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疫情下的移工處境」論壇側記:京元電子廠的例子向我們展現,台灣的人權是有條件的

「疫情下的移工處境」論壇側記:京元電子廠的例子向我們展現,台灣的人權是有條件的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這次台灣社會研究學會年會中,作者與1095文史工作室共同籌組「疫情下的移工處境」這個論壇,邀請了幾個在疫情中協助移工的團體一起來分享,希望透過這樣的討論可以蒐集疫情下移工的真實處境,凝聚不同團體,並一同構思政策上的調整。

文:陳炯志(東海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自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幾波變化對世界各國的公衛體系都帶來新挑戰。2021年5月15日,衛福部宣布台北都會區提升疫情警戒至第三級,19日擴大至全國。6月,京元電子竹南廠爆發外籍移工群聚感染事件。為了因應突發的疫情,中央與各縣市政府採取了緊急措施,其中包括苗栗縣政府針對移工所發布備受爭議的「禁足令」。

在這次台灣社會研究學會年會中,我與1095文史工作室共同籌組「疫情下的移工處境」這個論壇,邀請了幾個在疫情中協助移工的團體一起來分享,希望透過這樣的討論可以蒐集疫情下移工的真實處境,凝聚不同團體,並一同構思政策上的調整。

2021年5月疫情爆發後,因為每日都有新的疫情資訊與疫調足跡,疲於奔命的中央與地方政府無暇顧及移工的掌握,使得龐大的疫情資訊只有中文版本。這次參與論壇的團隊包括我所服務的東海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與在地組織1095文史工作室和移落心境 x WanderLand,在疫情期間一起合作將台中市政府一周所公布的疫調足跡與疫情資訊,彙整後翻譯成四國語言並製作成易讀易懂的圖卡。

一方面擷取、彙整台中市政府的防疫資訊,一方面看到桃園新住民聯合服務中心與桃園市政府的完美搭配。桃園市政府在每日記者會前,將彙整好的疫調足跡與相關政策轉發給新住民文化會館,進行翻譯與圖卡製作,省去將資料再次彙整的重複動作,值得中央與各地方政府參考,因此這次特別邀請他們來分享。

另外也邀請到,在6月苗栗京元電子廠發生移工群聚感染後,曾多次到場關心移工處境的天主教陳智仁神父(Fr. Joy)。而同樣在新竹地區協助菲律賓移工的陳心瑀,透過「樂學華語」的華語課程,也一起來分享在這段時間協助移工註冊登記疫苗施打所遇到的問題。

最後是桃園市家庭看護工職業工會(Domestic Caretaker Union Taoyuan),透過他們所做的調查,更清楚瞭解家庭看護工在疫情下的工作與休假狀況、疫情了解程度與薪資變化,以及工會對於移工爭取勞動權益的影響。

從這幾個單位在這段期間的努力,除了長久以來移工權益的問題,還可以看到兩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是疫情與防疫資訊的多語翻譯,讓東南亞移民移工都能在第一時間充分掌握正確的疫情資訊。

其次是移工宿舍與管理的問題。苗栗與新竹科技廠在經過2021年6、7月避免移工宿舍過度擁擠的緊急處理後,目前一切又回歸原本的情況。新的Omicron變異株來勢洶洶,我們能否從上次的經驗中汲取教訓及早因應,而不是等到疫情爆發後再採取看似不得不的做法。

移工重啟入境首批抵台  勞動部派員接機(1)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官安妮:負責人/壹零玖伍文史工作室

官安妮指出,在移工所簽署的休假同意書中載明:

如因休假在外吃飯、聊天…而被匡列在名單,我會自行付費:核酸檢定快篩費用9000元,如確診需到飯店自行隔離,隔離所需總費用會全部自行負擔。…另外若是因為確診無法履行合約義務,我亦同意終止合約並負連帶賠償責任,…

但事實上在台灣不會有人因為被匡列或染疫而須自行負擔費用,所有費用皆由疾管署支付。

6月苗栗電子廠發生群聚感染之後,移工向1095反映篩檢、隔離等資訊不齊全,權益模糊等問題。而且在實體中文課暫停後,原本互相支持的系統被迫中斷,透過線上課程才逐漸重新串起。

疫情爆發下,中央與地方政府都缺乏疫情資訊的多語翻譯,因此自5月20日起與其他台中在地組織移落心境、東海大學人社計畫,共同發起「台中多語疫情資訊行動」(越南語、菲律賓語、泰語、印尼語),定期整理並翻譯確診者足跡資訊、地方政府公告、中央公告,並在1095粉專、母語社團發布。

再者,醫護現場通譯人員不足,非一線醫護私訊粉專疫調翻譯問題,1095在印尼Rumahku志工團的協助下,取得新加坡的醫療字卡,參考修改與翻譯成台灣版本的多語字卡,提供醫護和移工在檢查過程,較為清晰互動,了解相關流程,而不只是被迫的接受檢查。

從6月13日移工開始可以接受疫苗施打後到7月底,是翻譯資訊嚴重空窗期,許多資料都無官方翻譯版,包括各類疫苗副作用、接種假、薪資,以及篩檢、隔離、醫療期間休假與薪資權益。多數翻譯版本都由民間團體或從仲介公司自行翻譯,翻譯內容正確度有待考證。

張瑜庭:副執行長/桃園新住民聯合服務中心

在疫情期間,新住民對於如何正確掌握疫情資訊感到焦慮,尤其是如果新住民朋友的中文不夠好,要如何正確掌握疫情資訊?以及對於疫調足跡的快速與正確性的需求。因此便由新住民文化會館中的通譯人員,翻譯市府所發布的疫調足跡與疫情資訊。從5月15日到9月多,製作多國語言圖卡共600多張。

另外在疫情期間,許多新住民所開設的店家生意變差,從7月初開始,提供會館的網路流量和版面給新住民朋友推銷自己的料理,回饋給受到疫情影響的新住民店家。最後是協助大家申請紓困急難救助,尤其是設籍前新住民的急難救助。疫情期間共提供申請補助案共140案,補助新台幣共189萬安家食物銀行提供民生用品、食品計105人次。

重新開放移工入境  第一階段全集中檢疫(2)
Photo Credit: 中央社

陳心瑀:華語教師/樂學華語

心瑀分享了移工在疫情資訊上所遇到的困難:

  1. 直到目前為止,竹南都還沒有疫情資訊與確診足跡的英文版本,更遑論多語翻譯。
  2. 資訊不平等。因為缺乏官方的多語疫情資訊,三級警戒被雇主與仲介轉譯為Lock down(封城),除了上班與採購物資外,皆不能外出。對照當時台灣人只要做好基本的防疫措施,如保持距離與戴口罩,即可外出。
  3. 因為缺乏疫情多語資訊,疫苗副作用的都市傳說也在移工間流傳,例如打了疫苗變成殭屍,讓許多移工對於施打疫苗感到害怕。
  4. 疫苗註冊平台操作複雜,雖然有逐漸改善,但到了很後期才有英文版本。但如同前面1095所分享的,進入到預約地點時只有中文版本,需要逐一幫移工翻譯確認,但等到移工回覆時,卻又往往已經錯過預約機會。
  5. 幫忙確認後,心瑀會附上施打地點的Google Map,並提醒移工事先填寫施打前的表單,以免在現場無人協助。

在京元電子廠爆發群聚感染之後,移工反映:

  • 還沒篩檢的移工和結束隔離回來的移工被安排在同一房間休息。
  • 有些移工被遊覽車倉卒載到高雄、台南等地方,直到下車才知道自己到了哪裡。即使被搬遷到竹南,也未被充分告知。

陳智仁:神父/潭子耶穌聖心和聖母瑪利亞無玷聖心堂

神父表示,原本主辦單位希望他能邀請在苗栗或竹南的電子廠移工來分享,一開始這些移工答應了,但後來聽到是像這樣研討會的形式,會被錄下來,他們都拒絕了。即使跟他們擔保不會顯示他們的姓名、長相,他們還是擔心身在某處的某人還是可能認出他們,因而被遣返或遭遇霸凌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