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外交抵制、疫情多點開花、中共網路監控,北京冬奧還能順利舉辦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距離北京只有約130公里、搭乘高速鐵路僅需30分鐘就可抵達的天津市,截止1月12日,也出現雙位數的Omicron本土病例,這些都讓即將到來的北京冬奧充滿更多變數。
文:張瑞邦(Tucker Chang)
北京將於今(2022)年2月4日主辦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然而全球諸多民主國家行「外交抵制」冬奧的聲浪卻從未停歇,先是立陶宛於去(2021)年12月2日表示,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和國內部長級以上的官員,皆不會出席北京冬奧。
美國隨即也在同月6日宣布「外交抵制」冬奧及帕運,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解釋,這一做法是回應中國持續迫害新疆維吾爾族等侵犯人權之行徑,但美國運動員將不受影響,可繼續參與賽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針對美國的外交抵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則回應:「美方基於意識形態偏見,基於謊言、謠言試圖干擾北京冬奧會,這只會讓人看清美方的險惡用心,並使美方更加喪失道德及信譽,美方應了解此舉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而在美國宣布抵制後,「五眼聯盟」(Five Eyes)其他成員如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也紛表跟進。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對此便直言,2022年將不會委派任何外交團參加北京冬奧和冬季帕運會,杜魯道更強調:「我們對中國一再迫害人權的行徑極為關切,因此加拿大將追隨盟友的腳步,對北京冬奧進行外交抵制!」
截至1月13日,德國、日本、比利時、奧地利也都陸續宣布,將不派政府官員赴北京出席冬奧。而土耳其前總理達夫托葛魯(Ahmet Davutoglu)則於1月12日,呼籲現任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RecepTayyip Erdogan)應於外交上抵制不符合奧運精神的中國政府,其亦大罵現在的土國政府,為了經濟利益跟中國達成協議,因此不敢做出外交抵制決定。
「我呼籲在安卡拉那些選擇遮住耳朵、沒有情感的人,請試著聆聽我們的建議,就算只聽這一次。請你們邁開步伐採取行動,保護我們所有維吾爾兄弟的權益。」達夫托葛魯如此說道。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由香港、台灣、西藏、維吾爾族及南部蒙古所組成的維權組織「#NoBeijing2022」倡議,對民主國家所進行的外交抵制北京冬奧表示認同,但仍有許多倡議者認為各國抵制的力度應再增強,且運動員本身、企業贊助廠商以及大型體育轉播單位也需共同採取抵制行動,才能有效的向中國施予壓力,而非僅流於形式。
此外,部分民主國家的領導人和維權團體也同樣關切新疆遭中方強迫勞動情勢,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便因未能保證,北京冬奧不會使用強迫維族人勞動生產的棉花等奧運商品而遭到抨擊,被認為是與中國政府沆瀣一氣,且國際奧委會在面對香港民主抗議遭中方鎮壓、種族滅絕新疆維吾爾人及強迫勞動等議題上,卻持續表示「奧運與政治無關」。
《紐約時報》過往的報導指出,奧委會明知國際對於強迫勞動的關注,卻仍以「兩方對於溝通範圍、對話保密性未能取得共識」為理由,於幾週前取消與維權團體「結束維吾爾地區強迫勞動聯盟」(The Coalition to End Forced Labour in the Uyghur Region)的會面。
人權觀察組織全球倡導總監胡丹(Minky Worden)對此便表示,國際奧會曾於2014年督促俄羅斯政府查明索契冬奧場館建築工人遭推欠薪資一事,也曾向日本政府關切東京奧運建築勞工的勞動條件。然而,現在人權問題發生在中國,國際奧委會卻對中國採取「不同的作法」。
隨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即將到來,除了上述民主國家的外交抵制仍在進行外,仍有諸多問題懸而未決,尤其在資訊安全、禁藥使用以及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亦是北京方面亟需應對的課題。
4.5億次駭客攻擊的前車之鑑
網路攻擊在近代奧運會中屢見不鮮,2018年於韓國舉行的平昌冬奧,其官網就曾遭到駭客入侵;根據《日本時報》報導指出,2021年的東京奧運賽事期間,阻擋了超過4億5000萬次的駭客攻擊,網路科技公司NTT指出,除了惡意竄改奧運會官網、傳送惡意軟體、網路釣魚,以及對用戶進行電子郵件詐騙、誘導進入不實網站等詐騙資訊外,也有駭客企圖攻破網路關鍵防護建設以及欲取得系統掌控權,所幸最後官方都成功化解駭客入侵危機。
展望北京冬奧,資安新聞網站Dark Reading預測,由於COVID-19疫情影響,外國遊客無法入境中國觀賽,因此遠端賽事直播、轉播等需依靠網路的數位模式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粗估至少將有5億的資安風險事件出現。
以色列網路安全商Radware網路威脅情報研究主任丹尼爾・史密斯(Daniel Smith)則提醒,冬奧官方需特別留意會影響目標伺服器、網路流量的阻斷服務(DDoS)駭客攻擊,就算是規模較小的DDoS攻擊,累積起來的影響都有可能癱瘓整個網路直播系統。
然而比起駭客攻擊,部分國家反而更擔心中國政府的監控,澳洲《西澳洲報》(The West Australian)便轉述了《荷蘭人民報》(de Volkskrant)的報導,其稱為確保網路安全,避免中國對選手進行個人的監控行為,荷蘭奧林匹克委員會(NOCNSF)建議,參加北京冬季奧運會的荷蘭代表隊選手及隨隊職員,應避免攜帶自身的手機、筆記型電腦等3C產品前往中國,團隊則會另外配給全新的通訊設備給每個人。
荷蘭奧委會發言人史洛特(Geert Slot)對此表示,「網路安全的重要性近幾年來日趨重要,其同時也是荷蘭代表團前往中國所需考量的風險之一。」
不想誤吃禁藥?那就別吃中國肉品
面對即將到來的北京冬奧,德國反禁藥組織(National Anti Doping Agency Germany)與奧地利反禁藥組織(National Anti Doping Agency Austria)皆發出聲明示警,中國肉品可能含有類固醇「克倫特羅」(Clenbuterol)等成分,也就是俗稱的瘦肉精,若食用含有這類成分的中國肉品,將有導致運動員藥檢檢測呈現陽性之風險。
奧地利反禁藥組織更引述世界反禁藥組織(WADA)的規定表示,「每位運動員都有責任確保自己不攝取到任何可能的禁用藥物成分。」奧地利反禁藥組織也建議,參賽的運動員不應在中國吃動物內臟或同類型的加工食品,吃肉類食品前應確認肉品來源,也可以紀錄在中國所食用過的肉品及用餐地點,以便發生意外時可以追溯肉品源頭。
疫情肆虐下的奧運會,中國祭出哪些措施抗疫?
如同2021年舉辦的東京夏季奧運會一樣,在COVID-19疫情期間舉辦國際體育賽事絕非易事,根據英國《衛報》報導,中國河南省於1月11日新增87名本土病例,這87名病患中有58例是來自該省的安陽市,該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也緊急發出公告,勒令民眾須足不出戶,且原則上所有車輛不得上路,河南安陽也成為繼陝西西安與河南禹州之後,第三座遭封的中國城市。
此外,距離北京只有約130公里、搭乘高速鐵路僅需30分鐘就可抵達的天津市,截止1月12日,也出現雙位數的Omicron本土病例,這些都讓即將到來的北京冬奧充滿更多變數。
面對無法完全清零、疫情持續多點開花的窘境,中國政府仍表示會竭盡努力防堵疫情。《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便指出,北京冬奧將不會開放國外觀眾進場,只允許中國本地觀眾入場觀賽,且觀賽民眾返家後也須進行隔離,中方也建議民眾不要從其他省份前往北京觀賞賽事,藉此減少感染風險。
而針對運動員、教練團、奧運工作人員、媒體工作者等所有須出現在奧運會場的相關人員,北京方面也採取比東京奧運會更為嚴格的「全程閉環管理」管理措施,任何比賽場館、媒體設備、住宿酒店、甚至是交通網絡,都將涵蓋在這個「泡泡」內。
在疫苗施打管制方面,入境中國前14天完成疫苗接種的奧運相關人士,將在抵達北京後直接進入閉環管理,若為未完成接種者,則需進行21天的隔離。此外,所有奧會參與人員在冬奧期間,每天亦須接受COVID-19病毒檢測且全日配戴口罩,以此避免疫情的升溫,並盡可能將疫情對賽事的影響降至最低。
新聞來源
- Millions more Chinese people ordered into lockdown to fight Covid outbreaks (The Guardian)
- Winter Olympics: What is China's Covid policy and does it work?(BBC)
- How much does the diplomatic boycott of Beijing 2022 matter?(BBC)
- 'Zero-Covid' China fights to contain Omicron as restrictions tighten in major city(CNN)
- China threatens the US with retaliation over diplomatic boycott of Winter Olympics(CNN)
- White House announces US diplomatic boycott of 2022 Winter Olympics in Beijing(CNN)
- Faced With Questions About Forced Labor in China, the I.O.C. Is Tight-Lipped(The New York Times)
- Around 450 million cyberattacks blocked during Tokyo Games(The Japan Times)
- How Will Cyber Threats Impact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Dark Reading)
- Dutch Olympians warned about China spying(The West Australian)
- NADA Austria warntvorClenbuterol(National Anti Doping Agency Austria)
- Clenbuterol-Warnungfür China, Mexiko und Guatemala(National Anti Doping Agency Germany)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講究機能與美學,LG OLEDevo系列電視令人心醉神迷的三大黑科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LG OLEDevo 系列電視三大黑科技,包括雙重國際認證的護眼效果、AI 智慧優化與聲控系統,以及令人心醉神迷的超輕薄機身。講究機能與美學的你,必須認識這款電視。
現代人講究極致的娛樂體驗,尤其疫情時代讓居家時間變長,電視的地位恐怕比過去任何時候都來得重要。一台好的電視,能讓居家空間化身為重要的視聽娛樂中心,甚至把客廳打造成一座藝廊;凝聚家人在此齊聚享受視聽饗宴的時刻,也為整體空間做出現代科技感的華麗點綴。
韓國科技大廠 LG 全新 OLEDevo 系列,作為結合視聽享受、極致美學、智慧簡約的存在,將是此時此刻市場最需要的優質電視。不少人想為家裡添購新電視,或是為長輩汰舊換新,尋覓一台簡易好上手、又能保護視力健康的電視。那麼,LG 全新 OLEDevo 系列的三大黑科技,將是消費者不能錯過的精彩選擇。

LG OLEDevo 黑科技之一:雙重護眼認證的 OLED 面板
LG OLEDevo 全系列搭載 LG 獨家最新一代「OLEDevo」面板技術,運用「自體發光像素技術」的有機材料,控制每一像素的顯示品質,提供極為精準的顯色能力與絕佳的高對比度;不只視覺效果遠遠超越一般市售常見的 LCD 面板,LG OLED 面板還具備「護眼雙認證」,友善長輩與兒童,讓家人能安心追劇、減少眼睛負擔。
針對電視產品的護眼認證,主要是判斷「抗藍光」功能。藍光屬於一種「高能量光線」,若長時間大量接觸,可能會對視網膜產生影響,進而傷害視力。為了讓消費者可以安心觀賞電視,LG OLED 電視將藍光影響降至最低、僅發射出 29% 的藍光,遠低於眼睛舒適度的最低 50% 標準,護眼效果獲得國際權威認證機構——德國萊因 TÜV 護眼認證、美國 UL 低藍光顯示認證等認可。
此外,LG OLED 藍光只有同等大小液晶螢幕的 60%,大幅降低眼睛的負擔。也就是說,LG OLED 電視讓消費者能比以往更加放心地享受大螢幕,盡情玩遊戲或看電視。


LG OLEDevo 黑科技之二:AI 技術讓電視更好看,也更方便看
另一個令人驚豔的黑科技,則是 LG OLEDevo 系列機種非常善用 AI 人工智慧。首先, LG OLEDevo 系列電視採用了 α9 第四代 AI 4K 影音處理晶片,能運用 AI 優化影像與聲音品質,呈現最卓越的視聽效果,包括:
- 影像強化:內建 AI 技術擁有規模超過百萬組的視覺資料點數據庫,能識別影像內容,進行降噪與圖像優化程序。全新「場景檢測」功能還能進一步分析顯示場景類型,並支援優化。
- 音效強化:α9 第四代 AI 4K 影音處理晶片還具備超過 1,700 萬個音頻資料點作為學習基礎,能識別語音、音效與音調頻率,依照不同的風格優化聲音音效,甚至自動調整音量,確保高均值的視聽感受。
此外,LG 也導入 AI 語音辨識系統、家電物聯網技術,讓電視搖身一變成為家電物聯網系統的主控台,打造聰明駕馭的智慧居家功能,包括:
- AI 語音控制電視:聰明的 AI 語音辨識,讓長輩能聲控電視,迅速執行轉台、調整音量等功能。使用 Netflix、Disney+ 等 OTT 串流平台時,也不必費時打字搜尋,直接語音輸入就能迅速找片。
- 家用物聯網裝置:OLEDevo 系列還有物聯網功能,電視可作為儀表板來控制家電設備,串連智慧滑鼠遙控器的 AI 語音控制功能,輕鬆聲控家電。


LG OLEDevo 系列黑科技之三:零間隙壁掛超窄邊,打造藝廊等級外觀
LG OLEDevo 系列全名 LG OLEDevo G1 的「G」,隱含「Gallery」(藝廊)的精神,也充分反映外觀設計的精神。憑藉 OLED 面板獨有的極輕薄特質,再加上零間隙壁掛的超窄邊框設計,讓 LG OLEDevo G1 看起來就像是一幅畫作。換言之, LG OLEDevo G1 不只能提供電視娛樂,也可也作為空間佈景的一部份,增添藝術氣息與科技感。


LG OLEDevo 系列符合新世代電視主流需求,配備 4K UHD 解析,無論是 4K 藍光影音、線上串流影音平台、各大遊戲主機(PS5、Xbox Series X)等都能享受高品質視聽。
目前全系列分別有 55 吋、65 吋、77 吋三種規格,一般家庭房間建議選用55吋、客廳建議選用 65 吋;若是展示空間、會議室或喜歡劇院感受者等,可考慮更大尺寸的 77 吋。追求極致視聽、體驗智慧便利,就從 LG 全新 OLEDevo 系列護眼電視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