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長輩年紀大了,第一次找居家照護服務,要注意哪六件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許多家庭不管雇用外籍看護工,或是本國籍的照服員,往往分不清照護工作與家事服務有所不同,把家中大小事一股腦兒都交代下去,而造成一些糾紛或不愉快。
家中長輩年紀大了,由於身體機能逐漸下降,加上慢性病或其他病痛帶來許多不便,生活上往往需要旁人的協助。或是家人因故住院治療後,常需要一段療養恢復期,居家照護上若因其他人無法分身照顧,也困擾不少家庭。「居家照護」在高齡社會中,已成為很重要的事項,多數人第一次碰到這類需求時,往往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求助?或向誰諮詢?「優照護」建議,選擇居家照護服務可先從以下六個面向來著手:
一、找政府補貼的服務?還是私人機構協助?
政府近年來在政策上,已建立不少家庭照顧的福利,讓許多家庭受惠,只要有需求向相關單位提出申請,就可以免費使用,或獲得一定比例的補貼。不過因為資源有限,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才適用,另外,因為申請需要相關單位的評估核可,也會需要一定的等待時間。而私人機構的服務,主要考量的是費用問題,但不會有條件上的限制,而且最快在申請的隔天,照護人員就能到家中協助。
二、長期還是中短期?本國籍還是外國籍的照護人員?
居家照護的需求往往因時間長短,有很大的差異,例如像中風、失智等狀況通常需要持續一年以上的照顧,而出院術後恢復,則從幾天到兩、三個月不等。長期照顧由於考慮經濟負擔,許多人會雇用外籍看護工,中短期則找時間彈性較大的本國籍照服員較多。但雇用外籍看護工需通過巴氏量表或其他標準的檢測,並非所有人都適用,而且從申請到人員開始服務,往往需要三個月左右的等待,中間的的空窗期,仍會需要中短期的照護來填補。
三、費用計費方式?
長期雇用外籍看護工大都採月薪來給付,除此之外,若要求休假時間服務,需要額外付加班費。本國籍照服員的收費方式較有彈性,除了包月制,還可以天/半天或以時計費,有些派遣的私人機構會要求簽約,而像目前興起的網路預約平台,大都以時計費,可完全按照個別需求的時間來服務。除了時間長短影響費用多寡,專業性也是造成差異的因素之一,外籍看護工雖然費用低廉,但大都未受過專業照護訓練,像是移位的技巧不足,雙方都有可能受傷,失智的照護更需要有足夠的訓練,才不會引起許多衍生問題,甚至造成像外籍看護工逃跑的事故。

四、居家照護的工作範圍?
許多家庭不管雇用外籍看護工,或是本國籍的照服員,往往分不清照護工作與家事服務有所不同,把家中大小事一股腦兒都交代下去,而造成一些糾紛或不愉快。事實上,居家照顧並非無所不包,最基本的原則是,以跟患者或被照顧者有關的事項為範圍,包括:協助或維護行走安全、洗澡、協助如廁、大小便處理、更換尿布、更衣、協助上下床及移位、翻身拍背、被動關節運動、陪同外出散步、陪同回診等等,其他的家事,如備餐、清潔衣物、房間整潔等,都以被照顧的家人為限。要求正常範圍以外的工作,不僅造成雙方困擾,若被外籍看護工投訴,甚至會遭到政府罰款。
五、與患者或長輩的事先溝通?
有不少人會排拒被陌生人,最好事前能知道照顧人員的背景及長相,包括擅長的語言等,像網路預約平台可以先看照片,讓長輩自己挑選,也會有助於化解一些疑慮。另外,有的長輩因為節儉成性,不希望花錢請人照顧,有的家人在不得已的狀況,只好託稱是找朋友來幫忙。另外,長輩的個人習慣或禁忌也應事前多了解,什麼事情需要協助,什麼地方不該碰,都可以記錄下來給照護人員備忘。
六、與照護人員的溝通
照護人員的事前溝通很重要,需要協助什麼,哪些細節需要注意,例如用藥的時間、份量,起居時間等,尤其是長輩的喜好或禁忌等,都應盡量說明,像備餐的口味、不吃的東西、不該提的事物或話題、愛看的節目等等。還有家中環境的介紹,對方可以活動的範圍,家中器具使用的方式,能表列下來供對方參考,會讓照護過程更加順利。另外,一定要提供照護人員緊急聯絡的方式,以及兩個以上的聯絡人,若有工作態度上的要求,例如嚴禁遲到早退或是處理私人事情,也應事前說清楚。
其實,像第三方預約平台優照護,在預約時就可透過網路先跟照護人員溝通,除了讓案家了解對方,及說明需求,也提供被照顧者資料讓對方評估,是否有能力照顧,像有的患者體型較大,若是嬌小的照顧者無力協助,就可另尋合適者來代替,減少不適應的換人困擾。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蕭汎如
核稿編輯:翁世航
飛宏科技打進全球低軌衛星市場,以高性能電源技術布局新時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市場正開創令人振奮的新時代,不僅提供更低延遲、更高效率的通信服務,且小型化的設備,大幅降低安裝與製作的成本,因此成為眾多應用領域的首選。而在終端應用中,電源供應的高效能、長壽命、對抗惡劣環境等產品技術更是不可或缺。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應用廣泛,解決了過去因地形限制而無法架設基地台,導致收訊不良等難題。現在無論在山區、海上、偏鄉,甚至是飛機上,都能隨時隨地接收到衛星網路訊號,補足行動網路的不足。隨疫情結束,全球陸續解封,2022年後低軌衛星通訊市場需求逐步升溫,更在俄烏戰爭中成為通訊需求的關鍵角色,也使低軌衛星應用瞬間受到全球的注目。
此外,Starlink、Oneweb等新興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積極推動商業應用相關服務,UCS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提到,全球2022年總共發射約5500顆衛星,其中低軌通訊衛星更佔八成以上。資策會MIC預估,低軌衛星數量將從2023年7,500顆,成長至2030年17,350顆。可見低軌衛星已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
飛宏科技在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終端接收裝置的電源供應技術表現優異,可供應數據機、路由器、衛星設備之間的所需電力並成為媒介串聯彼此間資料輸。全球最大的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美國全球寬頻衛星網路服務供應商等指標大廠,亦與飛宏科技維持穩定供應合作關係,針對企業、政府與個人用戶提供低軌衛星網路與服務,且飛宏科技的相關產品皆已通過多國安規認證及客戶端嚴峻系統測試規範,將於2024年逐步放量,與全球低軌衛星廠商一同攜手實現高效、低延遲的通訊願景。
飛宏科技期待透過安全、高效的電源技術,推動全球低軌衛星市場持續發展和演進,為未來的科技和太空應用敞開嶄新的大門,滿足世界各地的使用者需求!
本文章內容由「飛宏科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