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非法玉石礦場坍塌釀4死,軍方利益造就剪不斷的「血玉」產業鏈

緬甸非法玉石礦場坍塌釀4死,軍方利益造就剪不斷的「血玉」產業鏈
Photo Credit: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緬甸再度發生採礦區山地坍塌事件,這次造成死亡人數4人。緬甸媒體報道揭露軍政府在採礦業背後大獲盈利,不注重礦工人權。

緬甸北部克欽邦(Kachin)一個非法玉石開採區22日發生山體崩塌,目前累計4人死亡,80餘人仍下落不明,但官方表示確切數字有待確認。現場約200名志願搜救人員參與救難,一些搜救人員乘船到湖中打撈屍體。

山地崩塌發生在當地凌晨4點左右,據搜救人員的描述,帕坎地區(Hpakant)的一座30米高的山丘因傾斜的土壤及岩石的重量增加地形壓力,將地面推向附近的湖內,導致多人被捲入。消防局隊長也告訴路透社,「失蹤人數難以估計,但他們生存的機率很小。」參與搜救的民間團體預計,可能有多達100人被埋在採礦廢料之中。

事發當天,多名搜救人員冒著大霧及豪雨進行救災工作。一名搜救人員說明,他們正用吊鉤尋找湖內的屍體,「如果我們沒有撈到,屍體過幾天就會自然護出水面。」《克欽新聞》報導指出,現場有40多名家屬正等待搜救結果,25名獲救人士已經送往醫院。也有搜救人員表示,估算失蹤人數遇到困難,因為一部分家屬不願承認親屬在場,獲救者也不配合供出名字。

帕坎區發生的礦場崩塌事件並不罕見,緬甸媒體報導上週末也發生的山地滑坡事故,造成6人死亡,而在2015年11月發生的坍塌事故造成110餘人喪生,2020年7月因暴雨的坍塌事故也釀成170餘人身亡。

腐敗政府下的礦石產業

緬甸北部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除了玉石還包括木材、黃金、琥珀等資源。世界至少有90%的玉石由緬甸生產,大多數來自帕坎區。「全球見證」(Global Witness)保守估計,緬甸的玉石開採年產值約 3.46億至4.15億美元,幾乎佔該國 GDP 的一半。報告發現,大部分收入都流向了軍方和附屬公司,每年至少賺取10億美元。

緬甸軍政府2月掌權後,禁止帕坎地區的採礦工程直到明年3月。但疫情造成人民的經濟壓力,迫使大批移民走上非法採礦的道路,將自身暴露在管理不當且十分危險的工作環境中。全球見證報導指出,非法採礦行業一直為腐敗的軍政府、軍政府旗下公司、武裝團體及民兵帶來財富,透過向礦工收取費用的方式賺取盈利。報導也相信,軍政府最高領導人敏昂萊及家屬也從中獲利。

資深活動家漢娜.欣德斯特羅姆(Hanna Hindstrom)說,「此災難是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提醒,在帕坎的玉石礦中,生命往往僅次於利潤。」他也補充道,軍事政變摧毀了緬甸玉石行業,緬甸在這方面亟需改革,「不能允許軍方將危險的非法玉石行業作為國家金融主要輸出,這會令克欽邦及全國人民付出生命的代價。」

全球見證也稱緬甸軍方正控制著該國數百萬美元的寶石產業,他們揭露全球向緬甸購買寶石的零售商如Walmart及Intercolor甚至不知道他們正在資助這種不道德產業,因為多數珠寶商沒有足夠的調查措施來確保購買的珠寶來源。因此他們建議國際機構、珠寶委員會、緬甸境外珠寶公司應優先考量人權,購買前應做好充分的調查,並停止向軍政府旗下的珠寶公司購買珠寶。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駱芷萱

核稿編輯:杜晉軒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