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風靡全球的脫口秀主持人,時事、政治、歌唱、搞怪,任君挑選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脫口秀的主持人時常會用「談話」的方式,與來賓和觀眾討論國際情勢、娛樂八卦或流行用語等等。因為他們談論的方式會帶有開玩笑的語氣,讓觀眾更能產生共鳴,並且能夠用比較輕鬆的心情去了解時事。
脫口秀 VS. 單口喜劇
脫口秀(talk show)是一種由主持人和來賓進行對談的節目,主要內容是偏向時事。由主持人犀利的問答來考驗來賓的反應能力。例如《艾倫秀》(The Ellen Show)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透過艾倫與名人來賓的互動,讓觀眾在忙碌的一天中能夠稍微忘記工作的壓力,隨著節目中好玩的遊戲放聲大笑。
在台灣最著名例子就是《博恩夜夜秀》,這是一個透過新聞評論與採訪組合呈現的脫口秀,把複雜的社會議題包裝成淺顯易懂的節目,透過幽默讓人人都能享受並與之共鳴。
單口喜劇(stand-up comedy)則是一種比較偏向喜劇的表演模式,通常是由喜劇演員站在舞台上,透過預先準備好的故事,讓整個演出能夠環環相扣。單口相聲著重的是完整的故事性和故事之中的內涵。
知名脫口秀主持人
James Corden

James Corden是一名英國喜劇演員,他是《詹姆斯・柯登深夜秀》(The Late Late Show with James Corden)的主持人,這是一個美國的深夜脫口秀節目。節目中有一個單元是Carpool Karaoke(車上卡拉 OK),節目上James Corden會和許多明星一邊高歌一邊開車,並聊天互動或是進行一些好玩的活動,上過節目的明星包括Adele、Justin Bieber和Lady Gaga等等。
Carpool (n.) (v.) 共享汽車;共乘
Carpool是「共享汽車;共乘」的意思,指的是由兩人或兩人以上共乘汽車前往目的地。在節目裡是由James Corden開車載著名人。這個詞也是共享租車的意思,台灣知名的共享租車公司有iRent、Zipcar和Smart2go。
I carpool to work with a couple of colleagues every day.
我每天都和一兩位同事共乘汽車去公司。
Karaoke (n.) 卡拉 OK
這個字是日本的外來字。因為一開始只有播放純音樂聲,沒有人聲伴唱,因此日文的原意是「無人樂隊」。
My friends invited me to go to karaoke this Sunday.
我的朋友邀請我這禮拜天去卡拉OK唱歌。
Jimmy Fallon

Jimmy Fallon是《吉米・法倫今夜秀》(The Tonight Show Starring Jimmy Fallon)的主持人,這是一部美國晚間時段會播出的脫口秀節目。除了主持節目外,Jimmy Fallon也當過第74屆的Golden Globe Awards金球獎典禮主持人,甚至還參與過一些電影的演出。
他很有自己的一套風格,就是他喜歡大方地開玩笑,不喜歡講那種很費解的梗,他希望大家都可以理解他的幽默,然後一起哈哈大笑。
Wheels of Impression(音樂命運轉輪)是吉米・法倫今夜秀其中一個很有趣的節目環節,受邀的嘉賓要按下桌上的按鈕,螢幕則會隨機跳出歌手和歌曲,讓上節目的歌手進行模仿,然而吉米・法倫也會跟來賓互相較勁彼此的模仿功力。
Golden Globe Awards 金球獎
從1944年起,每年一月中會舉辦一次。金球獎與奧斯卡獎和艾美獎不同之處在它沒有專業投票團,而是由96位記者投票,所以沒有頒發技術方面的獎項。
Jimmy Kimmel

Jimmy Kimmel是一名美國喜劇演員、配音員、節目製作人跟主持人。除此之外,他還當過第89、90屆的奧斯卡金像獎的典禮主持人。他現在主持的脫口秀是《吉米夜現場》(Jimmy Kimmel Live!),他以愛惡作劇(hoax)出名,甚至還有一次把自己逼真的蠟像放在辦公室各個角落,嚇壞他的員工。
「MeanTweets」(惡毒推特)是吉米夜場秀的知名橋段,名人們要親自唸出他們在推特上收到的惡毒評論。名人們對這些評論多半是笑笑而已,有些甚至會開玩笑反擊那些酸民,他們的反應都讓觀眾們哈哈大笑。
Hoax (n.) (v.) 惡作劇
這個字屬動名詞同形。常見用法是make a hoax。跟hoax相近的同義字是trick,用法是play a trick on someone「對某人惡作劇」。
Kids like to make hoax calls while their parents are not at home.
小孩子喜歡在父母不在家時打惡作劇電話。
Trevor Noah

Trevor Noah是一名南非的喜劇演員、政治評論家跟節目主持人。他主持的《每日秀》(The Daily Show with Trevor Noah)是一個從時事新聞取材並進行惡搞的新聞節目。
另外,他也有參與《黑豹》跟《美國破壞者》的演出。TIME《時代雜誌》2018年時更將他評為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TIME 《時代雜誌》
美國最重要的新聞雜誌之一,每年年底都會選出當年度的風雲人物。自2004年起,每年會選出當年度最具影響力的100個人。
Stephen Colbert

Stephen Colbert是原本《荷伯報到》(The Late Show with Stephen Colbert)的主持人,他是以一種浮誇派的風格去諷刺(mock)美國的保守派,讓人無法猜測出他的政治立場。節目上的他時常擺出撲克臉(poker face),加上他諷刺時事的幽默風格,使他在美國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Mock (v.) 嘲笑
Mock這個詞作動詞表示「諷刺;嘲笑;挫敗」,而作為名詞時有「嘲笑的對象」的意思。然而這個字也可以做形容詞,「假的;模擬的」的意思,甚至當名詞也有「模擬考試」的意思。
所以有時候在做模擬測驗的時候會看到英文為mock或mock test,這可不是在表示諷刺測驗喔!
He mocked his brother’s dress up.
他嘲笑了他弟的穿著。
【圖解】Dyson全球灰塵研究:台灣人愛用吸塵器、毒理醫學專家招名威教授公開最佳除塵利器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了進一步探索台灣民眾對灰塵的認知,並找出最有效的除塵掃具,Dyson在全球灰塵研究中首次納入台灣市場調查,並委託毒理醫學專家招名威教授,透過實驗找出除塵效果最好家用秘器。
國內疫情再度升溫,民眾再度回到居家隔離的生活。談到落實防疫,確實的整潔打掃絕對是必要;然而,如何才能有效率的掃除空間中的灰塵?且層出不窮的灰塵究竟從何而來?為了進一步探索台灣民眾對灰塵的認知,並且找出最有效的除塵掃具,知名科技品牌Dyson在全球灰塵研究中首次納入台灣市場調查,並委託毒理醫學專家招名威教授,透過實驗找出除塵效果最好家用秘器。
Dyson最新灰塵研究報告:64%台灣愛用吸塵器高於全球平均
為了暸解全球消費者對於灰塵的認知,並從中洞察出消費者打掃習慣、提供居家清潔最佳解方,今年2月Dyson於全球33個國家展開「灰塵研究」,收集超過三萬份有效問卷,統計出全球民眾對灰塵的認知程度。本研究更首次納入台灣,針對台灣民眾對灰塵的認知、打掃行為以及打掃工具等展開調查。

本次灰塵研究,主要可分成三大部分調查結果:
- 灰塵認知:調查發現逾七成民眾知道居家灰塵量與健康有強烈關係,但多數不清楚灰塵的組成。有三成的台灣民眾認為灰塵的主要成分是沙子與土壤,但事實上,灰塵是由多種潛在過敏原的混合物,其中最主要來自塵蟎的分泌物、排泄物、蟲卵或屍體等。此外,近七成台灣民眾認知塵蟎會引起過敏及其他疾病,然而,民眾並不清楚「塵蟎排泄物」才是引起過敏的主因而非「塵蟎」本身。在調查結果中,民眾不止對「塵蟎排泄物」才是灰塵的主要成分感到驚訝,且僅有三成民眾知道「塵蟎排泄物」會引發過敏(32%)或氣喘(33%)。
- 打掃工具:依據台灣灰塵研究數據,以抹布(濕/乾)為打掃工具者最多(77%及66%);接續為掃把(65%)與吸塵器(64%)。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市場有64%的家庭使用吸塵器作為主要打掃工具,高過全球的統計數據(59%)。
- 打掃習慣/行為:有過半數(56%)台灣民眾的日常打掃頻率為每週至少打掃1次。疫情影響下,32%的台灣民眾增加打掃頻率,顯示人們意識到疫情間保持健康環境的重要性,也有助於提升居家的舒適度。
最新實驗證明,吸塵器的除塵效果大於濕抹布、乾抹布、掃把
為瞭解不同打掃工具的除塵效果,Dyson進一步委託毒理醫學專家招名威教授執行實驗,針對居家常見的打掃方式,如使用濕抹布、乾抹布、掃把、吸塵器等工具,觀察不同打掃方式能有效清除的灰塵與細菌數量。

詳細說明實驗方式如下:
- 取樣環境:某戶親子家庭的客廳/臥室
- 實驗流程:分別採用
- 只用濕抹布擦拭
- 乾抹布 + 濕抹布各擦拭1次
- 掃把 + 濕抹布掃1次再擦拭1次
- 吸塵器 +濕抹布吸1次再擦拭1次
- 只用吸塵器清潔
針對不同打掃工具蒐集打掃前與打掃後的地板細菌,並運用「ATP冷光即時細菌檢測儀」進行細菌量分析,進行Before/After比較,找出清潔效果最好的清潔方式。實驗結果如下表:

招名威教授也補充:「實驗結果發現,臥室相對而言較為密閉且少開窗,濕度較高,因此含有 740 CFU/mL的細菌量,比客廳的411 CFU/mL高出一倍。」進一步觀察清潔效果,則可發現:
「效果最好的是吸塵器,能去除75~90%的細菌量;若只單純使用濕抹布,只能消除35~40%的細菌。」
另外,招名威教授也強調:「實驗結果發現,使用吸塵器、又再用濕抹布擦拭後,清潔效果竟然只剩下57~73%;若選擇使用濕抹布進行打掃,可在清掃前先確定抹布和水是乾淨無菌的,才能避免又把髒污帶回到地板上。」由此可見,在無嚴重的污漬情況下,單只針對灰塵,使用吸塵器打掃環境就能提供最潔淨的清潔效果,無需讓手碰觸灰塵,也不用擔心揚塵與灰塵透過濕抹布擴散到其他區域,完成居家整潔,事半功倍。
毒理醫學專家推薦:Dyson V12、V15無線吸塵器
招名威教授說明,台灣氣候容易孳生「塵蟎」、積累「塵蟎排泄物」,加上疫情影響,居家時間變長,應選擇強力打掃工具,並提升打掃頻率,才能有效改善環境品質。例如「Dyson V12 Detect Slim™輕量智慧無線吸塵器」及「V15 Detect™智慧無線吸塵器」皆具備智慧雷射軟質碳纖維滾筒吸頭,綠色雷射光能清楚照射吸頭前方區域,讓灰塵陰影與地板形成明顯對比,讓平時看不見的微塵也能瞬間現形。
此外,Dyson V12及V15吸塵器還搭載「壓電式聲學感應技術」,每秒可測量高達15,000次通過入氣口的塵粒數量,並將顆粒震動轉換為接收訊號,測量吸入灰塵的體積與數量,在自動模式下,能根據偵測到的灰塵數量與濃度自動調整吸力,維持長效續航力。
不只能偵測灰塵濃度,還可透過「視覺化分類統計功能」,計算並偵測吸入灰塵的數量及大小,並將統計數據直接顯示於LCD螢幕之中,幫助消費者理解居家灰塵處成,包括:過敏原和花粉、微細灰塵、塵蟎和細砂、跳蚤及糖粉等,進而決定最適合的清潔頻率與需要加強清掃的重點區域,讓清潔的過程更加科學化與系統化。
更棒的是,讓消費者感到頭痛的頭髮纏繞問題,Dyson也提供有效解法。Dyson V12及V15吸塵器採用無纏結科技,可輕鬆將毛髮甩入集塵筒內,避免纏繞的情況發生,減輕打掃負擔。
招名威教授也建議,不只要追求有效除塵,最好還能選購預防「二次汙染」的掃具用品,讓灰塵無所遁形、還原居家健康舒適環境。
Dyson吸塵器皆配有全機密封與多重過濾系統,「Dyson V15 Detect™ Absolute Extra無線吸塵器」,不只配備上述功能,更進階加強「全機密封HEPA過濾系統及HEPA濾網」,可捕捉99.97%小至PM0.1的超細懸浮微粒、花粉和過敏原,將吸入機器與集塵桶內的汙染物牢牢鎖住並過濾,最終只排出潔淨的空氣,避免含汙染物的廢氣在清潔過程中造成室內空氣的二次汙染。

讓灰塵無所遁形的打掃利器!專家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