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流推片單】喬爾柯恩、鍾孟宏等名導新作齊登場,日劇《不能相愛的兩個人》上演「不怎麼粉紅」的親密關係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告別2021、迎接2022,本年度開春第一回【串流推片單】,將精選來自美國、日本、韓國、台灣的5部各色作品,影集與電影均有涵蓋,邀請讀者們一同迎向本月新氣象!
時序進入2022年初,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對世界的改變已正式超過兩年,然這個全人類共同面對的大敵仍未退敗。不過對於影迷們而言,各地影視娛樂產業的復甦與回暖,儘管進度不一,仍是值得欣慰。
《Forbes》於2021年最後一天壓軸刊出關於好萊塢產業的2022年預測(八卦),包括蘋果(Apple)將會買下大型片廠,甚至斬釘截鐵斷言:不是「會不會這麼做」,而是「會買哪一家」;電視盒公司Roku則極有可能購買中型片廠,例如獅門影業(Lionsgate);CBS/Viacom集團有機會再度出手、壯大帝國,可能將美國有線付費電視頻道Starz併入旗下。至於諸如此類的產業把脈是否精準,就有待接下來一一驗證了。
告別2021、迎接2022,本年度開春第一回【串流推片單】,將精選來自美國、日本、韓國、台灣的五部各色作品,影集與電影均有涵蓋,邀請讀者們一同迎向本月新氣象!
《高校十八禁》第二季,CATCHPLAY+、HBO GO播映,1月10日首播
前不久還在為《蜘蛛人:無家日》勤跑宣傳兼放閃的辛蒂亞(Zendaya),即將又要迎來新一季的影集作品,可說是大銀幕、小螢幕均愛的當紅炸子雞,而她2020年更憑HBO原創影集《高校十八禁》首季拿下人生第一座艾美獎,以24歲低齡之姿,打破劇情類影集最佳女主角的得獎年齡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她的對手各個氣勢萬鈞,包含《追殺夏娃》吳珊卓(Sandra Oh)、《王冠》奧莉薇雅柯爾曼(Olivia Colman)、《晨間直播秀》珍妮佛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等人,贏下此仗並不輕鬆。
《高校十八禁》由HBO和A24聯合製作,主創山姆李文森(Sam Levinson)是現年37歲的年輕編導、製作人,近期較為人熟知的作品還包括2021年的Netflix電影《首映夜》,全片以黑白、35mm底片拍攝,是他與攝影師馬賽爾雷夫(Marcell Rév)、女主角辛蒂亞繼《高校十八禁》後的再度合作。其中,山姆李文森在《首映夜》藉由兩位主演的犀利對白,大膽向北美影評圈祭出的直球對戰,是全片最深得我心的意外驚喜。
《高校十八禁》故事描寫一群高中生與毒品、性、創傷、社群媒體密不可分的生活,主要聚焦兩位核心人物,分別是由辛蒂亞詮釋的剛從勒戒中心返家的毒癮少女Rue,以及特立獨行、剛搬到小鎮的轉學生Jules,後者由跨性別模特兒杭特沙弗(Hunter Schafer)飾演,將演員本身身份與劇中故事線結合,帶入了反映現實、貼近多元的性別與感情觀。
《高校十八禁》首季每集皆以一位同學的背景資訊作為引子,其中飾演Cassie的席德妮史威尼(Sydney Sweeney)應是美劇劇迷近來的熟面孔之一,她除了曾參演《使女的故事》,在有限篇幅中扮演迷失於教義的單純女孩;也在《白蓮花大飯店》以千禧世代白富美一角大展演技,隨著此部影集推出後廣獲佳評、且在各大2021年度影集之最榜上有名,席德妮史威尼的知名度也迅速竄升。
《高校十八禁》原文片名「Euphoria」是亢奮之意,呼應了人物在青春期中「用藥」與「性愛」的反應,而未在字面上展現的焦慮與迷茫,實與劇名互為表裡。
影集帶出一段段發生在青春校園的故事,惟顛覆了YA片的嘻鬧歡騰、剝去了無憂糖衣的假象,卻更加動人深刻。《高校十八禁》第二季原先因疫情而延拍,如今終要上架,肯定將滿足按捺不已的廣大劇迷。
《不能相愛的兩個人》,friDay影音播映,1月11日首播
許多鍾愛日劇的讀者們,應對擅長刻畫各式感情狀態的劇集不會陌生,即便相較於歐美影集而言,日劇在親密戲的尺度普遍不那麼張揚,但論及重塑情感關係、拆解家庭定義,日本創作者的著力之深、題材之多元,其實毫不遜色,甚至佳作更多。
以婚姻狀態而言,本季同為friDay影音獨家跟播的《婚活偵探》,便幽默地將「推理」與「婚活」(為了結婚而進行的活動,例如相親、約會、聯誼等)結合;而前不久的《離婚活動》則反過來回應如今高居不下的日本離婚率,與社會現實有著緊密互動。
而今年冬季日劇《不能相愛的兩個人》則要搬演大人「無性無愛」的同居生活,試圖打造屬於新時代的家庭劇,藉由「無浪漫傾向」與「無性戀」兩種非主流的角色特質,賦予「家人」更加多元的樣態。
《不能相愛的兩個人》女主角岸井雪乃曾在《家族募集中》飾演一名單親媽媽,與無血緣關係的網友們組成家庭,譜出迥異於典型家庭劇的另類療癒,這回她與高橋一生繼《天國與地獄》後再度攜手合作,在這一段看似「不怎麼粉紅」的親密關係,將給出觀眾怎樣的試驗結論?火花令人期待。

《馬克白》,Apple TV+播映,1月14日上線
獨步世界影壇的「柯恩兄弟」(Coen Brothers),1984年共同編導第一部劇情長片《血迷宮》,1991年憑《巴頓芬克》在坎城摘桂,2007年以《險路勿近》奪下奧斯卡最佳影片,2013年再以《醉鄉民謠》榮獲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大膽翻玩各式類型與公式,亦不乏商業上的屢獲成功。
柯恩兄弟這對才華洋溢的搭檔過往總是成雙出手,也因此當哥哥喬爾柯恩(Joel Coen)宣布獨自編導《馬克白》時,影迷無不紛紛驚異,並暱稱為兩人首度的「拆夥」、「單飛不解散」。
Tags:
能源轉型看數字說話!臺灣成為拚進亞洲第二的淨零優等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實踐能源轉型,近年來我國再生能源的設置量已大幅成長,不僅光電和風電合計裝置容量已是2016年的7倍,今(2023)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更可望達到一成;綠電增加,能源效率亦逐年提升,能效評分已躍升亞洲第二;透過綠能優先、燃氣搭配,同時大減舊型亞臨界燃煤機組使用,空氣品質更是持續改善。為了更好的未來,臺灣將持續加緊轉型腳步,實現2050淨零願景。
再生能源成長幅度優於全球平均
依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所發布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統計,近5年(2018-2022年,以2017年為基期)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年複合成長率為9.1%;同期臺灣的年複合成長率為21.9%,表現優於全球平均。
2023年9月我國風電與光電裝置容量達14.137GW,為2016年之7.33倍;尤其離岸風電更是在政府與民間協力下,從無到有開始建立產業鏈,累積至2023年11月已有281座離岸風機屹立於海上,裝置容量突破2GW。
風光加速布局
2022年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發電量達142.2億度,為2016年的5.5倍,及時提供了產業界最需要的綠電,支持供應鏈的綠色與低碳轉型。

國際能效評分躍升亞洲第二
能源密集度即生產每單位國內生產毛額(GDP)所消耗的能源數量,是反映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標,根據能源署統計資料,近10年來臺灣能源密集度年均改善2.9%;根據美國能源經濟學會(ACEEE)最新(2022)發表之「國際能源效率評分卡」(International Energy Efficiency Scorecard),臺灣能源效率從13名(2016)進步到世界第8(2022);亞洲僅次於日本。在整體政策(national effort)、建築、工業、運輸等四個面向的評分中,整體政策得分最高,名列全球第5;顯示臺灣能源效率持續提升,是產業與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空汙減排有感
透過發電結構調整、機組汰舊換新、空污改善措施,台電公司火力電廠整體空污排放量已從2016年約10.7萬公噸,降至2022年約4.2萬公噸,減少61%。近年來台電持續落實增氣減煤,不僅有助於提升發電效率,空氣品質也不斷改善,顯示能源轉型過程兼顧環境永續。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不僅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影響,再生能源也穩健成長,持續提升我國能源自主與改善環境品質,帶動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為整個社會經濟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將持續深耕再生能源發展路徑,重點放在極大化發展光電場域、離岸風力及前瞻能源等綠電領域,搭配儲能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回應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發電特性,能源供應更穩定。同時,亦積極推動強化電網韌性的措施,透過多方努力,將如期如質達成政策目標,逐步實現能源轉型,為臺灣打造更加永續、綠色的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