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宣布成立Sony Mobility進軍電動車市場,運用影像感測器優勢發展4級自動駕駛系統

索尼宣布成立Sony Mobility進軍電動車市場,運用影像感測器優勢發展4級自動駕駛系統
Photo Credit:iStock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日本索尼 (Sony )於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2) 表示 ,為發展電動車業務,將於春天創設名為「Sony Mobility」的新公司,並且發展4級自動駕駛系統。

索尼(Sony)於1月6日在2022年消費電子大展(CES 2022)投下震撼彈,宣布成立新公司Sony Mobility,進攻電動車市場,並運用索尼在影像感測器及電玩娛樂產業的優勢,目標發展4級自動駕駛系統,激勵股價大漲逾4%。

索尼宣布以自己的品牌製造電動車

氣候變遷成為全球首要面對的問題,為了減少碳排放,各國紛紛開始制定燃油車的銷售禁止年限,英國於2020年11月率先宣布2030年禁止燃油汽車。根據勤業眾信報告指出,電動車市場未來十年會以29%的年複合增長率持續成長。

電動車已經成為智慧型手機後最重要的產業。昨(6)日在國際消費電子展(CES)索尼向外界展示,一款全新的全輪驅動七座電動SUV原型車,引起現場媒體注目。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早在2019年索尼已經向外界展示過一款電動轎車,當時他們說並不打算販賣該款電動車,僅是向外界說明「影像感測器」(CIS),未來可以應用於自動駕駛系統。

不過,報導稱,索尼正在計畫以自己的品牌製造電動車,不僅是向其他車商提供技術而已,該公司表示,將在今年春季成為一家名為Sony Mobility的公司。

2020年9月,索尼執行長吉田憲一郎(Kenichiro Yoshida)已經透露對電動車產業濃厚的興趣,他說:「多年來一直感覺,索尼生產PlayStation遊戲機和其它電子產品的公司應該製造一些『能夠動』的產品」。

如今,田憲一郎在昨日的CES正式坦言:「我們相信,索尼作為一家具創造性的娛樂公司,在重新定義移動領域方面佔據優勢」。報導稱,和傳統燃油汽車相比,電動車活動部件較少,更依賴軟體控制,讓索尼更容易進入產業。

自動駕駛成新藍海,影像感測器是關鍵

台灣影像感測器大廠從業人員告訴《關鍵評論網》,影像感測器對於電動車而言非常重要,因為電動車除了在動力、機械結構上和傳統汽車不同以外,內在軟體、自駕系統,更是各家廠商著墨的重點。

而要讓自駕系統完善,必須要靠影像感測器輔助。他強調,影像感測器有4個主要零件構成,分別是鏡頭、濾光片、畫素設計還有光電二極體,要讓零組件(光電)互相輔助運作,技術含量非常高,而索尼正是這個技術的領導者。

台灣經濟部技術處發布報告指出,自動駕駛可分為6種等級(0至6級),跨越了第3等級以上才算進入自動駕駛的門檻,5級則是進入到「完全自動」,不需要靠人為輔助,實現完全的自動駕駛。

報告稱,以台灣自製的電動巴士而言,是以「車為主,人為輔」的高階自動駕駛車(3至4級間),只需要按照預定的路線行駛,自駕車的普及領域,可能會先落地於公共運輸上,而採用的感測數量大約為15至20個。

影像感應器成為索尼邁向電動車產業的重要基礎,昨日索尼展示的原型車中安裝了40個影像感測器,他們強調,最終目標是提供4級自動駕駛。消息公布後,周三索尼股價在東京市場,收盤上漲3.7%。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