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文化的13本書》:富蘭克林的白手起家故事,是美國夢最難以抗拒的神話之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人今日談論金錢和成功的方式,與富蘭克林對這些事物的構想密不可分。他告訴讀者:「不要浪費。不要浪費時間、要常做有用的事、停止所有不必要的行為。」
文:潔絲.麥克休(Jess McHugh)
任誰都能白手起家,連特斯拉老闆都深受影響
一七二二年,當時十六歲的富蘭克林,生活百無聊賴。他住在家鄉波士頓,並在哥哥詹姆斯.富蘭克林(James Franklin)的印刷廠裡當學徒,他的工作又少又卑微。
富蘭克林的父親有十七個孩子,他排行第十五。年輕的富蘭克林只接受過兩年的正規教育,他覺得自己完全看不到未來。因此,他為自己創造了一條路。他開始用筆名塞倫斯.杜古德(Silence Dogood,直譯為沉默做善事),假扮成一位喜歡給人建議的寡婦,並寫信投稿至詹姆斯發行的報紙。
接下來一年內,詹姆斯將十五封寡婦杜古德的信件登在報紙上。這個虛構的寡婦,不僅成為波士頓的熱門人物,甚至有不少人想跟她求婚。當詹姆斯發現那個寡婦正是他弟弟時,兩人大打了一架,最後富蘭克林逃到費城。
在這一年的時間,富蘭克林不僅脫離為哥哥工作的命運,並逃離波士頓,這對兄弟的惡劣關係,也促使富蘭克林踏上前往費城的旅程。這一切將帶領著他,使富蘭克林從「美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少年犯」,躍身為美國開國元勛。
富蘭克林一生中扮演過許多角色,像是政治家、發明家、成功的企業家等。他同時擁有許多身分,而他創造出的另我(alter ego,另一個自我,與原有性格有鮮明區別的自我角色),差不多可以組成一支足球隊了。
其中包括杜古德、窮理查(Poor Richard)、安東尼.艾福特維(Anthony Afterwit)、波利.貝克爾(Polly Baker)、愛麗絲. 艾德堂格(Alice Addertongue)、西莉亞. 肖菲斯(Caelia Shortface)、好事者(Busy Body),和瑪莎.凱爾福(Martha Careful)。
這些人物和筆名,就像一個放滿各種服裝的衣櫥。富蘭克林會根據特定情況,選擇最有利的服裝,有時候他是一個專門給愛情建議的寡婦,有時候又是兜售農民曆的過氣占星學家。富蘭克林是一位變身大師,寡婦杜古德只是其中一個很賺錢的身分。無論是為報紙專欄假扮成寡婦,還是化身為法國拓荒者,富蘭克林身分非常多變。
這位白手起家的開國元勛,雖然沒有繼承任何遺產,卻累積了一筆財富,完全憑著自己的意志力,來創造和改變自己。在長達兩個多世紀的時間內,他的自傳一直保持著暢銷書的地位,也是美國第一本如此強大的自我成長書。
富蘭克林這個名字,象徵著自立更生的人,這本書則引導著讀者,讓他們成為這樣的人。這本被後人命名為《富蘭克林自傳》的書,並沒有直白的描述富蘭克林的一生。在書中,富蘭克林不僅美化了他早期的生活,也為讀者繪製出他通往成功的路線圖。
他的出身,是美國第一個白手起家故事,當中結合了努力的汗水和「弄假直到成真」(Fake it till you make it)的態度,是美國生活最難以抗拒的神話之一。這是第一本將美國夢的確切含義,白紙黑字印出來的文本,也是第一本教讀者該如何實現美國夢的書。
幾乎每個學齡兒童,都大概聽過富蘭克林的生平,因此,他的觀點繼續塑造美國人對白手起家者的觀念,即使沒有讀過他的書,也是如此。
誰都可以靠自己闖出一片天,這樣的想法在美國人心中根深柢固,並被視為客觀事實;這個概念在一代代的農民、移民和風險投資者身上不斷強化。
但是,就和所有故事一樣,這個夢想也是由某位作者寫出來的。雖然白手起家並非富蘭克林一個人的點子,但他的故事,塑造了美國人對財富和虛偽的認知。
一七九三年,《富蘭克林自傳》首次以英文出版時(按:一七九一年,《富蘭克林自傳》在巴黎以法文出版),很快就在成千上萬名美國人之間引起轟動。於此之後,在大眾的眼中,富蘭克林立刻成為一名平易近人、樸實無華的美國人;這就是美國人心目中最棒的模樣,一個自學成才、溫和節制、愛國卻不過於狂熱的學者。
在十九世紀初期,美國人還在思考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時,富蘭克林提供了現成的模型。後來,因為十九世紀的新移民浪潮,美國人面臨了一個新的身分危機,於是,人們再次向富蘭克林的成功故事求救。
富蘭克林的英國編輯班傑明.沃恩(Benjamin Vaughan),在一封後來被收錄進《富蘭克林自傳》的信中寫道:
所有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都和一個正在崛起的民族,及他們的行為和處境息息相關。
我認為,閱讀凱撒(Julius Caesar)和塔西佗(Tacitus,羅馬帝國執政官,也是著名的歷史學家和文學家)的作品,不會比判斷人類的本性和社會來得有趣。
這個不斷壯大、崛起的民族,確實在富蘭克林的書中,發現了一些值得誇耀的東西。在一七九四年到一八二二年之間,《富蘭克林自傳》已經出了二十二個版本,直至今日,它仍是十九世紀前相當稀奇的美國暢銷書。
《富蘭克林自傳》能被視為美國第一本受歡迎的自我成長書,也是早期美國身分的完整指南。到一八六○年,這本書已經再版了將近一百二十次。值得注意的是,這本書仍繼續吸引著二十一世紀的讀者。光是過去幾十年內,它就在美國大學的課程教學大綱中出現近兩千次。
特斯拉(Tesla)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表示,他受到富蘭克林的啟發;在一百多年前建立梅隆銀行(Mellon Bank)的托馬斯.梅隆(Thomas Mellon),也表示受其影響。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