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核廢料比鄰40年:25.5億元是補償金,還是買斷蘭嶼人世世代代的命運?

與核廢料比鄰40年:25.5億元是補償金,還是買斷蘭嶼人世世代代的命運?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自1982年起,一桶桶核廢料遷至台灣離島蘭嶼,是台灣唯一的專門的核廢料貯存場。德國之聲在台灣公民投票前夕走訪蘭嶼,聆聽當地人對核廢料及核能的真實告白。

文:李宗憲、李澄欣

蘭嶼島上,依山傍水的小學的教室裡,傳出有關核廢料的討論聲,有學生說「我爸爸在那邊(貯存場)工作」、也有人問「為何要把垃圾放在這?」、「放月球呢?」。朗島國小四年級的學生的童言童語,問出許多政府、專家學者都難以回答的問題。

授課老師周家輝(Syaman Walamen)這門藝術課上,透過一張張老照片,向學生講解島上長輩反核廢的抗爭史,抗議至今仍未停歇,照片中的示威者的訴求-將核廢料貯存場遷出蘭嶼,仍未獲得台灣政府明確的回應。

他表示,在教育現場談核能及核廢必須客觀公正、不帶立場,希望能帶學生思考核廢議題,像是作為生活在島上的公民,要如何面對這塊土地上的問題。但就個人立場,周家輝直言:「這東西本來就不應該在蘭嶼了,本身錯誤的政策就是欺騙我們族人,我們希望它離開,但這三十、四十年了都沒有離開。」

他所指的是當年核廢料存貯在蘭嶼的決定並未取得居民同意。今年38歲的周家輝對德國之聲坦承,教了近十年相關課程,「有點無奈、無力」,因為核廢一直存在。 「我在教學的時候看不到盡頭,但是我還是必須有責任,必須要讓孩子知道核廢料在這邊,我們有什麼方法面對它。」

「那個抗議的人是我阿公——郭建平」

朗島國小教室的電視螢幕上,有一名頭綁布條、面目猙獰,站在官方代表面前的達悟族人,四年級的郭宇帆(Si Mangamed)舉手說:「那是我阿公。」他的爺爺郭建平(Shaman Fengayan)​​是蘭嶼第一代反核廢抗爭者,許多反核廢的抗議場合都有他的身影。

郭建平一生大半輩子都在與核廢料抗爭,他在蘭嶼家中接受德國之聲的專訪,數度情緒激動。他批評台灣政府,當年台灣依靠核能發展經濟,但達悟族不僅沒有享受到,還把最壞的東西(核廢料)丟到我們家來,「如果這不是不公義,還有什麼比這個不公義。」

宛如找到宣洩的出口,抗爭了數十年後,郭建平把對台灣中央政府的憤怒全部宣洩出來。 1982年核廢料運往蘭嶼時,台灣仍處在國民黨威權統治的戒嚴時期,政府對人民的言行活動會進行監控,因此還是大學生的郭建平,就因常參加反核運動而遭到老師、國民黨部、鄉民代表檢舉。

他說:「
我家這裡還有警察的信箱,假借巡視社區順便監視我在幹嘛。」畢業後,他放棄了到澳洲攻讀民族學的留學夢,決定留在自己的土地繼續抗爭,沒想到這一抗爭就長達40年,整個青春都在與政府對抗。

年近六旬,講話仍鏗鏘有力,郭建平說在台北、蘭嶼搞(反核)運動,最大的感受是台灣無論換哪一個政黨,從來不把達悟族當人看,遑論作為人的公平正義。 「你滿口謊話謊言,或是不把人當人看的傲慢也好,我們無言以對。當初台灣政府為了運送核廢料而興建港口,欺騙達悟族把核廢料說成魚罐頭,稱漁船進來可以加工漁獲。」

對政府不信任

針對核廢料偽裝成魚罐頭的說法,台灣電力公司駁斥是「以訛傳訛」,並公佈當年報紙明確寫道「我核能電廠廢料將存貯蘭嶼地區」,強調並未欺騙居民。但郭建平解釋,當年達悟族大部分都不識字,並說:「連中文字都不認識,根本看不懂你寫什麼」。

台灣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放射性物料管理局在其官方網站稱,蘭嶼龍門地區因地形封閉(三面環山,一面向海)、5公里範圍內無民眾居住等諸多優點,經學者專家審慎評估後,決定於該地設置低放射性廢棄物貯存設施,該貯存場有23座貯存壕溝,共可存放13萬3728桶低放射性廢棄物。

郭建平不斷嘆氣說,即使抗爭那麼久遠的時間,從20幾歲到快60歲,仍在和政府辯論,「許多辯論過的人都已經往生了」。現在他只期待有生之年能看到核廢料貯存場遷場。

蘭嶼出現偷竊(1)
Photo Credit: 中央社

他說:「我希望我的孫子永遠不要再面對現在我們面對的這個狀態,我也盼望我的子孫不會再有核廢料的威脅,我們正在努力解決這些事情,不是為了我們這個世代,也是為達悟族整個世代的人在鬥爭。」

抗爭持續,也似乎看到曙光。台灣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2021年6月表示,台灣電力公司最晚必須在2029年將核廢料遷出,但蘭嶼大多數的居民卻不再信任政府的承諾,因為至始至終從未看到遷場的具體細節,核廢料要移至哪裡也未定案。

罹癌與核廢有關?

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的資料顯示,1991年蘭嶼核廢料貯廠發生輻射外洩事件,三年後,蘭嶼的核廢料有四千多桶發生鏽蝕,都讓蘭嶼人感到憂心,特別是當身邊的人一一罹患癌症。

謝來光(Si Ngahephep)的姊姊就是其中之一,她向德國之聲表示,她的姊姊曾被發現有輻射殘留,但並未有明確的數據證明,後來進一步檢查,約七年前確診罹患乳癌,需要動手術及接受化療,心情非常沉重。

核輻射是否會引發癌症,台灣原能會官網明確指出,「輻射曝露的確會引起腫瘤或癌症發生機會或風險的增加,但並非所有的腫瘤或癌症均為輻射曝露所引起」。而台灣電力公司官網根據以往蘭嶼地區之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指出,「並未發現居民癌症罹患率有異常現象」。

這樣的說法,謝來光無法接受,也不相信島上各地的環境輻射監測指數,並說:「我們很難證明是核廢料導致大家生病,政府在轉型正義後,並沒有要想要把(罹癌)這個數據公佈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