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2021台灣年度藝文展覽回顧:台灣美術、療癒與科技,三組關鍵字交匯的瞬間

2021台灣年度藝文展覽回顧:台灣美術、療癒與科技,三組關鍵字交匯的瞬間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又過了一年,全球疫情仍無法在2021年結束前就畫下休止符。不過,綜觀一整年的藝文狀態,疫情並沒有澆熄人們對藝術的熱愛,反而在解封之後成為美術館迎來更多的參觀人潮的理由之一。

寒冷的冬天降臨,2021年已在不知不覺中來到尾聲。今年的5月中旬,各地美術館與展演中心因疫情而被迫暫時關閉。七個月之後,這些場所早已恢復了平日的熙攘熱鬧,迎來觀眾的佇足與到臨,彷彿抹去了疫情來過的痕跡。

對美術館與館方人員而言,2021年是舉步維艱的一年,但也是他們展現專業能力與創意的最佳時候。對觀眾來說,2021年既是文化協會創立100週年、許多重要台灣藝術家展覽的開辦時刻,也是領略過往許多藝術大家絕代風華的一年。許多切合時宜的展覽也在2021年這個變幻莫測的環境中,給予大家重新省思自我的喘息與療癒空間。

「2021」即將成為過去,並隨著倒數計時而幻化成永恆。在對新的一年充滿期待的氛圍裡,且讓筆者以三組關鍵詞彙:「台灣美術」、「療癒」、「科技」,與讀者一起重新回顧這令人難忘亦值得被紀錄的2021年。

重建台灣美術史:何謂台灣藝術?美好時代中的百花齊放

「知道過去怎麼走過來,其實你才知道要往哪裡去。」——前文化部長鄭麗君。

自2020年底在北師美術館舉辦的展覽《不朽的青春──台灣美術再發現》開始,「台灣美術」儼然成為近年來重要且具有影響力的美術館重頭戲,能夠驅動大批民眾到美術館欣賞在地藝術家的藝術珍品,或激發民眾對在地藝術史的好奇,像是北師美術館展覽團隊今年在募資平台上販售的《不朽的青春──台灣美術再發現》展覽畫冊就超過4200冊,創下相當驚人的購買成績。

而2021年以「台灣美術」為主題拉開序幕的是於3月20日在國美館盛大開幕的《海外存珍──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2021/3/20-6/27)。這場特展呈現了順天堂創辦人許鴻源博士,無償捐贈給台灣社會的652組作品中的230餘件藝術品,近乎完整地將台灣一個世紀的重要藝術史展現在世人面前,於是在開展之初便引起學界與藝文界的關注與迴響。

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記者會(2)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文化部次長蕭宗煌( 圖)出席《海外存珍──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

在文化部「重建台灣藝術史計畫」[1]的支持下,這652件藝術品也將在未來成為台灣民眾的記憶拼圖,在藝術家們展現的時代精神下回應「何謂台灣藝術?」的主體性問題。

同時,2021年也是台灣文化協會[2]的一百週年紀念。文化部為了慶祝這個在台灣歷史上相當重要的篇章,很早便以「百年追求」為主題結合各地美術館、博物館規劃籌辦了精彩的系列活動

國美館也為此在3月20日推出《進步時代──台中文協百年的美術力》研究展(2021/3/20-6/20),展出藝術大師李石樵、陳植棋、陳澄波、顏水龍等人的作品以及林獻堂的親筆日記,透過藝術家的視角與仕紳的書信手稿,窺探台灣藝術在日據時期中的變革與發展。

而北美館也在10月2日舉辦《走向世界:台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特展(2021/10/2-11/28),呈現1920至40年代台灣藝術家與攝影家的著名作品,帶領觀眾回到那個文化覺醒的時代。郭雪湖著名的《南街殷賑》、林玉山的《雙牛圖》、陳進的《手風琴》,甚至是彭瑞麟的攝影《太魯閣之女(漆金版)》等等都是特展的重要展品。

才剛開幕的北師美術館《光——台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特展(2021/12/18-4/24)彷彿為台灣藝術2021年的盛事迎來了高潮。黃土水入選日本帝展的雕像《甘露水》,睽違數十年後再次驚艷世人。蚌中少女堅毅從容的姿態,跨越了時空限制,像是展現了台灣人民在不同情境下追求自主的精神力量。

黃土水「甘露水」北師美術館將展出(2)
Photo Credit: 中央社
《甘露水》

除了文協百年的相關展覽之外,各地美術館也為在地民眾帶來了精彩的藝術家紀念展,像是高美館經2年籌劃,為紀念在地爐主李俊賢館長而於5月舉辦的《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5/8-9/12),或是國美館與台東池上穀倉藝術館為紀念藝術巨匠席德進逝世40週年而分別規劃的《茲土有情──席德進逝世四十週年紀念展》巡迴展 (2021/8/21- 2022/3/6)以及《歷史就是我們自己──席德進》特展(2021/9/10-12/12),都為民眾展現了台灣近代藝術史中關鍵的一頁。

撫慰與省思:在分裂與差異中綻放的療癒之花

「我們希望能夠找到可以真正重啟對話的可能性,並以一種趨近的價值共存。而不是我了解你,我也尊重你的不同,但是我們繼續過著各自的生活。」——高美館館長李玉玲。

「氣候變遷」、「自然災害」、「性別議題」、「勞動權益」,再加上近年來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等都是全球各地如今必須攜手面對的社會難題。而在紛亂的大環境中,藝術家往往以自身的觀點創造出獨一無二的作品,並為民眾帶來思考與心靈上慰藉。

知名日本藝術家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為了感謝台灣民眾對日本施予的援手,從今年3月起在台灣北中南各地舉辦3場《奈良美智特展》(2021/3/12-2022/2/13),展出53件創作生涯中的重要作品,其中《月光小姐 Miss Moonlight》更是首次在海外展出。其次,奈良美智也特別為台灣創作了幾件作品,像是《朦朧潮濕的一天 Hazy Humid Day》亦是成為第二場巡迴展的主視覺。

奈良美智記者會09
Photo Credit: ©YOSHITOMO NARA/圖片提供:文化總會
奈良美智記者會

北美館也在今年與日本森美術館合作,在5月夏季舉辦了《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特展(2021/5/1-10/17)。塩田千春(Chiharu Shiota)身為日本重要的當代藝術家,藉由作品表達人的內在情緒,將難以言喻的心情與關係轉換成各種形式的藝術作品,其中最撼動人心的是她以毛線、繩子、鋼絲、金屬框等媒材創作的《不確定的旅程》、《去向何方?》、《靜默中》等,在千絲萬縷中勾勒出她思緒與內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