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食科學:燒灼表面封住肉汁不可能,重點是閒置時間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也許人類之所以能在生物中如此成功,跟烹煮也有著莫大關係,有興趣知道的朋友切物錯過本集節目。
文:盧駿揚(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基礎課程講師)
圖:香港電台
「烹煮」二字均以火作部首,可見火對於人類的飲食來說實在是不可或缺的,也難怪希臘神話說到普羅米修斯曾偷火來救人類於水火之中。今天人類科技雖已大幅提升,「無火煮食」也變得常見,然而我們仍需依賴熱力本身——一頓熱騰騰的飯不單比未經烹煮的食物更吸引,它也更安全及更有營養。本集紀錄片會跟大家介紹熱力在烹煮中的奇妙之處。

傳熱的科學
烹煮說到底就就是熱能的傳遞。熱能總是由高溫的物件流向低溫的物件,在烹煮過程中,高溫的物件當然是火或其他熱源,而低溫的物件則是未經煮熟的食物。這大原則是非常簡單的,然而實際做起來,烹煮卻有著千變萬化的做法。
熱力學基本會談到三種不同的傳熱方式——1)熱傳導(conduction)、2)熱對流(convection)及3)熱輻射 (radiation)。人類在發現這些物理理論前早已把它們應用在煮食上。
要煮食,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靠熱輻射把東西弄熟,而當中最常見的方法就是直接用火燒。節目邀請了一位意大利屠夫Dario Cecchini來介紹他的烹煮方法。Dario Cecchini所經營的肉店已有上百年歷史,但他們代代相傳的方法卻簡單非常,就是用火爐以千多度的高溫把牛肉烤熟。熱輻射並不需任何媒介,靠的就是熱能藉輻射向四方八面直接傳開。平常我們到郊野BBQ所用的方法也是同出一轍的。
不過Dario Cecchini指出,在高溫加熱後,肉汁會因肉類中的蛋白質收縮而流失。然而所謂燒灼表面來封住肉汁是不可能的。要令肉類保持肉汁,重點是燒烤後的閒置時間。閒置讓肉汁從肉類表面滲回裡頭,這樣的烤肉才會美味。

另一種熱傳方式是熱傳導,常見的有煎、炒等方法。熱傳導是指熱能從固體之間的接觸來傅遞。譬如說當我們把煎鍋燒熱後,裡頭的食物便會因接觸到熾熱的金屬表面而獲得熱能,繼而被煮熟。
不過節目中介紹了另一種較特別的熱傳導烹煮方式,就是蒙古人會利用燒紅了的石頭來把羊肉煮熟。這種稱為「Boodog」的方法利用多個熱源(i.e. 熱石頭)把熱能傳至肉塊。這些石頭較火源低溫,烹煮時間會較長(可達一小時或更長),這些特質均令奶桶烤肉跟傳統烤肉的口味不同。


最後一種方法就是熱對流,東方人常談到的蒸燉燜也是以熱對流來煮食物的方法。節目中介紹了一種土耳其卡帕多西亞的美食——陶甕燉肉(Testi Kebap)。
陶罐燉肉的做法是把材料(番茄、蒜頭、香料及肉類等)全放進陶罐裡,然後廚師把陶罐封死並慢慢加熱。加熱後材料中的水份會蒸發為水蒸氣,而流動的水蒸氣會不斷接收熱能,並照著陶罐內各處不同的溫度密度分佈而流動。這種流動會把熱能平均的帶到各處,不像熱輻射及熱傳導等有傳熱不均的問題。當食物被足夠加熱烹煮後,廚師便會在食客面前打破陶罐,讓裡頭芳香的味道散發出來。

紀錄片除了談到烹煮方法中的科學,也有討論熟食與生食在營養層面及感受層面上對生物來說有何分別。也許人類之所以能在生物中如此成功,跟烹煮也有著莫大關係,有興趣知道的朋友切物錯過本集節目。

(香港電台外購紀錄片《煮食科學》將於1月18日10pm在港台電視31播映。)
責任編輯:Alvin
核稿編輯:Alex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新創盛會線上回歸,技術、經驗、創投全都包!7月15日AWS Startup Day現正報名中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WS Startup Day 即將於 7 月 15 日重磅回歸,此次不只聚焦新創趨勢與數位應用,更聯合 AWS 創投新創媒合會,提供參與者豐富的資源,所有與新創生態系相關的夥伴都不容錯過。
隨著Web3.0去中心化的趨勢開展與現在進行式的產業數位轉型浪潮,雲端技術早已成為許多早期新創發展產品或服務的關鍵金鑰,甚至為其奠定高速發展的穩健根基。而台灣雲端服務供應龍頭 AWS(亞馬遜網路服務公司)更自Web2.0時代開始就從未缺席,始終在技術新知、應用實務等方方面面致力支持新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免費論壇活動──AWS Startup Day也將於今年7月15日重磅回歸,在線上和參與者相會!
今年度AWS Startup Day持續聚焦新創趨勢與數位應用,精心規劃八場新創專題演說,非常適合長期關注新創生態系統的相關人士,或是正要起步、成長的新創夥伴報名參加。
五大特色議程安排,給你滿滿新創觀點與技術乾貨

「新創如何運用雲端科技打出一手好牌,投注資源延續未來業務?」這是今年AWS Startup Day欲探討的核心議題之一。為解答雲端科技之於新創企業的珍貴價值,AWS以「國際市場」、「創投趨勢」、「多元創業」、「雲端技術」、「焦點產業」等五大特色精心規劃講座內容,完整收錄新創趨勢脈動、雲端技術實務、佈局策略觀點與創投媒合等新創事業歷程的重要節點。為此,AWS不只力邀Web3.0、電商、串流、B2B解決方案等不同領域的新創合作夥伴,分享選擇AWS開展新創事業的策略考量,更毫不藏私地解析雲端技術如何快速又穩定的開拓事業。

無論新創還是育成,想要洞見機會就不能錯過AWS Startup Day

任何產業或技術的發展,不單要前人的引領,也需要後繼者無窮盡的創新思維與打破框架的勇氣,缺乏其中一個環節,生態系都無法平衡永續。所以無論是天使創投、孵化器,還是剛起步或處於早期新創的企業,只要你身為新創生態系統中的一份子,渴望尋求創意突破或開展新興業務,AWS Startup Day都是你絕對不能錯過的最佳活動。
尋找下一個新創獨角獸──同場加映AWS年度創投新創媒合會
本次AWS Startup Day除新創及創投相關講座外,AWS更直接邀請多家國際及台灣知名創投公司,與AWS Startup Day同場舉辦今年度唯一的線上「新創創投媒合會」,欲透過串聯本地深具潛力的新創與創投,幫助台灣新創企業獲得更豐富的資源,孕育下一個獨角獸。
根據AWS釋出的消息,媒合會將以早期天使輪或Pre-A輪融資為主,重點關注AI/ML工具和平台、智能零售、MarTech、Web3.0、媒體和娛樂等產業,並以快速輪流的形式替新創獲得最大的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