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你拿」錯了嗎?從馬來西亞出版社下架諧音梗帆布包談創作自由

「柑你拿」錯了嗎?從馬來西亞出版社下架諧音梗帆布包談創作自由
大將出版社不堪網民批評,決定下架過年週邊商品「柑你拿」帆布袋。Photo Credit: 大將出版社官方臉書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柑你拿」聽起來像...這種粗俗的玩笑你能接受嗎?日前馬來西亞大將出版社前協助販售插畫工作室The Story時間線推出「柑你拿」帆布包,卻因諧音梗的爭議而下架,反映出馬來西亞社會對文創包容性低。

馬來西亞《大將出版社》今年年初與設計品牌The Story時間線合作,推出限量款農曆新年周邊商品——印有「柑你拿」字眼的帆布包。然而商品在大將出版社網站上販賣的短短一天內,大將就在臉書公告:「商品推出後受到各界批評,認為大將『失格』、『低俗』……經過一番討論後,我們決定只發給已經下單的購買者,並將商品從大將官方銷售渠道下架,不再販售。」

也許讀者們會滿頭問號,這帆布包哪裡「低俗」了?大將在宣傳帆布包的貼文附上一則有關「柑你拿」的漫畫,教導年輕朋友們過年遇到親戚朋友難堪的問候時,可以用送柑或請吃柑的方式打發。但因為「柑你拿」和髒話「X你娘」諧音相似,底下眾多批評聲浪顯示馬來西亞華人民眾似乎不買單,紛紛指責出版社推廣粗俗文化不妥、令人失望、文化事業就要注意文化格調等等。

髒話不分國籍、種族及籍貫,更何況在多元文化的馬來西亞,人們從小接觸不同語言的髒話,在不知不覺中已成為生活中溝通、宣洩情緒的一部分。髒話是日常,那為何馬來西亞華人社會如此抗拒帆布包上的諧音梗?主要原因來自於大將出版社是協力推廣的單位,而他們認為出版社在社會上應扮演宣揚正確價值觀、道德文化的角色,因此「低俗」的髒話被放置在「清高」的出版社商品,就被視為沒品、不恰當。

從貼文的留言中,可以看見許多留言揮舞著正義的旗幟,不希望身為「有文化」的大將出版社,竟自貶身價低販賣粗俗文創商品。當然大將也承受不住反對聲浪的壓力,最終決定委曲求全。這除顯示馬來西亞社會對文化產業的創新容忍度有限,也看見出版社為了迎合大眾認為出版社該有的樣子而妥協。

這種情況不僅讓想創新、從保守框架裡突破的設計及文創品牌在創作時有所卻步,更在文創品牌與主流出版社之間築起一道高牆,抑制兩方之間的合作。文創品牌日後在宣傳商品也不一定會找上曝光度高的出版社,只能靠自己販賣,而出版社也只能繼續推出符合大眾口味的商品。相比文創產業較蓬勃的台灣,馬來西亞對文創商品的接受度及對創作者的包容度都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

粗俗文化在馬來西亞其實也並不少見,創作歌手黃明志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這點不必多作說明。另外,藝術家法米·惹扎(Fahmi Reza)也經常繪製政治人物比中指的漫畫來宣洩對政府的不滿,這也是屬於他獨有的創作風格。髒話、中指是一種情緒宣洩方式,雖然在主流社會中被視為不恰當,但多數留言批評出版社不該涉及低等的粗俗文化,剝奪了欣賞粗俗文化的人的自由。再說,印有髒話的商品被禁止販售,社會有變得更乾淨、更高尚嗎?

當然也有主要來自年輕人支持的聲音,認為這是一種有趣、搞怪且創新的嘗試。大將將商品下架以後,讓The Story時間線獨自販售,而且也一天內售罄。支持者認為:「很多人假聖人,以為自己很清高」、「不喜歡可以不用買,消費者有消費的自由」、「讓長輩情何以堪就不要拿去拜年就好了」。大將出版社股東、作家林韋佳在臉書發文,強調大將的品牌精神是挖掘新觀點和新視野,呼籲編輯部勿自我審查,也給馬來西亞作者更多創作空間。

大將出版社創立於1999年,算是馬來西亞中文界的老牌出版社,品牌形象上較保守。因此大將會與小工作室品牌The Story時間線合作,或許也有想嘗試突破舊有框架與轉型的計畫,然而大眾的反應也令他們不堪輿論壓力,決定下架商品。但從正面的角度思考,The Story時間線一個小有名氣的插畫創作工作室,因這次具爭論性的事件為他們帶來不少關注,彷彿用另一種方式在為品牌宣傳。

在台灣,出版社已被視為夕陽產業,更何況在閱讀風氣不盛的馬來西亞。倘若大將出版社以更開放的心態看待大眾的評論,堅持自己當初「挖掘新觀點」的初衷,或許是為打造更包容的馬來西亞社會踏出第一步。馬來西亞的文化工作者也不會因為害怕作品不符合道德標準而限制內容,可以更自由地創作,進一步發展暮氣沉沉的馬來西亞文化創作產業,而一個包容的社會,是可以雅俗共賞的。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杜晉軒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