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同富裕」開啟北京央企出走潮:總部遷移首要考慮中西部,「東西均衡」縮小貧富差距

中國「共同富裕」開啟北京央企出走潮:總部遷移首要考慮中西部,「東西均衡」縮小貧富差距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推動產業重組,央企開啟一波出走北京潮,今年以來陸續有第7家央企總部搬離,專家強調,中國東西區域發展要均衡,未來3年將成為北京央企密集出走期。

中國強化共同富裕,推動產業重整,開啟一波北京出走潮,截至今(2021)年12月27日,已有7家大型央企決定離開,往北京外或中西部落戶。中國國資改革專家李錦強調,未來央企除了要考量經濟發展外,還要更注重「東西均衡」,未來3年將成為北京央企密集出走期。

中國產業重組,央企掀出走北京潮

中國為了境內「東西平衡」,將加速央企總部疏解出北京。12月25日國資改革專家李錦對外指出,央企的新總部落地時,除了要考慮經濟發展,更要注重區域平衡。

中央直屬企業(簡稱央企):央企直接由國資委員管理。央企都是全國所有制企業(簡稱國企),而國企未必是央企。央企都是中國都是各行的領頭企業,例如:中國石化、中國石油等,規模極大多為壟斷型企業。

他認為,此次央企總部遷移首要考慮中西部,並且啟動大企業帶動地方的戰略,藉機會調整中西部經濟結構和布局,強化西部發展,縮小東西區域差距,而未來3年內將是密集遷出期。

中國媒體《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指出,央企離開北京的腳步明顯加快,今年已經有7家大型央企決定離開。北京外落戶的央企,包含:中國稀土集團、中國電器設備集團、中國星網集團、中國石化控股,以及選擇外遷的中國電子、中國船舶和三峽集團。

李錦告訴《每日經濟新聞》:「我認為央企過度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未必合適,對總部落地上海的央企數量要控制,天花板應該在10家左右,中西部要驅動,東北則要穩」。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學者石碧華日前撰文強調,中國自改革開放後,將邁入協調發展的階段,促使成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也是未來中國變動的大趨勢。

科技、軍工有關的央企總部仍留北京

李錦認為,一部分和科技、軍武工業有關的央企,仍會留在北京外,更多的央企會轉移到雄安,尤其是資源能源型的企業,另外的央企則會跑到其他市場。另外,他對東北下了評語,東北是糧倉的定位,代表中糧、中儲糧及中農等央企遷入機率大。

企業搬離事小,但是人員安置卻是問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央企職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若不願意外調,將留在二級單位或者分中心。

《關鍵評論網》詢問從北京來台灣讀研究所的中國留學生David表示,在中國要進入央企工作必須要有好幾輪的面試,包含初試、複試還有終試,特殊的企業甚至要4輪才有可能進到裡頭工作。

他說,過去幾年許多他這輩的年輕人,比較不願意到央企工作,雖然薪資穩定但是薪水和外企還是有差別,不過近來卻發現身邊朋友圈也開始聽聞要到央企或者國企上班的聲音。

David說,這可能和房價有關係,據他朋友和他分享,在某些央企中有機會以便宜的價錢買到一套房子,而且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經費」可以使用,也不失為一個穩定的好選擇。

至於面對央企搬離北京潮,是否會改變年輕人進入央企的想法,他回答,主要還是看「福利」,像是額外的加給、補助之類。他也贊成央企為了區域發展考量央企在各地落戶,他說中國還是要走向共同富裕,縮小貧富差距,這些對人民都是好的。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