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德國新總理蕭茲二度與習近平通話,梅克爾的「對中務實路線」能否延續?

德國新總理蕭茲二度與習近平通話,梅克爾的「對中務實路線」能否延續?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試圖在德國新政府起頭,趕緊抓住中、德關係的主導方向,藉著梅克爾尚未人走茶涼前,欲與蕭茲建立如同與梅克爾般的中德領導人交情。

蕭茲當選後對中國態度

12月8日,德國新任總理蕭茲(Olaf Scholz)正式就職。蕭茲過去曾任德國副總理、財政部長和漢堡市市長。過去曾任副總理(2018 - 2021)的他,對德國先前的中國政策應當熟悉。而財長經歷(2018 - 2021),也讓他了解中國在經貿上對德國的重要性。

此外,先前當過德國漢堡市長(2011年 - 2018年)的蕭茲,當時也相當支持與中國合作。綜上因素,預期蕭茲很有可能延續梅克爾(Angela Merkel)對中政策的立場,採取「務實」為主的態度。

德國《經濟週刊》(Wirtschaftswoche)於12月5日的報導指出,蕭茲曾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傳話,表示他將延續前總理梅克爾的務實路線,並支持《歐中全面投資協定》(EU-China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 CAI)的簽署。

當時報導引述一位不具名的歐盟外交官透露,即將接任德國總理的蕭茲,10月份時曾透過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向習近平傳話,表示上任後將延續梅克爾的務實路線,而柏林外交圈也證實此事。

蕭茲還表示,他支持歐盟與中國簽訂投資協定,並會約束自由民主黨(Freedom Demoratic Party)和綠黨(Green Party)這兩個聯合執政夥伴。前述兩黨都認為該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態度。

報導還透露,梅克爾當時擔心自己的務實路線無法延續。一名德國政府發言人證實,9月大選後,梅克爾曾和勝選的蕭茲討論中國政策。知情人士披露,梅克爾向他表達了對未來中國政策的憂心。

而蕭茲的當選和對中政策路線,或許最符合北京的胃口。《德國之聲》過去報導就指出,由於中國希望梅克爾的中國政策能被延續,相較長期對中態度強硬的綠黨、自民黨,中國更希望社民黨的蕭茲或基民盟的拉謝特能當選,因中國希望德國對中國的政策,能有連續性。

蕭茲接中國習、李賀電

據《BBC》於12月8日的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俄國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等多個國家領導人,紛紛向蕭茲出任德國新總理表達祝賀。

據《中國人民網》公布的新聞稿,國家主席習近平除在電話中強調中德間的《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以及雙邊合作溝通外,他說:「我高度重視中德關係發展,願同你一道努力,以明(2022)年兩國慶祝建交50週年為契機,鞏固並深化政治互信,拓展各領域交流合作,推動中德關係邁上新台階。」

總理李克強則稱:「中德關係已成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我期待同你建立並保持良好工作聯繫,進一步鞏固政治互信,充實《中德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內涵,推動中德友好互利合作,再創佳績。」

德外長、防長、海軍司令與總理對中路線有落差?

德國新任外交部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同時也是綠黨黨魁的她在12月3日接受德國《日日新聞報》(Die Tageszeitung)採訪表示,她將對中國採取強硬的立場。

貝爾伯克說:「討論氣候變遷和疫情時,中國是夥伴;不過,歐洲是跨大西洋民主聯盟的一員,與獨裁統治的中國處於『制度競爭關係』。德國未來將與民主夥伴追求戰略性合作,捍衛共同價值和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先前幾年質疑德國經貿上過度依賴中國的聲浪逐年上升。對此,她在受訪時特別強調:「歐洲不應小看自己,可以多利用共同市場這根槓桿,不過前提是德國身為歐盟最大國,不能再像過去一樣只顧自己的中國政策,而是27個成員國同心協力,追求一致的中國政策。」

德國國防部長蘭布雷特(Christine Lambrecht)上任後外國訪問首站,即造訪立陶宛,探視駐紮在這個波羅的海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國的部隊,這也是她上任後首度海外訪問。

蘭布雷特這次來訪,正值俄羅斯在與烏克蘭接壤的邊界部署數萬軍隊,立陶宛和另兩個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都對地區安全感到擔憂。

另外,在德國是否抵制北京冬奧的立場上,貝爾伯克表示不排除抵制。她指出:「我們應更密切觀察這場奧運。各國政府有不同應對方式,我們肯定會在接下來幾週內討論。」這也意味著,德國還未敲定是否抵制冬奧的立場。

12月初公布的《聯合執政協定》中,在對中關係的架構中,《執政協定》提到:「我們希望且必須在夥伴、競爭及制度性對手的結構下,建立對中關係。在人權和國際法基礎上,我們在任何可能的領域尋求與中國展開合作。我們希望在與中國日益增加的競爭中,擁有公平的遊戲規則。為了在與中國的制度性對手關係下,實現我們的價值和利益,我們需要建立一致歐盟對中政策框架下,內容廣泛的中國戰略。」另外,內容也強調德國與歐盟的對中政策,要與美國進行跨大西洋的協調,與同理念的國家合作,以減少戰略依賴性。

其中引起台灣關切的內容提到:「台海現狀只有通過和平方式,及在兩岸均同意的情況下才能改變,在歐盟『一中政策』下,我們支持民主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再者,《執政協定》中又說:「將中國尤其在新疆地區的侵犯人權行為納入討論話題。在香港的一國兩制原則必須再次得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