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用電量大增,2025年綠電2成難達標:工總籲2050淨零排放別急入法

用電量大增,2025年綠電2成難達標:工總籲2050淨零排放別急入法
彰化芳苑鄉的地面型太陽能案場。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能源政策規劃2025年再生能源將佔20%,燃氣佔50%,燃煤30%,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指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將僅佔15.2%,占比無法達標,經濟部歸因半導體用電量大增,導致實際與預估值有所落差。

台灣2025年將邁入非核家園,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目標原訂為2成,但經濟部昨(3)日證實無法達標,強調主因是經濟成長、半導體需求多帶動用電量大幅增加,「分母變大、分子不變」,導致再生能源佔比值與2016年預估值產生差異。全國工業總會今日表示,再生能源進度落後,達成淨零排放目標顯有困難,台灣不需急於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

台灣能源政策規劃2025年再生能源將佔20%,燃氣佔50%,燃煤30%,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指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將僅佔15.2%,占比無法達標,但裝置量目標不變。

經濟部表示,2025年再生能源占比目標20%設定背景,是在當時2015、2016年的經濟成長率水準1-2%來推估,估計2025年發電量為2575億度,但近年台商回台投資,轉單效應及半導體投資大增,導致全國用電量大幅成長,預估2025年全國發電量將成長至3175億度,經濟部強調,再生能源裝置量代表的分子不變,但分母(發電量)變大,才會出現未達20%的情況。

同時,發電機組完成建置後,發電量須於隔年才能完整全年發電,因此2025年的實際再生能源發電量才會比2016年預估值減少。

再生能源占比不足20%,是否可能缺電?經濟部表示,政府已規劃至2027年電源開發路徑,以再生能源及低碳燃氣發電為主,在各項能源設施如期如質推動下,並搭配電力穩定措施(如精進負載管理、調整抽蓄水力調度模式及擴建儲能系統),台電仍會穩定供電,不會發生缺電情形。

經濟部表示,離岸風電去(2021)年底已完成269MW,克服疫情因素後,今(2022)年預估會有將近2GW的風場完成併網。太陽光電部分,裝置容量從2016年的1.25 GW成長至2021年7.65GW,成長超過5倍。

不過《聯合報》報導,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梁啟源表示,蔡政府規畫在2025年完成裝置容量目標光電20GW及離岸5.6GW,但綠能最大宗的光電目前全台裝置容量為7.7GW,未達去年目標8.75GW,他更指出,隨著屋頂型日趨飽和、地面型土地愈來愈難取得,執行率只會更低。

報導也引述能源局官員意見,目前預估2025年實際發電量占比,燃氣將會到52%-53%,另有核三的最後運轉量占1%,以及抽蓄水力等,補上再生能源不足的缺口;燃煤部分有環保限制,不會增加新機組,發電比率也會控制在原訂的30%。

工總七大建言,籲2050淨零排放目標不急於入法

(中央社)環保署於去(2021)年預告《氣候變遷因應法》,全國工業總會代表企業界提出七大建言,呼籲無需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急於入法,因台灣即將邁入非核家園,而再生能源進度落後,達成目標有其困難。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去年10月21日預告《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將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納入,並修正名稱為《氣候變遷因應法》。

工總針對《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正草案提出七項建議,內容包括:第一,2050淨零排放目標不需急於入法,儘管目前全球超過130國家宣布淨零排碳,僅有歐盟與其他12個國家將其入法,且多為潔淨能源充沛國。台灣在即將邁入非核家園,且再生能源進度落後的情況下,達成淨零排放目標顯有困難。

第二,效能標準應維持現行條文的獎勵原則,建議維持現行《溫管法》條文第17條獎勵機制,保有產業減碳誘因並兼顧產業發展。

第三,刪除新設廠需增量抵換以及相關罰鍰規定,因為以國內目前環境而言,減量額度不足,政府也未開放國際額度抵換,若要求新設廠需要增量抵換,等同限制產業發展。

第四,實施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需有完善配套措施,因溫室氣體並非有害空氣污染物,與空氣污染防制列管考量不相同,產業因國內額度不足致使無法取得額度,遭受罰鍰將失去國際供應鏈機會。

第五,由於碳足跡核算方法各國都有差異,不同產品特性也會有不同要求,碳足跡標示在國際間並無一致性做法,建議碳足跡標示方法應由建立方案組織自行訂定。

第六,刪除高潛勢溫室氣體禁止或限制事項的管制條文,因高溫暖化潛勢氣體一般不具人體毒性,國際多用於高階工業製程,但本草案以毒性化學品管理程序管理,已遠超出國際管制溫室氣體原則。

第七,徵收碳費制度應有完整合理規畫,包含碳費、能源稅與排放交易應避免重複課徵,且應擴及所有事業與民生,碳費費率應分階段實施並滾動式檢討,並促請政府公布2030、2040、2050年電力配比與碳排放係數目標。

《經濟日報》報導,針對工總建議,不要急著將2050淨零排放入法,環保署回應表示,這段期間以來與企業溝通,據工商團體內部調查,約有七、八成企業支持2050淨零排放入法,此外立法院各黨團提案、環團、工商團體所提修法版本,立場也都一致,共識度可說是非常高。

環保署官員表示,碳費將採分階段徵收,而費率、徵收對象等細節會在子法中訂定,首波對象主要鎖定近290家排碳大戶,不過業界不同聲音會納入考量,也是接下來的溝通重點。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黃筱歡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