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2021年極端氣候災損逾1700億美元,國際糧價創10年新高、亞太飢餓人口增加1.5億人

2021年極端氣候災損逾1700億美元,國際糧價創10年新高、亞太飢餓人口增加1.5億人
稻米保價收購制度,保護稻農也保護台灣糧食安全。為了參與全球貿易,這項保障措施遭受質疑。攝影:廖靜蕙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21全球災損超過1700億美元(新台幣47兆元),相較於2020年多出了200億美元,增幅達到13%,這上升趨勢,反映出氣候變遷日益嚴峻,造成阿拉伯、亞太地區產生嚴重的糧食問題。

極端氣候日益頻繁,2021全球災損超過1700億美元(新台幣47兆元),再加上疫情影響,導致國際糧食價格攀上10年新高。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指出,亞太地區飢餓人口相較2020年,增加1.5億人,5歲以下兒童發育遲緩比例已經過高。

2021年極端氣候災損,達1700億美元

極端氣候已是人類不可忽視的問題,英國慈善團體基督教援助協會(Christian Aid)於12月27日發布報告統計,去(2021)年全球最具破壞力的十大氣候災害,造成17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報告中指出,災損最嚴重的是2021年8至9月的美國艾達颶風,達到650億美元;再來是7月歐洲洪災,為430億美元;接著為2月美國德州暴風雪,230億美元,然後是中國河南洪災,176億美元。

AP_21245716257345
圖為艾達颶風造成的紐澤西水災淹蓋了一座墓園裡面的墓碑|Photo Credit:AP / 達志影像

後面依序為:加拿大卑詩省洪災,75億美元;法國寒流56億美元;印度雅思熱帶氣旋,30億美元;澳洲洪災,21億美元、菲律賓煙花颱風,20億美元以及印度陶特熱帶氣旋,15億美元。

基督教援助協會強調,2021年的災損比2020年多出了200億美元,增幅達到13%,這上升趨勢,反映出氣候變遷日益嚴峻。而十大災難中,造成至少1075人喪生、130萬人流離失所。

u1i3s9p6zpnuws2cnmo10ouxope8il
Photo Credit: 中央社
中國河南省鄭州市20日曾經一小時降下201.9毫米雨量 ,打破中國大陸紀錄,且仍持續降雨。圖為鄭州市區21 日仍陷入一片汪洋。 (中新社提供) 中央社 110年7月21日

保險公司Aon資料更顯示,2021年是歷史上第6次天然災損超過1000億美元,更值得注意的是這6次均發生在2011年之後,意味著,2016年後天災有更密集頻繁的態勢。

在惡劣氣候的基礎上,伴隨著物流運輸中斷和地緣政治衝突的影響下,農糧價格攀升到多年的新高水準。根據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數據顯示,玉米、小麥以及大豆分別飆漲了2成以上。

全球糧價攀十年新高、亞太飢餓人口增加1.5億人

Teucrium Trading LLC的資深投資組合策略師Jake Hanley告訴《華爾街日報》,俄羅斯是全球最大小麥出口國之一,隨著俄羅斯和烏克蘭衝突升溫,連帶影響小麥價格上漲,造成供給市場很大壓力。FAO發布報告顯示,由於疫情侵擾和糧食價格飆漲,阿拉伯地區相較於2020年飢餓人口增加了1000多萬人。

糧農組織助理總幹事阿卜杜哈基姆·阿爾瓦伊爾(Elwaer)強調,複合性因素加劇了飢餓問題,包含:衝突、貧困、不平等、氣候變化、自然資源稀缺及近期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衰退。FAO指出,糧價指數2021年全年均值達125.7點,較2020年飆漲28.1%,改寫2011年以來新高,該年糧價指數均值為131.9點,創下10年新高。

FAO強調,亞太地區也面臨嚴重的糧食危機,2020年該區域有達10億多人無法獲取充足食物,在短短一年內竟然新增了1.5億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更指出,因為封城糧食供給中斷,5歲以下兒童發育遲緩比例已經過高。

面對全球日益嚴峻的糧食危機,《關鍵評論網》詢問行政院農委會表示,台灣並無嚴峻的糧食問題,但是受到國際局勢影響,各類穀物期貨價格高漲且運費成本增加,已經啟動多項措施因應,例如協調臺糖等業者,分批釋出其庫存玉米。

農委會也呼籲,在飼料方面,農民多自行配製,多參與共同採購,攤平各項成本,為減少農民受到物料波動影響,將會提供符合資格的農民免息融資等相關措施。農委會重申,農曆春節需求將會增加,籲請有需求的農民,善加利用各項資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