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陳時中:迫不得已才會與病毒共存,未來會「以清零為手段,但不當作目標」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過去1、2次成功不代表未來都會成功。」陳時中感嘆,過去總認為台灣醫療量能充足,歷經大規模疫情,深刻體悟一旦大量確診者湧現,醫療資源就是不夠。
文:陳婕翎、江慧珺、張茗喧
去(2021)年5月台灣爆發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疫情風暴,震撼防疫體系,現在變異株Omicron來勢洶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強調,將會「以清零為手段,但不當作目標」。
2020年,台灣是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防疫資優生,全球有目共睹,但2021年防線失守,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華航機師與諾富特飯店先後發生群聚感染,都只是風暴前緣。
本土疫情多點爆發升三級警戒
病毒無聲無息入侵社區蟄伏噬人,去年5月19日全國疫情警戒標準在10天內三級跳,升至第三級警戒,確診與死亡人數暴增,每日新增確診數最多達數百例,關心疫情緊盯直播的民眾第一次聽到「校正回歸」這個名詞。
「這是非常沉痛的經驗」,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兩週年的前幾天,承擔指揮官重任的陳時中接受《中央社》專訪,吐露對抗本土疫情的心聲。
陳時中回憶,去年初衛生福利部桃園群聚雖接近封院,但最終未造成嚴重社區傳播,與國外動輒上百人確診的院內感染相比,指揮中心自認對院內感染控制得宜,動員、轉送、匡列等模式還無破綻,華航諾富特群聚疫情也僅止於最小範圍。
然而,去年5月中旬的本土社區流行疫情嚴峻,病毒不只攻擊一家醫院,而是多點同時爆發。「沒經歷過真的不知道」,陳時中感嘆,當時才驚覺真正面對COVID-19疫情侵襲社區,跟之前完全不是同一回事。
陳時中說,本土疫情發生前,確診個案通通收治於醫院負壓隔離病房。5月疫情爆發後初期,國內繼續沿用過去的流程,不分輕重症全都送往醫院,救護車天天趕往住家、檢疫所載送患者,導致醫院很快就被擠爆。

當時社區疫情壓力極大,醫院本身就有潛在院內感染風險,緊急救護系統卻仍維持「就近送、盡快送」的原則,釀成醫院接連出現院內感染,必須立即清空部分區域、大規模採檢,醫療量能不足的問題更是雪上加霜。
陳時中說,因應醫療量能不足,雖然立刻啟動分流措施,將輕症患者送集中檢疫所,但新制倉促出手,救護車還沒更新資訊,也不敢擅自替患者分流,仍將確診者全部送往醫院,鄰近醫院陸續額滿,跨區送醫又被質問為何捨近求遠。
原本半小時就能完成送醫的患者,只能隨救護車滿街跑,徘徊在各醫院間,在漫長的車程與等待中,僅能祈禱下一家醫院能有空床。
陳時中說,救護車無法及時應變看似小問題,但其實潛藏的風險龐大,愈來愈多確診患者只能在家空等,社區風險就愈大。
即使後續落實分流,將輕症送進集中檢疫所,但下一個問題接踵而來。陳時中說,當輕症患者病情變重時,床位額滿的北部醫院無法收治,仍有餘裕的中南部醫院不敢收,結果要耗費極大力氣去協調「北病南送」。
防疫如人生 一次成功不代表永遠都能成功
「過去一、兩次成功不代表未來都會成功。」陳時中感嘆,過去總認為台灣醫療量能充足,歷經大規模疫情,深刻體悟一旦大量確診者湧現,醫療資源就是不夠。
現在遇到院內感染、社區感染的疫情發生,醫療體系迅速就戰備位置,啟動強化採檢、持續催打疫苗等種種阻絕病毒的措施,這是從去年慘痛的本土疫情經驗中學習到的功課。
陳時中形容「防疫如人生」,如果不斷複製成功經驗,卻很少檢討,終究有一天會失敗,「這也算是一種人生啟發」。
他說,從去年「驚濤駭浪」的疫情中學習到第一時間醫療救護應變計畫、集中檢疫所設置、輕重症分流等措施,他相信台灣再遇到疫情時,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陳時中說,事後回顧至今,防疫策略大多都正確,台灣在防疫過程中,最令他驕傲的是政府對公開疫情資訊的態度。即便是在疫情嚴峻時,因通報不及導致校正回歸的情況,但凡是與民眾有關的疫情,政府都在第一時間公布。
正因政府對疫情資訊透明,才能得到民眾信賴。陳時中說,這有助於建立全民抗疫的信心與氛圍,這是台灣很大特點,也是國內疫情相較國外穩定很多的關鍵之一。
如今面對Omicron變異株肆虐,被問及未來台灣會「追求清零」或「與病毒共存」。陳時中表示,與病毒共存是沒辦法時才做的事,「如果能消滅病毒,為什麼不要?」
陳時中說,中國以封城、封小區追求清零,勢必要考慮付出的代價,但現行若以疫調、隔離等手段就能清零,當然要做。
他說,未來會「以清零為手段,但不當作目標」,目標是避免防疫疲乏、兼顧防疫韌性,同時考慮國家經濟與民眾財產等情況,將防疫做到最好。
新聞來源:抗疫2週年/挺過疫情風暴繼續戰 陳時中:不把清零當目標(《中央社》)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這樣用手機才安全!五個你一定要知道的「行動資安防護秘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代人出門可能會忘了帶錢包、忘了帶鑰匙,但絕對不會忘記帶的肯定就是「智慧型手機」,畢竟生活中的資訊取得、溝通聯繫甚至是金融交易…等必要功能都靠手機完全包辦,甚至我們重要的個人隱私也都保存其中-小至通訊錄、行事曆、電子郵件到大量的照片、影片,甚至是各類應用服務的帳號密碼,也正因如此,手機成為近幾年資安威脅的主要目標。
雖說智慧型手機的資安風險愈來愈高,但絕大多數使用者似乎都沒有意識到手機資安防護的重要性,不過近幾年有愈來愈多牽涉手機平台的資安案例出現在新聞上,也讓大家慢慢開始重視到「行動資安防護」的重要性。
對於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來說,建立起正確的資安防護概念是非常必要的,若是忽視了主動防護的意識,下一個新聞上的受害者可能就是你!在接下來的文章中,也要為大家帶來五個你一定要知道的行動資安防護秘技,有看有保庇哦!
秘技之一:來路不明的 Wi-Fi 、網站不要連
大部分的手機都會搭配 4G 或 5G 行動網路,但不見得每一個人都會用吃到飽的資費,因此若是在家中或公司之外的公共場合,多半會尋找可免費使用的 Wi-Fi 網路,不過這些 Wi-Fi 若是由公共設施如機場、政府機關、學校或是店家所提供,相對較無資安疑慮,但若是未知來源且沒有加密鎖定的 Wi-Fi 訊號,就需要格外留意,可能會有傳輸資料遭受側錄,或是被路由器導引至帶有惡意程式或騙取個資的網頁。

除了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手機若有針對這些資安隱患有所防護,對於使用者來說也有額外的保障,像是三星的 Galaxy 系列手機,就加入了 Knox Vault 主動防護機制,且不僅止於系統面的安全性,更將關鍵的硬體元件也列入防護的一環,在手機開機後便能完整監控系統核心,確保沒有受到外來惡意程式的竄改,帶來即時保護且從不間斷!

秘技之二:密碼設定有一套,生物辨識更可靠
對於手機使用者來說,資安防護的第一線就是「密碼鎖定」,除了各類型的應用程式服務,手機的螢幕鎖定也是必要一環,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切莫不要因為方便記憶,就使用組合簡單、容易被破解的密碼組合,像是單純用生日、英文名字…等較容易被猜中的組合,也要避免所有的網路服務都使用同一組密碼。
當然,以手機鎖定來說,比較好的方式就是使用「生物辨識」,像是 iPhone 的臉部辨識 Touch ID,或是一般手機常見的指紋辨識等,更能兼顧使用便利與安全性。

針對重要的密碼與生物辨識資料,三星的 Knox Vault 也考量到儲存與傳輸過程的安全,手機中除了有安全處理器為相關資料的傳輸加密,內部的安全記憶體更讓密碼與生物辨識特徵資訊妥善保存,不會隨意外洩或被破解。

秘技之三:真正隱私的資料避免長期存於手機
過去經常看到有使用者因為維修電腦、手機時發生隱私資料遭到外流的情況,尤其是一些私密的照片、影片,都有可能在手機送修甚至遺失時,遭到有心人士破解盜取資料,而這些狀況一般來說很難避免,也因此會建議大家,如果是真的不能曝光的內容,建議不要選擇長時間保存於手機之中,而是選擇不易外流的儲存方式,例如:隨身碟、外接硬碟。

當然,如果手機中真的有重要的隱私資料需要保存,三星 Galaxy 手機內建的「安全資料夾」會是相當可靠的選擇,除了同樣採用三星 Knox Vault 技術防護,更是手機原有系統中的一個獨立區塊,也能夠透過應用市集安裝程式,而且能與手機原本的程式相互區隔,使用上更為彈性。

秘技之四:非官方來源應用不亂裝,權限允許要看清
智慧型手機之所以功能強大,主要在於和電腦一樣能夠透過各類型應用程式的安裝來擴充更多功能,雖然應用程式造就了手機的便利性,但使用者可能會因為忽視應用程式的取得來源,而不小心「引狼入室」。
對於蘋果用戶來說,除非進行系統越獄才能使用非 App Store 來源的應用程式,因此相對接觸到有問題 App 的機率較低,但 Andriod 平台是可以透過 APK 方式來安裝應用,且除了 Google Play 之外,也有不少第三方的應用商店,甚至是直接從應用官網下載的使用形式,因此對於可能暗藏惡意程式的 App 較難防範。

當然,即使是官方來源的應用程式,也需要格外注意這些程式對於系統權限存取的要求是否合理,當應用程式會索取本身功能以外的系統權限時,就需要特別留意,像是明明是相機應用,卻索要聯絡人、撥打電話、發送簡訊的權限,就明顯有問題 ,因此也提醒大家,在安裝 App 的同時,對於這些權限存取不可不慎。

除了注意應用程式的來源與安裝權限需求,對於三星 Galaxy 手機的用戶來說,也能好好活用「隱私權設定表」這樣的主控頁面全盤掌握所有應用程式的動態,快速找出哪一款 App 有異常行為,同時對於實體的定位與網路上的行為痕跡也能選擇關閉,讓你在現實生活或網路上的隱私都能受到保護。
秘技之五:可疑連結不亂點,就算是親友傳來也要先確認
一直以來,資安威脅的主要來源就是「釣魚連結」,且從過去常見的電子郵件、網站慢慢轉移至各類型的社交平台、即時通訊工具與手機簡訊,可說是最「與時俱進」的一種資安攻擊手法,若是一不注意點擊了這些連結,手機系統就可能遭到入侵,為駭客開了一道「後門」,隱私資料可能全都曝光。

當然,若是三星 Galaxy 手機的用戶,面對愈來愈泛濫的釣魚連結威脅,也能透過 Knox Vault 的即時防護功能為自己多增加一道保險,確保手機使用期間的安全,無需定期為手機重開機來避免作業系統受到入侵而被植入惡意程式,甚至手機關機時,硬體層面也有防止實體破壞、資料偵測的機制,讓手機內的隱私資料獲得完整保護。

結語
智慧型手機為人們帶來便利性,但卻也同時帶來資安方面的風險,在仰賴手機功能應用的同時,更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建立正確的資安防護意識,與其擔心自己是否會成為駭客鎖定的目標,不如提前建立好完整的防範機制。
但對於絕大多數沒有太多資安技術知識的使用者來說,主動做好資安防護絕非易事,相對的,選擇妥善考量資安防護技術的產品,或許會是更好的方式,而三星早在多年前就導入 Knox Vault 技術至行動平台,更逐步完善防護機制,相對的更能讓使用者在不需要額外進行功能設定的情況下,就享有完整防護機制,更能妥善守護用戶的隱私安全,也成為眾多手機品牌中最值得信賴的選擇。


本文章內容由「蘋果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