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新加坡政府嚴管加密貨幣,頒指引禁業者向公眾行銷宣傳

新加坡政府嚴管加密貨幣,頒指引禁業者向公眾行銷宣傳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雖然新加坡金管局鼓勵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加密代幣在增值應用中的創新,但也認為加密貨幣的交易風險很高,不適合普通大眾,因此要求業者勿淡化交易高風險,也不應該進行面向普通大眾的行銷活動。

新加坡金管局(MAS)1月17日宣布,國內數位付款代幣(digital payment token,簡稱DPT)業者不得向公眾推廣加密貨幣交易。金管局警告,DPT的價格波動劇烈,而且受到投機活動影響,交易風險很高,所以不適合一般大眾。

聯合早報》報導,根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公佈的指導方針,規定DPT服務供應商不應從事加密貨幣服務的行銷或宣傳,無論是公共交通工具、交通場所等公共區域,或通過第三方宣傳,而第三方即廣播與印刷媒體、出版物、社交媒體、網紅或第三方網站,也不可提供實體自動提款機給用戶使用。金管局強調,DPT服務供應商只允許在自家公司網站、應用軟體或官方社交媒體帳戶進行行銷或宣傳。

路透社》報導,由於相對清晰的監管和運營環境,新加坡是加密貨幣公司的熱門地點,而且是全球開發正式許可框架的先驅之一,但最近新加坡當局卻一再提出對加密貨幣交易風險的警告。金管局助理董事總經理(政策、支付和金融犯罪)Loo Siew Yee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金管局強烈鼓勵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以及加密貨幣的創新應用,但強調加密貨幣的交易風險很高,不適合普通大眾。

虛擬貨幣交易所幣安撤出新加坡

回顧《聯合早報》去年11月3日報導,新加坡金管局長孟文能宣布,雖然各國政府對加密貨幣投資活動的態度呈兩極化,但新加坡已立志成為全球加密貨幣樞紐,官方會強化監管,並不會打壓或禁止。不過同年12月13日,全球最大虛擬貨幣交易所之一幣安宣布,其子公司Binance Asia Services放棄申請新加坡執照,結束了2年的努力。

根據《聯合早報》,早在2020年1月28日起生效的「付款服務法令」(Payment Service Act)規定,所有在新加坡從事付款活動的公司,都須向有關當局申請執照,而目前只有三家DPT業者獲得正式執照,包括星展集團旗下的證券業務星展唯高達(DBS Vickers)、澳洲加密貨幣交易所Independent Reserve,以及當地金融科技新創公司FOMO Pay。另一方面,新加坡交易所(SGX)也在去年11月2日宣佈,首次將iEdge比特幣指數的執照發放給當地數位資產託管商Propine。

儘管新加坡也擁抱加密貨幣的趨勢,但也嚴管業者的活動。《天下雜誌》報導,相當看好新加坡的幣安,始終想將新加坡打造為區塊鏈創新與育成中心,但孵化器申照之路卻不順遂;去年9月,新加坡金管局將幣安國際網站Binance.com列為「投資者須警惕名單」,並下令禁止幣安向新加坡居民提供受到監管的支付服務後,最終在12月13日,幣安宣布Binance.sg將在2022年2月13日前結束運營並關閉。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