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是不是綠能?歐盟計畫將核能、天然氣項目納入「綠色投資」,成員國意見分歧

核能是不是綠能?歐盟計畫將核能、天然氣項目納入「綠色投資」,成員國意見分歧
Photo Credit: Reuter/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根據歐盟執行委員會起草的分類法案,如果能確保核電廠對環境沒有重大危害、包括核廢料的安全處置,核電廠就可被認為是「可持續的」,此適用於所有在2045年取得建造許可的核電裝置。

核能是不是綠能,一直是國際上爭論不休的能源議題,不過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預計將於本月提出相關規定,將部分天然氣和核能標記為「綠色投資」,該提案認為,天然氣和核能是幫助過渡到未來以再生能源為主的轉型手段;如果大多數歐盟成員國支持該提案,此提案將從明( 2023)年成為法律。此舉受到法國、捷克的歡迎,但德國表示該計畫「完全錯誤」。

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預計將於本月提出相關規定,是否將天然氣和核能納入歐盟「永續金融分類法」(sustainable finance taxonomy),這是一份關於能被標記為「綠色投資」所須滿足的環境標準。此舉旨在推動可持續性能源投資,並防止企業「漂綠」、針對環保進行誇大不實的說詞。

歐盟執行委員會表示,將在明確和嚴格的條件下對這些能源進行分類。而根據《路透社》看到的提案草案,核電廠相關投資若具備安全處置放射性廢料的計畫、資金和場所,並於2045年前取得建造許可證,即可標記為綠色投資。

針對天然氣發電廠的投資,則須符合二氧化碳當量排放量低於每瓩小時(kWh)270克、取代污染更嚴重的化石燃料發電廠、或於2030年12月31日前取得建造許可並計畫在2035年底轉用低碳氣體等條件,即可獲得綠色投資標記。

接下來,歐盟各國和一個專家小組將仔細審查草案,預定1月稍晚正式發布,草案內容也可能做出調整。如果大多數歐盟成員國支持該提案,那麼它將從2023年成為法律。

歐盟執行委員會表示,當今歐洲現有的能源結構因成員國而異,歐洲部分地區仍然嚴重依賴高碳排的煤炭,此分類法將提供成員國從對能源的不同立場,共同走向氣候中和。

歐盟執行委員會指出,考慮到科學建議和當前的技術進步,以及成員國間不同的轉型挑戰,委員會認為天然氣和核能可以作為促進向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的未來轉型的手段。不過歐盟執行委員會也強調,天然氣和核能仍是「過渡性」的能源,因為它們並不是絕對永續,只是排放量低於產業平均。

不過,過去一年多以來,針對哪些燃料真正符合永續標準的問題,歐洲國家一直存在分歧。

天然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約是煤炭的一半,但天然氣發電仍會產生溫室氣體甲烷。歐盟的顧問曾建議,除非天然氣發電廠能達到每瓩小時(kWh)100克的排放限值,否則不應將天然氣工廠標記為綠色投資。

另一方面,核電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雖非常低,但鑑於放射性廢棄物對環境的潛在影響,委員會也曾就是否應將核電視為綠能尋求專家建議。

不過此項提案已遭到歐盟內部的批評。歐洲議會議員、歐洲綠黨主席菲利普.蘭伯特(Philippe Lamberts)就痛批,將天然氣和核能納入綠色能源,歐盟執行委員會可能危及歐盟作為可持續金融領先市場的角色的可信度。

德國、奧地利、盧森堡、葡萄牙、丹麥等國家反對核電標記為綠色投資。德國對歐盟將部分天然氣能源項目標記為「綠色投資」的計劃表示歡迎,但反對對核電項目採取同樣做法。

「對於德國政府來說,在逐步淘汰核能和燃煤發電的背景下,天然氣是通往溫室氣體中和之路的重要橋樑技術」,一位政府發言人表示,「政府對核能的立場保持不變。政府仍然相信核能不能被歸類為可持續性的。」

德國環境部長施特菲.蘭姆克(Steffi Lemke)更稱,此提案的分類標準「是絕對錯誤的」,她認為,核能可能導致毀滅性的環境災難,並留下大量危險的高放射性廢物,因此「不可能是可持續的」。

自從2011年日本311強震造成福島核電廠反應爐熔毀,德國政府便決定加速廢除核電。德國政府並在2021年的最後一天,關閉剩餘6座核能電廠中其中3座,朝全面廢除核電以轉向再生能源又邁進了一步。

不過包括捷克、芬蘭,以及國內7成電力來自核能的法國,則歡迎核能作為逐步淘汰燃煤時的替代能源。法國今年領導了一個聯盟—其中包括東歐國家(為歐洲最依賴煤炭的地區) —將核能和天然氣列為可持續投資。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等國家希望在遠離化石燃料時,能將投資轉向核電項目。

將核能和天然氣能源納入歐盟「永續金融分類法」,可能對國內外產生重大影響。在歐洲,這關乎數十億歐元建設脫碳所需的電廠和技術的援助資金將流向何方,另一方面,核能本不被認為有利於永續投資,歐盟的分類若通過,將開啟一波潛在的投資浪潮。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