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網紅被控在OnlyFans發布猥褻內容,警方逮捕行動令創作者社群惶恐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來自新加坡的OnlyFans創作者Titus Low被控兩項罪名,他被指控透過兩個OnlyFans帳號傳送猥褻素材,最高可判處3個月徒刑,若未能遵守不使用帳號的命令,則最高可判處6個月徒刑及新幣5000元(新台幣10萬3000元)罰款。
(中央社)英國社群平台OnlyFans以成人內容聞名,在此擁有數千名訂閱者的新加坡男子泰塔斯.劉也靠發布裸照及影片營利,但他去年12月被星國當局逮捕,並遭控「播送猥褻內容」。
根據新加坡刑法,以電子方式播送任何猥褻內容、參與播送這類內容的事業或從中獲利皆屬違法行為。泰塔斯.劉(Titus Low)則是第一個在星國面臨起訴的OnlyFans創作者。
法律事務所That.Legal執行長馬克.鄧(Mark Teng)表示:「就法義上而言,(這意味)即使是經各方同意,傳送自身裸照是違法的。」
泰塔斯.劉案件在新加坡引發轟動,使部分人開始討論此案對星國OnlyFans創作者意味著什麼,也讓各界議論發布自身清涼照之舉是否該在新加坡被定罪。
英國廣播公司(BBC)已聯繫OnlyFans,但尚未取得回覆。
OnlyFans star Titus Low speaks out following arrest in Singapore over 'obscene' content:https://t.co/d1DOMGwFSS pic.twitter.com/J1iAYsrV4I
— Attitude Magazine (@AttitudeMag) January 12, 2022
22歲的泰塔斯.劉6個月前才開始成為OnlyFans創作者,在此之前,他說自己一直難以維持生計,但允許用戶買賣原創內容的OnlyFans讓得以他經濟獨立。
泰塔斯.劉告訴BBC:「以我的情况來說,這是成年人之間的兩廂情願,所以我不認為(在OnlyFans上)會有任何問題。」
泰塔斯·劉表示,5名警察去年10月到他家沒收了他的手機、iPad和OnlyFans帳號詳細資訊;警方稱他們接獲舉報,泰塔斯.劉涉嫌透過其OnlyFans帳號傳播猥褻內容。
泰塔斯.劉被警告不要再登入該帳號,並警告他若違反,恐構成刑事犯罪。
不過,警方表示,泰塔斯.劉重獲帳號權限,繼續發布猥褻素材,並開設另一帳號。
警察11月2日再次登門,沒收泰塔斯.劉的備用手機和帳號;12月29日,泰塔斯.劉被告知他要去警局報到。
泰塔斯.劉說:「他們告訴我,我將被起訴且遭逮捕…(並)給我戴上手銬,把我關進監獄。」
被控兩項罪名的泰塔斯.劉若遭定罪,他透過兩個OnlyFans帳號傳送猥褻素材,最高可判處3個月徒刑,未能遵守不使用帳號的命令,則最高可判處6個月徒刑及新幣5000元(新台幣10萬3000元)罰款。
泰塔斯.劉被捕一事讓新加坡OnlyFans創作者社群備感擔憂。
用戶名為LucyToday的創作者估計,新加坡有約100名本地創作者,並表示他們也害怕遭逮捕。她並說,在沒人受到傷害下,政府將性方面行為視為犯罪,令人非常沮喪。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陳慶文(Eugene Tan)說,在被投訴之前,新加坡創作者大致上似乎能產製內容,警方不會「對社群媒體平台進行侵入式監控」。
陳慶文並表示,新加坡當局不太可能起訴在各方同意下發送裸體內容的個案,尤其是情侶之間。但他也說:「製作、播送和分享猥褻素材被廣泛認為不符合新加坡的道德標準和規範。」
被問及未來是否有任何修法計畫時,星國內政部一名發言人表示:「政府會定期審查我國法律,以確保它們繼續滿足社會需求。」
泰塔斯.劉表示,他將專注在YouTube等其他社群媒體網站上發布內容,直到收到判決結果。泰塔斯.劉表示,若自己遭定罪,將會使星國創作者退縮並轉往地下活動。
延伸閱讀:
- 穆斯林母親支持「變裝皇后」兒子畫面惹議,三星撤廣告引新加坡網友批評
- OnlyFans掀起情色創作者革命(上):營造與粉絲的數位親密感,不是「脫越多賺越多」
- OnlyFans掀起情色創作者革命(下):男人不想為色情片付錢,但願意訂閱「線上女友」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楊士範
Tags:
指引台灣邁向2050淨零轉型之路,玉山安永科技論壇剖析企業投資再生能源及財務策略計畫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減碳淨零時代,公司面臨的最新挑戰,就是該如何轉型成為綠色企業,這不僅牽涉企業的減碳藍圖,更需要滾動式調整財務策略,因應日後可能面臨的能源風險及成本議題。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台灣玉山科技協會共同舉辦「玉山安永科技論壇:淨零時代的國家競爭力與企業能源策略規劃」,邀請產官學界專家的深度探討,共同尋求台灣永續成長的下一波契機。
台灣經濟以外貿為大宗,能源轉型勢在必行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童子賢首先指出,台灣2022年GDP達7,626.7億美元,同年我國對外貿易總額9,071.2億美元,意謂台灣高度依賴進出口貿易作為經濟成長引擎。面對歐盟CBAM、美國CCA碳關稅的衝擊,攸關台灣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因此必須針對產業的能源策略做縝密規劃,在淨零減碳的路上,期許台灣成為各國學習的優等生。

事實上,碳排放與地球暖化的關聯性,最早回溯1970年代就有學者進行研究,但近五、六年因異常氣候造成大規模災難,促使全球各國、企業、乃至於個人,對減碳議題更為關注。安永諮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騰龍表示:「淨零碳排不只是口號,絕對是需要落地。特別是台灣在2023年一月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證明能源轉型勢在必行,企業須思考再生能源的投資可行性,以及對企業財務的風險影響並及時擬定因應之道。」

針對目前國際減碳現況,台灣淨零路徑有哪些明確指引?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龔明鑫分享,全球目前有151國家宣示淨零排放目標,以及越來越多國際大廠宣示,2050將使用100%再生能源。台灣方面,從2021開始有目標宣示,一路經歷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制定,接著推出12項淨零轉型關鍵戰略行動計畫,再到2023年法案三讀通過,代表台灣淨零的里程碑,正式邁向法制化施行。
龔明鑫接著提及幾個關鍵數據,預估到2030年前政府將編列近9000萬預算,打造四大供應鏈:光電、風電、電動車、儲能等產業生態系,帶動民間4兆投資,預估可創造5.9兆產值及55萬個就業機會。另外,台灣發展再生能源將主力聚焦在太陽能、風電、氫能、碳捕捉封存技術(CCUS)這幾項重點項目,可望降低台灣的能源進口依賴度,目標要從2021年97.4%,下調到2050的50%以下。

淨零與永續畫上等號,企業如何因應挑戰調整資本策略
台灣12項淨零轉型關鍵戰略行動計畫當中,有一項計畫是「發展綠色金融」,顯見金融與淨零的密切關係,運用融資及金融工具,引導企業落實碳盤查並制定減碳目標及策略。安永財務管理諮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監馮熾煒就提到,全球淨零趨勢與企業永續策略緊密相連,在此脈絡下,金管會宣布2026年資本額達到新台幣100億元以上之上市櫃公司,必須接軌IFRS(國際財務報導準則)永續揭露準則藍圖。
「這項主管機關要求,代表台灣企業未來要定期向投資人揭露永續報告,透過國際通用標準方法來比較永續相關資訊,同時也避免可能漂綠的情事。」馮熾煒表示,為了達到淨零減碳,越來越多企業選擇購買綠電做為最終解決方案,也可從源頭的角度同步解決碳稅的問題,而目前台灣取得綠電途徑的可行方法,主要以「綠電直供、綠電轉供、再生能源憑證」三種方式為主。
對此,馮熾煒提到,企業可依據自身用電模式,以及未來綠電用量期程,設計出不同綠電採購的方案來評估潛在效益及風險,並進一步優化資本配置,制定出企業中長程且高可行性的淨零減碳計畫。

企業擬訂永續策略,不可忽視財務永續
本次論壇最後的座談環節,由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氣候變遷、永續發展與ESG諮詢服務負責人暨執業會計師曾于哲擔任主持人,邀請馮熾煒及兩家業界代表:GE Vernova政府暨公共事務總監王珮馨、Ørsted沃旭能源亞太區資產管理總監楊雅雯,一同分享彼此觀點及作法。
首先曾于哲提到服務企業客戶過程,觀察到永續投資趨勢的三大面向。第一,減碳不再是單打獨鬥,勢必讓供應鏈夥伴願意買單,而且搭配不同解方來執行計畫;其二,企業董事會盤點高層次的淨零願景,相關資本支出計畫必須有配套的具體方案;第三,全台金融機構分行與企業做融資貸款業務時,相當關注企業的淨零進度,若不做轉型,未來勢必拿不到最多訂單。
由此觀之,企業展開永續轉型過程,財務議題是重中之重。企業代表又是如何從財務角度,協助策略有效執行?王珮馨指出,GE身為設備商,除了把碳盤查的範疇一、二、三的每個減碳路徑擬定出來,同時財務長及執行長也積極與各地政府對話,搭配當地獎勵措施政策,幫助企業淨零轉型過程獲得更充沛的資本挹注。

楊雅雯對此議題回應,目前台灣除了自發自用綠電,大部分採用「電證合一」綠電購買模式,也就是將綠電跟憑證綁定採購,因此建議財務長盤點自身企業的用電量,藉此掌握不同再生能源方案的實際成本,協助公司擬定適切的購電策略。馮熾煒也補充,未來綠能與傳統能源的成本會在某個時間點發生黃金交叉,建議財務長持續掌握能源成本趨勢,協助企業達到能源轉型的最終目標。
最後,曾于哲再次強調,「擁抱再生能源實現企業永續成長」的重要性。企業未來談生意的過程,若期待不需再費心思關注再生能源的挑戰,相關做法包含從源頭減量及實際的財務計畫,安永會持續協助企業邁向永續之路,根據具體計畫來逐步執行,確保企業擁有永續成長的競爭力。