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補選抖出「台中捷運到顏家」爭議,將成為盧秀燕連任的一大挑戰

中二補選抖出「台中捷運到顏家」爭議,將成為盧秀燕連任的一大挑戰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二補選已結束,顏家的違建幾時拆端看盧市府班表,老百姓或許也不會繼續緊盯,但捷運鐵道可不是人人的土地都可享其成,「到站就到顏家」的設置地點改變,將激起部分老百姓最反感的「相對剝奪感」。

文:大杯

在過去,一般人普遍認為國民黨現任的女性縣市長——宜蘭縣林姿妙、花蓮縣徐榛蔚、台東縣饒慶鈴、彰化縣王惠美、台中市盧秀燕、嘉義市黃敏惠、雲林縣張麗善等七位任內表現可圈可點,如果沒有意外,連任應沒問題,而這些保底的七仙女縣市首長,也已足以撼搖小英總統黨主席地位,重演2018年因縣市長當選席次銳減,今年須再次交卸執政黨的噩夢。

在國民黨七仙女縣市首長中,台中市長盧秀燕相較於其他六位,其學經歷、知名度、外型談吐更顯得突出,畢竟盧曾任多屆立法委員、當過老三台時期主播、政大畢業、口條清晰等,都是她的顯性優勢,加上人和與親切度等方面的好口碑。怎麼看,盧秀燕都可能是國民黨未來的副總統甚至總統的潛力股。

但是,意外往往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

對台中市長盧秀燕而言,一場中二補選,第一線指揮官競選主委林佳龍大戰顏家,意外擴散、向上延燒成現任、前任市長再次交鋒的態勢。

三年前,林佳龍大輸盧秀燕20萬票,後來轉任交通部長,即便在任內解決了華航、長榮兩大航空罷工事件,在南方澳斷橋事件時也展現了親力親為、果斷的行政能力,但終究又再次因台鐵太魯閣出軌釀命案黯然下台。當時,即便林佳龍離開交通部後回到台中,基本上,也已不再是盧秀燕須提防的回鍋對手。

而這三年來,中部地方人士也普遍指出,相較於林佳龍愛滔滔不絕地宣揚政績,一人獨秀,盧秀燕更樂於願意把功勞、場面共同分享給地方頭人,每逢剪綵、揭碑場合時給足了現場朝野出席人士夠大的面子。

光是這點,就足夠打趴一堆民進黨潛在市長對手。

只是,優點往往也是缺點,在這次中二補選最後關鍵的兩週,雖然盧市長的親和力、鋪橋造路建設政績發揮到極致,但隨著選戰檢討各項政策,也讓在地人發現台中捷運從林佳龍規劃的「二鐵共構」,演變成盧秀燕「到站就到顏家」的設置地點改變,遭質疑建設疑似只造福少數家族,也激起部分老百姓最反感的「相對剝奪感」。

台中捷運線
Photo Credit: 台中市政府

當「你有為何我沒有」、「都是給某些人歸碗捧去」這樣的疑慮持續不能化解、釐清,無論林佳龍會不會再參選台中市長,都將會是盧秀燕競選連任時,揮之不去的芥蒂心魔。

中二補選已結束,顏家的違建幾時拆端看盧市府班表,老百姓或許也不會繼續緊盯(畢竟很多人都會「不小心」有違建),但捷運鐵道可不是人人的土地都可享其成。

中二補選後的盧秀燕市府團隊,不妨看看電影《讓子彈飛》,翻開大台中地圖,自省惦量一下「海線是鵝城」嗎?台中和諧的府會關係中,檯面下誰是黃四郎誰又是張麻子?

老百姓正看著,台中捷運的二鐵究竟是「共構」,還是「共垢」。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