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並不是古文不該讀,而是別把古文當聖經,因為古文有自己的時代氣質,更有自己的時代侷限,因此我們不應該讓那些詩書禮樂來同化我們,而是讓我們去同化它們。我們不該忘記曾經有人用這種形式、這種意象、這種文法去寫一種心情,它們,更應該是我們靈感的來源。
在開始之前,先做一個非常個性的定義。以下討論的古文,泛指白話文運動之前的一切文學體裁。
要討論古文的得失,讓我們先從一個故事說起。
《世說新語》裡曾經有一個故事:
「謝公因子弟集聚,問:『毛詩何句最佳?』遏稱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公曰:『訏謨定命,遠猷辰告。』謂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大意是,東晉的政治家謝安有一次與自己的晚輩在一起聊天,謝安問在座的兒孫:「《詩經》裡哪一句話寫得最漂亮呀?」,謝玄回答:「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謝安說不對,應該是「訏謨定命,遠猷辰告」,最有深意。
故事就是這麼一個故事,但到底雨雪霏霏和遠猷辰告哪一句寫的比較好,這是價值觀問題,而不是審美問題。
中文的審美,就是價值觀的審美
從古至今這麼多首詩,這麼多文章,怎麼留下來的就這幾篇呢?
這就是詩詞歌賦的一種作用,它承載著價值觀,是統治階級教化底層民眾的工具。南宋的大詩人劉克庄也曾說過,古詩最大的作用主要是教育後輩:「敬之敬之,命不易哉」;「棠棣之華,鄂不韡韡」;「載馳載驅,周爰咨諏」;「之子於征,有聞無聲」;「愷悌君子,民之父母」,都是很典型的統治工具。
現在還有多少人在學《楚辭》?沒必要學,因為它的想像力太豐富,我們悲慘而無聊的一生並不需要這些文學養分。
「朱明承夜兮,時不可以淹。皋蘭被徑兮,斯路漸。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
「啊!好美!」
「啊!不學無術!」
說來受到知識份子稱頌的古文不外乎幾類:忠臣孝子、兄友弟恭。了不起再加上一群失意官員的長吁短嘆,文人騷客的古今之思,或者對歸隱田園的浪漫嚮往。
因此,不難想見,在那個蔣委員長費盡心思宣傳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年代,為什麼台灣人必須要學「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就算故鄉明明就在腳下;也不難明白為什麼國文課要盯著《出師表》,一邊搖頭晃腦一邊朗誦「臣亮言......」
因為對統治階級來說,多幾個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的諸葛村夫(X)丞相(✓),肯定是有好處的。
有趣的是,華夏文明的語言系統裡似乎沒有任何一首稍微負面一點的詩詞歌賦:要麼風花雪月,要麼峨冠博帶。對於執政者來說,他們樂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或是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趨避之」,最多還能容忍歸去來兮的陶淵明,反正他也不對政權穩定造成什麼影響。
要是誰敢像彌爾頓(John Milton)一樣在《失樂園》(Lost Paradise)裡陰沉說一句:「地獄為王,勝過天堂為奴」(Better to reign in Hell than serve in Heaven.),這種思想一定會被無數的謝安們懷著巨大的恐慌撲滅。
在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的電影《異形:聖約》裡,生化人大衛就秉持著這種人生信條。但華夏文明的價值座標系內,沒有這種對世界另類解釋的空間。
大家都喜歡「日日花前長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的馮延巳,王國維認為這是一種政治菁英日夜為國操勞的美。
至於《木蘭辭》,就更對統治階級胃口了。如果每個子民都「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那該多好?最好國家有難,人民都去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不會去追問為什麼要打仗,更不會問為什麼不是皇帝自己上去和敵人肉搏。如果每個人都像花木蘭一樣為國戍邊十餘載,不但不居功,還不抱怨,更不會去質疑與鄰國的戰爭是不是因為統治階級的無能導致的,那簡直完美。

迷戀古文的結果,就是思考的同質化
有很多的思潮,是在古文裡找不到的。
國難當前,知識份子的理想就是「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義無反顧、飛蛾撲火的去拯救那所謂的「文化」,而不再去思考這個文明本身有沒有問題、這個制度有沒有問題、這些年來的信仰有沒有問題......文學最後變成對性格的約束,對審美能力的閹割,變成一座四面環山的盆地,一群士大夫與知識份子逗留其中喃喃自語,陶醉於千百年來詩書禮義人文典則的空靈迴響。
古文自然有很多種了,不過顯然教育部希望學生觀摩的對象,都是比較光明偉大正確的文章。
相信我,思考不一定是古人的強項。說學古文中全部是大道理的人,大概率讀書的時候大腦處於休眠狀態。
顧炎武的《廉恥》很重要,因為他告訴了我們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問題是沒有人去質疑過那個「禮」和「義」是誰設定的標準。
方苞的《左忠毅公軼事》很重要,因為他告訴了我們不可以輕生而昧大義,但同樣的,沒有人去思考過為什麼「不辜負朝廷」就是大節。或者說,大節真的重要嗎?當一個政權腐敗到極點的時候,作為讀書人,我們有沒有只選擇去愛身邊人的自由?這就是中文的一種思想浪漫。儒家很浪漫,但也僅只於浪漫而已。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種書,在古典的語境裡屬於誹謗師長。這種「出格」的文字,下場通常會是縣令一拍驚堂木:拖下去,先打二十大板再說!華夏文明的詩詞結構是非常男性威權主義的,不光女詩人少,女人寫出來的東西還會被挑剔。像是唐朝名妓薛濤小時候就展現了不凡的文學天賦,然而當她的父親看到她寫出「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這麼出色的詩句後,反而怏怏不樂起來。
因為任何一個足夠敏感的人都意識的到這句詩代表了什麼。果不其然,薛濤日後成為了她在詩裡描述的樣子。
最新發展:
-
頂大入學越來越不採計國文,學者談「文言文到底有沒有用」 2月前
-
台師大調查:75%民眾自評國語文能力程度好,21.4%對求學階段國文課印象不好 2月前
-
國文課本中的正能量:重新思考〈母親的教誨〉、〈紙船印象〉與〈背影〉 10月前
-
「年輕人不應把青春浪費在古文上」?我們來看看英國中學教育和考試有多少「古文」 10月前
-
討論大學國文必修該不該廢除,先想想「學習語言」的意義是什麼? 10月前
-
重讀《正氣歌》:文天祥身處惡劣環境,仍憑藉心中正氣展現出頂天立地的不凡氣度 11月前
-
高中國文教學有用還是無用?無法量化的技能未必不是「無用之用」 11月前
-
國家教育研究院線上辭典公開徵求台灣新興流行語,「484」「超取」「浪浪」都考慮納入 1年前
-
從學測國綜反思古文教學:教十五篇,考另外十五篇怎麼辦? 1年前
Tags: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