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四大公投案只有反核四是初衷,民進黨不能只要求支持者無條件相信黨

四大公投案只有反核四是初衷,民進黨不能只要求支持者無條件相信黨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出自《論語》,意指:老百姓可以讓他們依令而行,但要他們瞭解為什麼要這麼做,就不容易了,所以就不需要和百姓說清楚。作者擔憂,現今的民進黨,恐怕正走上馬政府當初的路子。

紛紛擾擾一年以上的四大公投案,於12月18日投票揭曉。「重啟核四」、「禁止萊豬進口」、「公投綁大選」、「三接遷離大潭藻礁」四項公投的有效同意票皆未達到門檻,且不同意票都超過同意票,結果全部未通過。

根據投票結果,投票率僅達41%,四案都是不同意高於同意票。根據「公投法」規定,有效同意票必須多於投票權人總額(1982萬多)的4分之一以上,近500萬票,四案實際票數均400萬票左右。

四大公投的結果,象徵了什麼?公投案沸沸揚揚的討論了近1年,各種分析討論都不少。我覺得,從成案、過程、到投票結果,都只凸顯了民進黨「不在乎人民」。

就四個公投案的內容:「重啟核四」、「禁止萊豬進口」、「公投綁大選」、「三接遷離大潭藻礁」,全部是民生議題,無一與意識形態或國家主權有關。但四案之所以能連署成案,原因在於背後都有在野的國民黨介入。一般來說,公投案光是要達到連署門檻,憑民間團體的人力都財力都無法做到。台灣歷次公投案,都必然有政黨介入。這也左右了民進黨對公投案的態度。

國民黨介入四個公投案,目的是透過民間議題,來營造「人民對民進黨執政的不信任」的氣氛,以此來帶起下屆縣市長大選的聲勢。而民進黨也居然就把四個公投案當成兩黨的政治對決。是故從民間拉票到社群操作,都可見到兩黨勢力的拉扯。

這是民進黨犯的最大錯誤。原因為何?因為他們眼中只有兩黨鬥爭。就四個案子,除了反核是民進黨的神主牌,其他三案,全都是總統馬英九執政時,民進黨的主張。

當年馬英九為了台美TIFA,主張開放美牛、美豬,蔡英文為首的民進黨死命阻止,最後僅開放美牛。對於此主張的朝令夕改,民進黨政府的說法是時過境遷,WTO已訂出萊劑殘量標準,所以為了能加入CPTPP與簽訂TIFA,所以開放。

而公投綁大選也是民進黨政府過去的主張,卻只因為九合一選舉時,選務人員的忙亂,所以修法與大選脫勾。而藻礁案,則涉及環保議題,民進黨一改過去環保至上的立場,為供電穩定,而犧牲部分藻礁。

除藻礁案,民進黨為環保,寧可多編100餘億預算(花納稅人的錢),尚可說沒背離初衷外,但萊豬跟公投綁大選,民進黨的說詞,卻顧左右而言他,不正面回答問題。

公投綁大選民進黨之所以改變態度,是因為過去是在野黨,推公投案有助於靠議題凝聚支持者,衝高投票率與支持度。眼見國民黨逐漸勢弱,為免國民黨靠公投複製過去自己的路線,所以刻意讓公投與大選脫勾。這是明擺著的事,而且此次公投的確就是如此。

國民黨拱出四個公投案成案,但在非大選時投票,造成投票率僅41%,這還是在民進黨動員的情況下的結果,較上次綁大選的投票率55%來得低,可見脫鉤的確發揮負動員的效應。雖說比其他民主國家的投票率都高,但這次的四個公投全是非國家主權、非政治性的民生議題,最終導致投票率催不出來。

而僅因為怕選務人員勞累的理由,就捨棄了過去的主張,這遠比「怕在野黨操作議題」,來得更沒人信。而且就為了所謂的選舉優勢,而放棄平常相信並堅持的事,那民進黨跟國民黨有何兩樣?

而蔡英文總統口中所謂「重中之重」的萊豬進口,所有人無論政治人物或社會大眾,皆知這是民進黨政府迫於美國壓力,不得不為的結果。但民進黨對此卻進退失據,一下子堅稱是為人民健康把關,然後又稱為了食物選擇的自由,禁止軍隊與學童營養午餐吃美豬,為了豬肉出口而禁止台灣豬農使用萊劑。

如果真相信萊劑安全且全世界通用,應該要做到完全不限制。之所以找理由限制,正是因為「沒人想吃不當的飼料添加物養出來的肉品」。明知道卻不講,卻只是要人民「相信民進黨是為了國民好」,所以要大家為了經濟妥協(那就全面開放啊,錢不是很重要?軍隊跟小朋友不能為國家犧牲嗎?豬農靠萊劑降低成本,不也對經濟有利嗎?)。但這擺明了是話挑對自己有利的講。

最糟的是,在藍綠對決的情況下,民進黨把「四個不同意」形塑成國家保衛戰,說四個同意或造成台灣與美國脫鉤,而被中國併吞。這就極為過分,甚至整個推翻過去幾個月他們以民生角度為議題辯解的理由。執政首重誠信,並顧慮民情。但民進黨前後轉變的政令宣傳,並對事實隱而不實的作法,都只呈現了一個態度:「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且另一個意思的是:「不讓民進黨執政,台灣就會被中國併吞」。

這種態度與做法,正是過去馬英九執政八年的狀況。馬英九執政期間,經濟衰敗,民不聊生,台灣主體意識頹弱,因而造成人民佔領立法院的行動。這是前車之鑑。而蔡政府正重複馬政府的路子。

雖然在蔡英文主政期間,經濟成長,政治體制日趨完善,她隱隱為自李登輝以降,台灣最好的總統。但執政期間對於台灣獨立認同的打壓,對於勞工權益的打壓(勞基法修惡),與所得分配不均的放任不為(與國民黨相同,重商輕民),與國民黨菁英是同樣的作法。這些都非人民所樂見。

就以四大公投來說,民進黨的作法,跟過去國民黨的作法差不多,思維也相似,如此下去,他們只會背離台灣人的期待。許多民進黨支持者與宣傳內容,都把監督執政的人視為洪水猛獸,視為中共同路人。但作為一個真正本土、關心人民的執政黨,該把本土派的反對聲音當成諍言,而非敵人。否則他日民進黨成為下一個台灣式的中國國民黨,台灣人可就沒有活路了。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溫偉軒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