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清爽薄鹽的「台灣流日式拉麵」急速增加,堅持道地重鹹味的日本拉麵店面臨經營抉擇

清爽薄鹽的「台灣流日式拉麵」急速增加,堅持道地重鹹味的日本拉麵店面臨經營抉擇
鷹流台灣本店|Photo Credit: 山路力也 / nippon.com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日本擴展到海外的拉麵。其中,在最早掀起拉麵熱潮的臺灣,有許多來自日本的知名拉麵店紛紛進駐,然而,近年卻出現不同局面,不少店家開始追求獨自風格的拉麵,考驗日本風的「日式拉麵」的真正價值。

台灣人的Kimi原本就喜歡吃麵,2010年吃到「豚骨屋」的拉麵時大受震撼,一個月就光顧了30次左右,深深為之著迷。在那之後,對日本拉麵產生興趣,也會專程飛到日本吃拉麵,有時甚至停留三個月之久,到處品嘗日本拉麵,是不折不扣的死忠拉麵迷。

在台灣開店的日式拉麵店裡面,他特別喜愛的除了「鷹流台灣本店」以外,還有「拉麵凪」、「五之神製作所」、「山嵐拉麵」。不只是台灣,他也三番兩次地造訪日本,和日本拉麵店的老闆有所交流。他提到最近台灣的拉麵正在發生變化。

「我個人偏好日本拉麵的味道,但是最近出現越來越多台灣流的拉麵,在口味和選用的食材上迎合了台灣人的喜好,強調清爽薄鹽的湯頭,還有連上面的配料也是日本拉麵不會出現的東西,擺盤也不同,這和我喜愛的日本拉麵相差甚遠。」

鷹峰也同樣對此感到憂心忡忡。但是,那是來自台灣人的個性,是從踏上台灣土地開始就有的擔憂。

「店家也好,客人也好,台灣人的個性不拘小節。比起使用上等食材、費時費工的製作,店家會優先選擇輕鬆簡單製作就可以上桌的,客人也不會太過要求,覺得快速、便宜就好。有些員工修業三個月左右,學過一輪了,就出去自己開店,或者是修業很久的員工也不按照你教的方式去做。在我的店裡,經過多年修業後可獨當一面的人,明明可以手工製作出美味的麵條,但在自己的店裡卻不捍麵。因為他知道即使如此耗費工夫製麵,付出的努力也無法傳達給客人知道。」

2021年11月底,鷹峰決定收掉創始店的「鷹流台灣本店」。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仍有不錯的銷售量,但以目前的員工來講,他認為已經難以維持本店的品質,因此忍痛做出關店的決斷。今後除了繼續強化「鷹流東京醬油拉麵蘭丸」等既有的品牌以外,並且打算推出新的品牌。

考驗今後「日式拉麵」的真正價值

在日式拉麵熱潮中誕生的「台灣流日式拉麵」急速增加,當然以拉麵迷為始,喜歡道地日式拉麵的人不在少數,但是有許多在湯頭和麵條上投入心力、不惜昂貴成本的日本拉麵店,也因為不划算,才幾年就不得已退出台灣。現在,日本拉麵的真正價值在台灣正面臨考驗。

即使移居台灣,但鷹峰也會定期回日本,接觸最新流行的拉麵,不斷升級對拉麵的感受度。這十年間,他想向大家推廣正宗的日本拉麵而選擇在台灣努力,這樣的初衷至今不曾改變。

「在日本,因為拉麵熱潮的關係,所以拉麵的技術格外進步,味道也不斷提升。依現在的情形看來,台灣的日本拉麵已停止成長。首先,想要教導孩子們溏心蛋的作法,讓他們接觸正統的拉麵文化,進而產生興趣。還有,最終還是希望能夠有可以學習到正統拉麵技術和基本功夫的地方,如果能夠設立像『拉麵學校』這樣的地方也是不錯的主意。」

作者簡介:美食記者,東京都出身。喜愛「能看見製作者面容的料理」,經常思考「料理之所以美味的原因」,活躍於電視、雜誌、網路等各種媒體。除了監修出演《鄉愁街道拉麵》(BS-TBS)以外,著有《東京鄉愁拉麵》(幹書房)等眾多著作。官方網站:https://www.ymjrky.com/

本文經《nippon.com 繁體字》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