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6月停產LCD全力轉攻高階QLED,台面板廠補上產能缺口,供貨可望擴大3倍

三星6月停產LCD全力轉攻高階QLED,台面板廠補上產能缺口,供貨可望擴大3倍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液晶顯示器(LCD)價格持續下跌,三星顯示器公司打算提前收掉LCD事業,最快可能於2022年6月停產,其退出的產能缺口可望由台廠友達及群創填補,此後向韓國三星電子出貨量可望達往年3倍。

受到中國面板業者,不斷擴廠影響,近期面板價格持續低迷。韓國三星顯示器預計提前至今(2022)年6月逐步退出LCD顯示器市場,轉而全力發展有機發光二極體(QLED)和迷你LED(發光二極體)等技術,布局高階面板市場,台灣面板廠受惠三星顯示器退出後的產能缺口,供貨可望擴大3倍。

韓國三星6月停產LCD顯示器

中國近年大規模投資液晶顯示器(LCD),而韓國則將重心放在新世代顯示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OLED)上,產業分析師邱琬雯分析,中國廠商挾政府資源,擴大投入大世代LCD廠建置計畫,韓國面臨強烈價格競爭,已經逐步退出LCD市場。

他指出,LCD設備市場從2018年開始逐年下滑,由將近80億美元(新台幣2240億元)降至48億美元(新台幣1120億元),到了2023年後幾乎都會是OLED的設備需求,其中又以韓國三星(Samsung)、樂金(LGD)為主要出貨廠商。

隨著近日LCD報價持續下挫,韓國媒體《朝鮮日報》引述電子業界消息指出,三星顯示器正考慮,將忠清南道牙山園區的大型電視顯示器LCD產線L8-2提前至今年6月停產,但最後決定將和最大客戶,兼集團母公司三星電子商議後才有定論。

《朝鮮日報》指出,三星電子是影響本次決策的關鍵因素,為了擴大電視面板的市占率,開始增加向中國京東方(Boe Technology)、台灣友達(AU Optronics)以及群創(Innolux Corporation)採購低價LCD面板,藉以向各國品牌廠商競爭。

未來台灣面板廠向三星電子供貨量可望攀升,以填補三星顯示器退出後的缺口。據市場調查機構Omdia估算,三星電子今年電視銷售目標量為5000萬台,友達及群創,全年供貨量最多可能擴大至1000萬台,將是往年平均200至300萬台的3倍以上。

報導稱,三星顯示器去(2020)年年底就已打算處理國內外所有LCD產線,完全退出市場,但是因為疫情由迫使LCD價格大漲,才一再延後停產決議。未來三星顯示器在長期戰略上,將以有機發光二極體(QLED)電視為主力商品,搭載的迷你LED(發光二極體),該項技術將使面板亮度及顯色度都優於目前的LCD面板。

中國面板大軍壓境,京東方營收將成全球第1

疫情相較平緩,零組件供貨趨於穩定,市場不斷傳出面板供過於求的訊息,過去三星主宰LCD市場,但中國廠商崛起後,已經改變市況,CINNO Research報告指出,中國面板廠2020年總營業額達到389億美元(新台幣10.8兆元),全球市占率32%,較前年增加3%。

反觀,韓國和日本面板廠營業額市占率,各約39%和13%,但是均較前一年下跌2%,台灣面板廠則為16%,其中三星顯示器、LGD和京東方的營收規模仍居全球前3名,再來依序是夏普、友達及群創等。

《關鍵評論網》詢問台灣面板業內人士指出,面板種類繁多,除了大尺寸電視,還有行動裝置、車用面板等,每一家廠商專注的尺寸、種類和技術都不太一樣,例如三星強攻高階的智慧型手機,中國往中低階手機、平板和筆電等著墨。

他說,中國近年新面板工廠逐漸量產,再加上收購眾多產線,產業資源進一步優化,預計未來幾年,中國的優勢會顯現,到時候台韓日的廠商壓力會更大。他也說,京東方近年營收攀升,有望超過韓國,成為營收第1的公司,韓國身為面板技術領先者,將轉向更高毛利的市場。

群創光電榮譽董事長段行建日前指出,台灣面板廠轉型利基市場,要發展車用、高毛利產品,避開價格低迷的電視面板。他坦言,「大家都轉型,那就不是轉型,」市場區隔要掌握。

他強調,面板價格波動,中國面板廠崛起是重要因素,未來紅色供應鏈殺價競爭,是可以預期的,台廠對自動化、工業物聯網和AI投入相當多心力,但卡在人才不足,未來台灣要多注意,外商挖角問題,才能穩定產業發展。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