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政治黑手伸入香港各大學聯手清除六四記憶,卻始終說不清構成什麼「法律風險」

政治黑手伸入香港各大學聯手清除六四記憶,卻始終說不清構成什麼「法律風險」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香港各大學已面臨「紅」與「專」的動盪問題,所有的學術研究與產出都必須臣服於中共的指導意見,下世代的香港青年族群,不但在中、小學階段要接受政治認同的洗腦,大學教育也失去多元思辨的可能,成了為中共擦脂抹粉的工具。

繼香港大學移除「國殤之柱」後,香港中文大學、嶺南大學也跟進拆除「新民主女神像」及「六四浮雕」,這些藝術品都象徵香港大學對於民主的開明形象,同時也具有對於「六四天安門事件」的歷史意義,如今都已在香港大學校園中「被消失」。顯然這是大學精神的自我墮落,也是中國獨裁「政治黑手」再度伸手迫害「大學自治」的例證。

拆了象徵民主的印記,自我閹割學術自由

在於除了有英國殖民留下來的法治文明,也因為社會深受國際化的影響,「自由開放」一直是許多人的香港印象,不只深受國際社會肯定,同時也是香港各大學能名列全球前茅的關鍵所在。

不過,香港已經今非昔比。中共不容在香港播下民主種子,香港特區已沒了「特」,「一國兩制」已是陌路,「內地化」是香港的宿命,扮演社會進步的大學教育將淪為國家機器的洗腦之地,如今香港各大學高層自命「政治正確」,「學術自由」就此銷聲匿跡。

1997年香港回歸,鄧小平立下「港人高度自治」、「五十年不變」的祖訓,如今變了調,或許是國際社會刻意忽視中共可能毀諾的風險,也可能是香港社會沒有看清「獨裁」與「民主」根本水火不容的事實。但無論如何,香港確實已走在不歸路,社會大眾被壟罩在以「國家安全」為名的政治肅清之中,原本還可以被期待的「有限民主制度」也遭破壞。

推遲一年多立法會改選才剛落幕,沒有意外的結果,反民主派沒有席次,只有一個「非建制派」議員的立法會,沒有監督制衡的「愛國者治港」,服膺於中共管控下的政治領導。

有人說,這是中國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在香港的試驗,北京當局強力懲治香港的手法,不會只是「限制參政權」,「愛國愛黨」的意識被內化到教育體系之中,各層級學校都被要求開設「愛國政治教育」,符合「全過程」的統治意義。

讓人感慨的是,香港各大學也被納入「整頓」的對象。

中共要全過程控制香港,大學向下沉淪

此情此景並不陌生,19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將會在香港被複製,可想而知,香港各大學已面臨「紅」與「專」的動盪問題,所有的學術研究與產出都必須臣服於中共的指導意見,下世代的香港青年族群,不但在中、小學階段要接受政治認同的洗腦,大學教育也失去多元思辨的可能,成了為中共擦脂抹粉的工具。

未來,香港「大學自治精神」蕩然無存,整體政治發展瀰漫著的一元化氛圍,許多研究單位必須仰賴來自政府資源的挹注,難再維持客觀、多元的特性,更遑論大學對社會反省的號召力將弱化,淪為傳達黨國意念的平台。可以大膽預測,將會有更多學者專家選擇遠離香港。

香港大學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民主自由」是學術研究的必要條件,也是大學教師與社會鏈結的關鍵所在,倘若大學只會照本宣科,以及關起門來做實驗,大學與社會的鏈結關係勢必會被切斷;然而,中共從不樂見大學過度自治,只要看看一百多年前由知識分子發動的「新文化運動」,帶動中共在1921年的成立,北京當局自然對香港大學有所戒心,壓制以防歷史重演。

持平而論,香港主要大學拆除象徵民主的藝術品,並沒有經過校內充分的討論,完全由校方高層拍板決定,不只是要消除香港青年族群的「六四記憶」,更是要發揮殺雞儆猴的效果,尤其以「構成法律或安全風險」為由進行破壞,這完全是校方為了表現政治正確的自我審查。試想,何謂「構成法律風險」?難道是因為該藝術品的展示有違「港版國安法」?還是因為「民主討論」將可能讓中共政權有危險?必須從形式上來排除任何可能挑戰中共統治地位的變數,不惜箝制大學生的獨自思考能力,至少抑制反動勢力持續蔓延。

可悲的是,香港社會對此事件多噤聲不語,學術界也多低調不願出聲,風聲鶴唳的香港已失去「關注中國」的勇氣,更不用說大學的「理性批判」將逐漸消失殆盡。

當香港各大學陸續表現出向中共忠誠的行為後,要喚回「大學自治」靈魂根本不可能,除非中共政權出現危機,否則將繼續扮演輔佐獨裁的角色。問題是,這些大學也喪失了自省能力,當大學排名一再追逐數字化的期刊引用量及論文發表量時,理想與使命淹沒在功利化的學術市場裡,向下沉淪已是必然的結果。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