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季風亞洲》:基進伊斯蘭對中國來說是危害,它只會讓美國軍方以獵捕恐怖分子為由更靠近中國海岸

《季風亞洲》:基進伊斯蘭對中國來說是危害,它只會讓美國軍方以獵捕恐怖分子為由更靠近中國海岸
Photo Credit: iStock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書不同於同類談地緣政治或外交政策的書籍,作者卡普蘭親身走訪季風亞洲諸國,深入考察風土民情,也專訪多位關鍵人物,然後以報導文學的遊記形式呈現,目的是帶領讀者走入未來百年人類歷史發展的下個核心。

走筆至此,值得回顧一下中國於宋朝和明朝初期,也就是從十世紀末至十五世紀初,在印度洋擁有強大海權的年代:鄭和下西洋的海上盛世。從這些遠征探險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商業和政治勢力的擴張遠至東非,華人在孟加拉、錫蘭、荷莫茲島及摩加迪休(Mogadishu)等地登陸。尤其是在一四○五至一四三三年間,鄭和帶著數百艘船與數萬人員的航行,不僅僅是中國到南亞及中東港口插旗的豪奢奇觀,也是為了保障重要貨品的運輸,抵擋海盜侵襲,此外當然也是為了展現其仁善的軟實力。

令人玩味的是,宋朝和明初的中國海軍與後來的歐洲列強不同,並未在印度洋港口建立基地或常駐,而是透過朝貢體系的形式建立聯盟,獲得在當地自由通行進出的權力。這種更為細膩的權力展現,正是中國未來想要達到的目標。

以巴基斯坦為例,中國興建喀喇崑崙公路接連巴基斯坦與中國,也在阿拉伯海岸瓜達爾擴建深水港,藉此與巴基斯坦維持穩固的貿易關係。這有助於發展中國想要的自由通行進出,就算瓜達爾港本身交給新加坡營運也無妨。中國在瓜達爾港和漢班托塔這類地方有完備的海軍基地,對印度而言確實是一種挑釁,坦白說後果如何難以預見。重點是「自由進出」,而不是「基地」。

明朝皇帝最後停止涉足印度洋,但這是因為蒙古人入侵,使其不得不把注意力轉向北方邊界。現在中國沒有這類威脅,相反地,還在穩固邊疆地帶這方面大有斬獲,甚至對有大量中國移民的俄國西伯利亞部分地區,主張為本國領土。因此,中國目光看向海洋的態勢已然明朗。

然而還是要謹記一點,這裡談的是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況。就目前來說,中國官方仍著眼於台灣和第一島鏈,印度洋相對上仍是次要考量。因此,中國今後數年或數十年在印度洋的活動,成了它能否繼葡萄牙、荷蘭等國之後,成為軍事強國的一大指標。而中國的大戰略為何?這可以從印度洋看見端倪。

相關書摘 《季風亞洲》:美國也許無法掌控中東「大沙盒」,但可以藉由箝制進出沙盒的門戶來彌補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季風亞洲:二十一世紀大國賽局與地緣政治的衝突核心》,馬可孛羅出版

作者:羅柏.卡普蘭(Robert D. Kaplan)
譯者:廖婉如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美國撤軍阿富汗後的世界局勢,將何去何從?

季風亞洲——這片印度洋與西太平洋的交界之處
將是21世紀大國賽局的衝突核心!

全球百大思想家、國際政治專家羅柏.卡普蘭宏觀力作
關注印太地緣政治局勢者必讀作品,剖析未來百年國際發展的關鍵熱點

外交政策、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盛頓時報、華爾街日報、出版人週報、科克斯書評、圖書館雜誌等多家媒體爭相推薦

名家讚譽

「優美文筆與洞悉地緣政治和歷史的天賦相得益彰!」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
「精采呈現了卡普蘭在最大膽的旅行中,融入嚴謹的探究與學養的能耐。」知名旅行作家︱保羅.索魯
「具有啟發性又扣人心弦,它讓我們更了解二十一世紀局勢成形的關鍵何在。」普立茲傳記文學獎得主︱米珊
「凡是對當代世界權力平衡感興趣的人都必須讀這本書,而且要快!」耶魯大學教授、時代雜誌百大影響人物︱蔡美兒
「這是一本超級好書,為美國人上了重要一課。」哈佛大學教授、美國前副國務卿︱伯恩斯 

本書內容

在上一個世紀,已故的英國歷史學者博克塞(C. R. Boxer),即提出所謂的「季風亞洲」(Monsoon Asia),預言這塊區域將是二十一世紀人口學和戰略上的中心。而在美軍撤離阿富汗的今天,美國將把全副精力投入印太戰略的布局,也驗證了諸如博克塞等多位學者,以及本書作者卡普蘭等國際局勢觀察家判斷。

這個世紀是中美兩強競逐的時代,人們總是懷疑「新冷戰」是否將再度降臨?但唯一能可肯定的是,在「季風亞洲」這塊土地搬演的大賽局,已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

本書深刻剖析了「季風亞洲」地區,地理上西起非洲之角,途經阿拉伯半島、伊朗高原和印度次大陸,一路向東延伸到印尼群島,涵括印度、巴基斯坦、中國、印尼、緬甸、阿曼、斯里蘭卡、孟加拉、坦尚尼亞等國家的政治、歷史、文化,卡普蘭認為這塊充滿能量與前景的地區,將對美國以及世界的未來產生重大的影響。

本書不同於同類談地緣政治或外交政策的書籍,作者卡普蘭親身走訪季風亞洲諸國,深入考察風土民情,也專訪多位關鍵人物,然後以報導文學的遊記形式呈現,目的是帶領讀者走入未來百年人類歷史發展的下個核心。

getImage
Photo Credit: 馬可孛羅出版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