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城市論壇-下】打造疫後韌性城市,須強化永續民主和無懼的跨國合作

【韌性城市論壇-下】打造疫後韌性城市,須強化永續民主和無懼的跨國合作
Photo Credit:桃園市政府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桃園市政府與財團法人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於2021年12月13日共同舉辦了「韌性城市論壇」,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針對疫後城市民主人權發展、城市外交職責與國際合作進行深度討論,盼透過各國經驗分享一起克服全球面臨的疫後挑戰。

隨著國際疫情快速變化,城市在民主人權發展、城市外交職責及國際援助面臨重大挑戰。城市層級的政府應如何擴大社會安全網,納入弱勢族群、確保人權與民主價值?政府又該如何與公民社會合作,處理資源分配不均問題,並提出更有效的跨國合作機制,以打造更具韌性的疫後未來?

桃園市政府與財團法人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於2021年12月13日共同舉辦了「韌性城市論壇」,並在「以良善治理打造參與式民主城市」主題中,邀請駐美代表處前政治組組長趙怡翔擔任主持人,與談人包括捷克布爾諾市市長凡寇娃(Markéta Vaňková)、勞動部政務次長王安邦,美國在台協會政治組組長裴德禮(Brad Parker)、印度發展中國家研究與資訊系統智庫主任查圖維狄(Sachin Chaturvedi)、捷克歐洲價值安全研究中心智庫主任楊達(Jakub Janda)、印度外交部前顧問,胡莎娜(Sana Hashmi)及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副教授安娜(Anna Rudakowska)等專家學者,一起討論疫後城市發展中推進民主和人權的經驗與展望。

創造永續民主,須提升公私合營動能

在現代民主發展中,為了緩和社會各階層的衝突,讓全民做出意義性決定,公民直接參與公共政策的討論聲浪日益升高。以歐洲為例,目前捷克布爾諾市(Brno)參與式預算計畫已進行第五年,提案總數848件,計畫總值超過860萬歐元。凡寇娃市長分享,今年預算可以支持至少11個大型預算,過去計畫包含建造觀景平台、親子遊戲區規劃、癌症家庭孩童相關計畫等。

來自波蘭的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副教授安娜也分享兩個參與式管理的前提:確保地方民主價值,並於計畫規劃初始到執行階段都廣納多元利害相關人的觀點。她認為和政府及NGO的合作能協助提供知識給民眾,輔助提升對政府的信任。

20211213-331

螢幕上為捷克布爾諾市市長凡寇娃(Markéta Vaňková)/Photo Credit:桃園市政府 

在台灣經驗分享的部分,桃園市政府勞動局106年推動移工參與式預算得到IOPD(The International Observatory on Participatory Democracy)的「公民參與最佳實踐獎」,是亞洲唯一獲獎的民主國家。勞動部政務次長王安邦表示,民眾對於不熟悉的文化難免會有刻板印象,他希望能持續透過參與式預算計畫,讓台灣民眾和移工朋友,或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更認識彼此,創造和平共同生活的友善城市。

美國在台協會政治組組長裴德禮表示,在參與式民主發展上,台灣是美國合作版圖中非常重要的夥伴。他強調,政府有責任讓公民團體成為推動民主發展的重要角色,且必須從地方層級出發;印度發展中國家研究與資訊系統智庫主任查圖維狄也表示,每個國家的永續和良善治理都有獨特的面向,印太區域的運作著重提升強化各國城市的韌性,大家須持續思考如何推動參與式民主、提升公私合營動能,並促成跨國合作,順利建立韌性城市。

20211213-369

美國在台協會政治組組長裴德禮(Brad Parker)/Photo Credit:桃園市政府

多國群起,就能共同改變國際局勢

捷克歐洲價值安全研究中心智庫主任楊達也強調城市國際參與的重要性。他舉例,捷克首都布拉格市長和市議會研議取消和中國合作備忘錄,並和台北簽訂姊妹市合約,雖然造成歐洲政局很大的爭議,但布拉格也向世界證明自由民主是繁榮的重要基礎,未必需要懾服於經濟和政治上的報復性威脅。他呼籲歐洲各國和台灣合作,雖然需要在政治上付出代價,但就如同立陶宛和布拉格,多國群起就能共同改變國際局勢。趙怡翔也回應,不僅捷克市長在台灣成為了一名「英雄級人物」,面對威權威脅,公民社會也因此出現了更多元的討論。

印度外交部前顧問胡莎娜也說,雖然印度和台灣未發展具體「城市外交」,但新南向政策提供了許多可促進雙邊關係的契機,兩者可相輔相成。她也鼓勵印度、中國、印度和台灣的相關政策都持續發展。她建議,台灣城市可努力促成和印度城市締結關係,例如桃園市可和印度諾伊達(New Okhla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uthority, NOIDA)合作。另外她也解釋到,諾伊達工業區約佔印度工業投資的五分之一,與桃園工業發展有許多相似之處,也是日本近年來著重合作的地區之一。胡莎娜提到,台灣於全球疫情中捐贈醫療物資之舉成功促進國際對台灣的了解,也樂於看到和印度的城市外交能幫助雙邊關係進行更多的合作模式。

在論壇中,裴德禮指出,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於近期剛舉辦完成的民主峰會中強調,良好的「永續民主」發展等同於為國家建立更強的韌性,對於桃園市參與式民主的蓬勃發展,他樂觀其成。他也期待世界各國能合作分享經驗,透過民主價值的傳遞,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具體克服全球面臨的疫後挑戰。

20211213-366

由左至右依序: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副教授安娜(Anna Rudakowska)、印度外交部前顧問胡莎娜(Sana Hashmi)、捷克歐洲價值安全研究中心智庫主任楊達(Jakub Janda)、印度發展中國家研究與資訊系統智庫主任查圖維狄(Sachin Chaturvedi,視訊)、美國在台協會政治組組長裴德禮(Brad Parker)、勞動部政務次長王安邦及駐美代表處前政治組組長趙怡翔。/Photo Credit:桃園市政府

延伸閱讀

本文章內容由「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