,普亭同樣也希望中共在烏克蘭問題上與俄羅斯共進退。

我們今天的這個世界,是否又回到了冷戰時代的局勢?美國是否又要將自由世界召集起來,對抗以中共、俄羅斯為主的極權主義集團呢?筆者認為,其實現在下結論還為之過早。

RTXLF77S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新時代的軸心國集團?

根據《BBC》的報導,目前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部署了將近17萬5000人的兵力,大有直接出兵席捲這個歐洲第二大國的趨勢。美國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評估,俄軍即有可能在明年1月對烏克蘭開戰,效仿過去入侵喬治亞南奧賽梯、阿布哈茲以及烏克蘭克里米亞的經驗,推翻現有親西方的政府,扶持類似滿洲國的傀儡政權。

普亭認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冷戰結束後的東擴運動,已經威脅到俄羅斯邊境,因為越來越多前華沙公約組織會員國,都申請加入了北約。所以他明確表示,俄羅斯是否出兵烏克蘭的底線,在於烏克蘭是否取得北約會員國的資格。只要北約同意烏克蘭的入會,東歐的戰火就難以避免。就如同中共將台灣走向法理獨立,視為對台動武的底線一樣。

中共方面,除了派軍機騷擾台灣的行為遭到西方國家的譴責,拜登總統更明確表達了對北京冬奧的抵制立場。俄羅斯與中共都遭到國際社會抵制,路走得越來越窄,只剩下彼此可以依賴。莫斯科如同30年代的柏林,北京如同30年代的東京,確實有結盟挑戰西方秩序的趨勢。俄羅斯與中共都自認是西方秩序的受害者,一如當年的德國與日本。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協約國對德國苛刻的索賠政策,乃至於對日本推動種族平等議案的否決,都讓人們一度對德日兩國產生同情,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來自於西方秩序的不公不義。這樣的控訴乍看之下是有道理,然而德國與日本遭到英美打壓,卻不能夠用來合理化他們侵略波蘭與中國等更弱小國家的行為。

同理,無論俄羅斯與中共對英美的不滿有多站得住腳,都沒有辦法被用來正當化他們對烏克蘭和台灣的打壓。烏克蘭要或者不要加入北約,決定權本來就是在烏克蘭還有北約身上,俄羅斯本身並沒有反對另外一個主權國家是否加入北約的權力。

假若普亭真的為此貿然對烏克蘭動武,習近平又趁機對台灣出兵,無疑將啟動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共與俄羅斯將成為21世紀的軸心國集團。

RTS3QY3H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中共與俄羅斯的矛盾

不過現實的國際社會,真的如我們想的那麼簡單,能夠簡單的用民主與不民主,自由與不自由來一分為二嗎?事實上,德國與日本之所以在1945年落敗的一大關鍵原因,就是在於這兩大軸心國,沒有辦法如同盟國般建立彼此相互支援的緊密同盟關係。

當年的納粹德國與日本帝國之間還只是缺乏聯繫,今天的俄羅斯與中共之間除了缺乏聯繫之外,彼此之間還有許多重大的矛盾存在。

俄羅斯打從清代以來,就因為與中國之間存在著漫長的陸上邊界,被中國視為傳統上的地緣威脅來源。即便是以共產主義為號召的毛澤東,都在1969年與蘇聯老大哥打了一場珍寶島戰役,如今民族情緒大爆發的俄羅斯和中國大陸民族主義者,彼此之間又能看對方多順眼?假若沒有美國這個「共同敵人」來轉移目標,筆者估計中共與俄羅斯搞不好都先打起來了。

普亭看似對中共友好,可實際上卻沒有一刻停止拉攏印度與越南這兩個和中共之間存在領土爭議的國家。比如今年由俄羅斯推出的第五代隱形戰鬥機Su-75棋王,就同時把越南與印度定位為潛在客戶。不只使Su-75可能於未來南海還有中印邊境衝突中成為共軍的敵人,還有可能成為中共第五代戰機殲-31的全球戰機市場競爭者。

從2014年俄軍入侵克里米亞時,中共態度曖昧的表現來看,我們也能明白中共不可能在烏克蘭問題上100%支持俄羅斯的行為。因為與俄羅斯同屬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烏克蘭,是中共取得現代化武器關鍵技術的主要來源。凡是任何俄羅斯不願意提供給中共的技術,都可以經由烏克蘭手中取得,此舉令俄羅斯從90年代以來,就對烏克蘭恨得牙癢癢。

一個獨立於俄羅斯之外的烏克蘭繼續存在,站在中共的角度出發絕對是利大於弊的,包括遼寧號航空母艦、歐洲野牛氣墊船以及R-27空對空飛彈等可能用來攻擊台灣的技術,其實都來自於烏克蘭。

此外俄羅斯在南奧賽梯、阿布哈茲以及克里米亞扶持親俄傀儡政權的行為,也讓中共十分憂心哪一天俄羅斯會在中國的土地上如法炮製,雙方始終難以建立起100%的互信。

Vladimir_Putin_in_MAKS_Airshow_2021_12
Photo Credit: The Presidential Press and Information Office @ CC BY 4.0
俄羅斯的第五代隱形戰鬥機Su-75棋王

民主國家也未必團結

而從烏克蘭向中共出售如此多的攻台武器這點來看,同樣遭受到極權國家威脅的民主國家,就未必一定能成為好朋友。

縱然美國政府已經採取動作,禁止烏克蘭繼續向中共輸出發動機等關鍵武器技術,但是基輔當局深知光靠美國的支持不可能牽制住俄羅斯未來在東歐的軍事行動,再加上中共手中大把的資金,都讓烏克蘭不可能輕言放棄與北京的合作關係。

此種三心二意的態度,再加上烏克蘭反俄群眾內部有大量的新納粹主義勢力存在,都讓美國沒有辦法放開手來全力支持基輔當局對抗莫斯科。當然俄羅斯以此為理由,批評美國包庇新納粹主義者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俄羅斯支持的東烏克蘭民兵,乃至於響應普亭大斯拉夫主義號召,到東烏克蘭參戰的塞爾維亞民兵,本身也有不少人是新納粹主義者。

親烏克蘭政府的民兵與親俄羅斯的民兵都是納粹信徒,差別只在於前者信仰大烏克蘭主義,後者信仰大俄羅斯主義,顯見意識形態根本就不是基輔與莫斯科之間交鋒的重點。

真正的重點,還是地緣政治的角力。回到80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把同盟國團結到一起的不是民主政治,而是德國與日本的侵略威脅到了美國、蘇聯、英國以及中華民國的生存權。

不提史達林(Joseph Stalin)的極權統治、英國遍布全球的殖民地,還有以威權手段對待政敵的國民政府,就連美國本身都還存在著令人反感的種族隔離制度。所以意識形態從來沒有辦法取代地緣政治,成為國家之間結盟的首要考量,直到今天都沒有改變。

換言之,除非生存權真的遭受到俄羅斯與中共的擴張威脅,否則美國、北約和日韓絕對不會輕易為了烏克蘭或台灣開戰。

這是為什麼直到現在,烏克蘭都還沒有辦法進入北約,美國與日本也都還沒有跟台灣建交的原因。畢竟對俄羅斯和中共而言,烏克蘭加入北約與否和台灣獨立與否都是足以動搖雙方國本的核心利益問題,卻對美國、北約還有日韓本身的影響相對有限。

美國絕對不會坐視烏克蘭或台灣遭到吞併,但是否要為了烏克蘭或者台灣去主動挑起與中共、俄羅斯的全面戰爭,恐怕答案仍舊是否定的。

RTXLF77T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鬥而不破依舊是時代主流

筆者認為,未來美國、北約與日韓依舊會和俄羅斯、中共之間維持鬥而不破的關係。尤其美國、俄羅斯與中共都有核子武器,且三方在全球化的時代下都有彼此緊密依賴的經貿關係,大打出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就算是拜登、習近平與普亭三人,也都還是透過視訊維持交流,努力防止局勢失控,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如果仔細觀察近期中國方面的發言,尤其是胡錫進等民族主義者的發言,也能發現中共正在給川普時代以來的反美論調降溫。中共其實非常明白,自己沒有辦法在任何一場與美國的正面對抗中取勝,所以在從拜登總統口中得到「不改變中國體制」的承諾後,便慢慢修正過去反美的論調,尋求與美國維持一個穩定的關係。

至於俄羅斯是否真的會在明年1月全面對烏克蘭開戰,筆者認為只要烏克蘭沒有正式加入北約,戰火的範圍應該都還只會被限制在東烏克蘭。當然這不代表拜登總統就該向俄羅斯退讓,甚至如傳聞所言那般要求烏克蘭以割讓領土為手段來避免戰爭在東歐爆發。

反而在排除烏克蘭正式加入北約的情況下,美國更應該在實質上把烏克蘭視為一個軍事合作夥伴,才能真正平衡俄羅斯的威脅。

美國到目前為止,對烏克蘭的幫助實際上都還是口惠而實不至,其實已經讓許多東歐國家備感憂心。事實上在排除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情況下,深化與烏克蘭軍事合作的選項並非不可行。

瑞典與芬蘭都不是北約會員國,卻在實質上與北約有密切的合作,包括派員加入北約戰略空運部隊(Strategy Airlift Capability)。與烏克蘭的合作模式,完全可以參考瑞典和芬蘭的經驗。

此外中共與俄羅斯之間的矛盾,也應該為美國政府充分利用,來防止21世紀軸心國集團的誕生。比如在烏克蘭問題上,美國就可尋求中共的合作,在南海和中印邊境問題上,則可以尋求俄羅斯的合作。只要中共能夠與俄羅斯之間維持彼此牽制,就能防止世界出現中共和俄羅斯聯手對抗美國的局面,讓鬥而不破的穩定局勢維持下去。

RTXK2OXL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法理台獨仍受美國壓制

最後筆者要來討論的問題,是台灣是否又與美國真的有我們在表面上看來得那麼一條心?尤其是民進黨政府,真的就那麼與美國沒有矛盾嗎?很多人喜歡強調冷戰時代美國與中華民國的合作,是建立在共同反對共產主義的基礎上,否則實施民主的美國又如何能真的與實施威權的國民黨成為「麻吉」?然而其實就如筆者所言,民主從來就不是美國推動外交政策前提。

拜登總統不會因為召開一次民主峰會,就不再與新加坡合作對抗中共,或者不再與沙烏地阿拉伯合作牽制伊朗。

蔣中正獨裁與否,從來不是美國考慮要不要支持中華民國的重點,而是在於蔣中正能否確保,台灣不成為蘇聯或者中共用來對付美國的海空軍基地。最終蔣中正辦到了這一點,他對台灣的統治自然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承認,至於台灣人民的感受,可從來就不在華府高層的考量之中。

民進黨政府能否如同當年的蔣中正,成為美國維持印太秩序的可靠夥伴,關鍵不是在於民進黨民主不民主。即便蔡英文要效法當年蔣家父子,推行「不自由的民主」,其實也不是不可以。真正的重點,在於民進黨能否在維持台灣不被中共統一的前提下,協助美國在印太地區維持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鬥而不破的穩定局面。

換言之,就是民進黨政府的存在除了得到美國的支持之外,還必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中共的認可。這樣台灣才能夠如馬英九總統時代一樣,在親美、友日以及和陸的方針指導下,維持與周邊三大強權等距又實質獨立的關係。站在美國的角度來看,也唯有這樣的政策,能夠在維持台灣實質獨立的情況下,避免與中共爆發足以毀滅全球的戰爭。

然而這樣的政策,看在尚未放棄台獨黨綱的民進黨眼中,同樣是壓制台灣主體性的行為。因此早從陳水扁時代開始,民進黨就以各種直接或者間接的手段挑戰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

此次唐鳳在民主峰會上畫面被切斷,呈現的同樣是美國政府對民進黨推動法理台獨政策的憂慮。無論美方是否「過度反應」,都讓我們知道在相當程度上,台獨其實如同中共與俄羅斯一般的不受民主峰會歡迎。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