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巴菲特、孫正義投資的「印度支付寶」Paytm上市首日就暴跌,散戶投資人學到了什麼?

巴菲特、孫正義投資的「印度支付寶」Paytm上市首日就暴跌,散戶投資人學到了什麼?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Paytm,股票首次在印度的證券交易所公開發行(IPO),股價卻在當天下跌了將近28%,跌破了一堆人的眼鏡,而這也看出Paytm需要面對的三個問題,投資人也能從中學到許多教訓。

從上市前的「期待」,到上市後的「傻眼」!印度最大的行動支付平台Paytm,股票公開上市買賣的第一天,表現跌破所有人的眼鏡,其中包括投資他們的股神巴菲特,還有軟銀集團孫正義等人。

這個印度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IPO活動,表現為何如此出人意表?問題,就出在原來一片看好的「公司前景」上。

創新點:投資人能從Paytm上市第一天的表現,學到「割韭菜」、「迷因股」的教訓。

令人失望的股票首次公開發行

印度,是全球經濟成長最快速的國家之一,而Paytm,則是印度最大的行動支付平台。2021年11月18日,成立邁入第11年的Paytm,股票首次在印度的證券交易所公開發行(IPO),股價卻在當天下跌了將近28%,跌破了一堆人的眼鏡,其中,包含股神巴菲特。

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公司在2018年投資了Paytm高達3億美元,當時Paytm的估值約100億美元。本來Paytm想藉上市,讓市值站上200億美元,但上市當日收盤,Paytm的市值剩下136億美元左右,讓巴菲特投資的帳面價值一下子減了不少。

Paytm素有「印度的支付寶」之稱,它原是提供手機預付加值,並透過手機付款的平台 (Paytm即Pay Through Mobile之意)。2014年,Paytm推出手機錢包Paytm Wallet,除了手機儲值及網路付款功能外,還能支付計程車、加油站、飛機票和電影票等。

2017年,Paytm成立支付銀行Paytm Payments Bank。「支付銀行」是印度特有的銀行型態,為沒有傳統銀行帳戶,得不到銀行服務的民眾提供網路銀行服務。「支付銀行」可以提供活期帳戶、儲蓄帳戶、提款卡、簽帳金融卡,線上銀行和手機銀行等服務,存款金額上限為10萬盧比(約3.7萬台幣),但不能辦理貸款和信用卡。

公司需要面對的三個問題

目前,Paytm已橫跨行動支付及銀行貸款等多個事業領域,其IPO出師不利,則暴露出市場對Paytm的缺乏信心。Paytm週四的下跌,反映出三個需要面對的問題:

1. 大型機構投資者缺乏興趣

儘管Paytm有巴菲特及軟銀集團創辦人孫正義等知名投資人的撐腰,但在公開發行前,股票的認購力道卻顯得十分不足。Paytm 的IPO於上市當週的週一11月15日開始接受認購,但進度緩慢,截至下午5點,零售部分(散戶)的認購率最高(78%),而機構投資者(6%)和高淨值個人(2%)的認購率仍然很低。

第二天的認購情形相對較好,但主要仍是來自散戶投資者的需求。截至下午4點,零售部分(散戶)的認購率已超過100%,但機構投資者的認購率仍只達到45%,這與印度最近其他大型公司的IPO形成鮮明對比。Paytm是印度最大的IPO,諸如Nykaa(電子商務公司)和Zomato (餐飲外送公司)等大型公司,IPO的規模均無法與Paytm相比,但機構投資者的認購狀況卻遠較Paytm踴躍得多。

對此,一些基金經理人提出了看法。他們認為,Paytm的 IPO可能會是一場風險非常高的賭注,上市後可能不會看到大幅的上漲。原因,出在Paytm的財務狀況。

RTXK73HM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Paytm創辦人夏馬

2. 財務狀況不佳

許多分析師曾經指出,與收入相比,Paytm的IPO估值偏高。即使在週四大幅下跌之後,Paytm的估值仍然高於大多數同業。

他們會這麼認為,與Paytm的財務狀況有關。Paytm從未公佈過獲利,但據了解,也從沒有賺過錢。由於巨額的營運資金需求,Paytm的營運活動現金流量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都是負的。儘管該公司已設法減少虧損,並努力讓核心業務多元化,但截至 今年6月的財務季報,Paytm 仍虧損了38.2億盧比,比去年同期的虧損28.4 億盧比更大。

許多分析師認為,Paytm的未來成長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競爭、擴張、規模經濟和獲利能力,而該公司的獲利能力不足,該長期的成長潛力充滿變數。

3. 公司前景令人擔心

Paytm的迅速崛起,有一大部分是拜印度政府大力推廣行動支付的政策所致,例如支持建置統一的支付接口技術(UPI),以及禁止使用該國面額最大的兩種紙幣等,幫助了Paytm的爆炸性成長。但當Facebook和Google也推出了自己的行動支付,且都利用印度政府支持的UPI技術後,Paytm錢包在行動支付的領導地位上,從此備受威脅。

為此,Paytm開始涉足多個事業線,但除了錢包業務外,其他都無法成為該領域的領導者,突顯出Paytm對未來的商業模式缺乏重點和方向。Paytm將希望放在市場潛力很大的小額信貸上,由於絕大部分的印度民眾没有信用紀錄,無法獲得正式的銀行貸款,因此Paytm與其他銀行合作,提供個人貸款,或「先購買、後付款」等授信服務。

最終,Paytm仍須取得自己的小型金融銀行牌照,但由於Paytm的股東中,具中資色彩的控制公司(例如阿里巴巴)擁有Paytm 30%以上的股份,讓Paytm取得證照顯得十分困難。

AP_21222224769944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投資人能學到的教訓

對於Paytm在IPO之後遭遇暴跌,身為散戶投資人的我們,又能從中學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